投资业绩

搜索文档
全职投资 VS 回职场兼职投资
集思录· 2025-06-13 19:36
职业选择与投资权衡 - 个人拥有800万本金和近20年股票投资经验 全职投资后年化收益提升2-4% 境外账户年化11% A股年化5-10% [1] - 面临国企年薪70万(原外企薪资65%)的offer选择 44岁年龄因素使再就业窗口收窄 配偶对投资收入稳定性存在顾虑 [2][19] - 全职投资带来自由但社交减少 兼职投资可兼顾职场资源与家庭心理预期 [3][8] 职场背景分析 - 推测为技术岗(大数据/AI/云服务) 985本硕背景 原外企行业美誉度高 可能任职国企下属研究院 [5] - 国企70万年薪对应副总级别 需评估企业文化适配性 建议通过内部人脉了解实际工作氛围 [5][19][20] 投资与工作协同效应 - 非短线投资无需全天盯盘 过度关注市场或导致负收益 兼职投资可保持适度距离 [9][23] - 职场身份提供社会认可度(如签证便利) 工作收入作为"固收"配置 投资作为超额收益来源 [22][18] 长期规划建议 - 考虑10年工作周期积累资源 为子女教育提供稳定形象 通过培养助手实现工作代际交接 [8] - 以"出世心态"入职 利用职场人际价值 保留随时回归全职投资的主动权 [23][24] 行业认知差异 - 国企相比民企更少"过河拆桥" 但需适应文化差异 外企经验可迁移性强 [22] - 投资能力提升非线性 认知价值主要体现在风险规避而非直接收益 [14][15][16]
难,难,难,全球风投行业集体迈入“至暗时刻”
36氪· 2025-06-03 11:05
风投行业现状 - 风投行业从低利率、充裕资本的"黄金时代"进入寒冬,面临募资困难、退出受限和项目质量筛选压力,行业回归理性[1] - 2024年管理资产规模1-2.5亿美元的风投基金LP数量从2022年的83个降至47个,减少近50%[2] - 新兴管理公司在美国的融资总额从2021年的640亿美元高点下降到2024年的170亿美元,2025年仅筹集47亿美元[2] 融资环境恶化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私募股权融资总额同比暴跌35%至1160亿美元,预计全年低于2024年的5310亿美元[2] - 2019-2021年募资的700家首次基金管理公司中约250家将无法募集第二只基金[2] - 2025年第一季度亚太地区风险投资额跌至十多年最低,融资总额环比下降32%至129亿美元,交易量下降15%[3] 企业融资挑战 - 2024年种子期初创企业投资额下降45%,早期和后期融资分别下降8%和11%[4] - 2024年种子轮过桥融资频率达40%高点,但A/B/C轮过桥融资比例开始下降[4] - 2024年第四季度降价融资比例接近五分之一,较2021年第四季度的十五分之一显著上升[6] 基金业绩下滑 - 2017年基金IRR从2021年16.8%降至2024年12%,2021年基金IRR中值为-0.3%[8] - 2017年基金TVPI中位数1.7倍,2021-2023年基金TVPI中位数介于0.92-0.99倍[13] - 2017年基金三年后40%实现DPI>0,2021年基金仅12%实现,2017年基金五年后72%实现DPI>0[16] 市场结构性变化 - 二级市场策略融资达521亿美元占2024年总额近半,不良债务策略融资承诺额跃升至214亿美元[19][22] - 沙特阿拉伯推出100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瞄准AI领域,OpenAI获创纪录400亿美元融资[24] - 老牌风投公司更具优势,LP更倾向与规模大、稳定性高、退出路径可预测的成熟公司合作[23]
中国人保(601319):财险COR显著改善 利润和NBV同比双位数增长
新浪财经· 2025-04-30 14:35
1Q25业绩概览 - 公司归母净利润128.5亿元,同比增长43.4%,与业绩预告基本一致 [1] - 综合成本率(COR)94.5%,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承保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183% [1]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1.5% [1] 财险业务表现 - 财险净利润113.1亿元,同比增长92.7%,显著拉动集团整体利润增长 [1] - 财险总保费1,804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车险/非车险保费分别为717亿元/1,087亿元,分别增长3.5%/3.8% [2] - 非车险增速分化:意健险(+6.5%)、农险(-4.1%)、责任险(-1.3%)、企财险(+1.2%)、其他险种(+11.3%) [2] - 财险总投资收益率1.2%,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 [3] 人身险业务动态 - 人保寿险净利润36.5亿元,同比下降4.4%;人保健康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59.9% [1] - 人保寿险长险首年保费同比下降12.7%,但NBV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业务价值率(NBVM)提升 [3] - 人身险首年期交保费分化:人保寿险(-48.8%) vs 人保健康(+47.1%),反映医疗健康需求回升与短期储蓄需求回落 [3] 投资与资本状况 - 投资收益122亿元,同比增长390%,公允价值变动亏损4.72亿元(上年同期收益20.7亿元) [1] - 期末净资产2,793亿元,环比增长3.9%,债券贬值影响68.5亿元,保险合同金融变动额+61.7亿元 [3] - 财险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6.3%/237.5%,环比提升5.3/4.9个百分点 [3] 未来展望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493/511亿元,同比增速8.4%/6.0%/3.6% [4] - 当前股价对应25-27年动态市净率(P/B)1.08/1.01/0.95倍 [4] - COR改善趋势有望延续,承保利润或大幅增长;人身险NBV增速或随需求回暖提速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