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
搜索文档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
中国新闻网· 2025-11-07 14:56
投诉分类基本情况 中消协:第三季度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5年第三季度 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36761件,同比增长7.9%,解决274427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36 亿元。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15.59万人次。 (一)投诉性质分析 根据投诉性质,售后服务问题比较突出,占29.4%。 图1 投诉性质比例图(%) 与2024年三季度相比,虚假宣传、安全、合同问题投诉比重上升,售后服务、质量、计量问题投诉比重 下降。 | 项目 | 2025 年三季度 | 投诉比重 | 2024 年三季度 | 投诉比重 | 比重变化 | | --- | --- | --- | --- | --- | --- | | | (件) | (%) | (件) | (%) | (%) | | 售后服务 | 157786 | 29.4 | 157610 | 31.68 | + 2.28 | | 合同 | 118043 | 21.99 | 104686 | 21.04 | + 0.95 | | 质量 | 101001 | 18.82 | ...
中国人保总裁赵鹏:非车险业务将成为重要保费和盈利增长点
新浪财经· 2025-11-07 14:39
赵鹏指出,非车险是保险行业发挥"两器"功能、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重点领域,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保 障需求,中国人保作为金融央企,将在做精做强、全面巩固车险优势的同时,积极在服务大局、顺应趋 势中加快推动非车险高质量发展,打造集团增长第二曲线,更加全面深入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中 国式现代化大局。非车险业务将成为集团"十五五"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保费和盈利增长点,将为公司 股东和各位投资者创造更高价值。 11月7日,中国人保总裁赵鹏在中国人保(601319.SH,1339.HK)和中国财险(2328.HK)2025投资者 开放日上表示,目前,保险业行业竞争模式已经发生范式变化,随着利率下行、"报行合一"等环境与监 管因素的转变,传统以价格、费用等为主要手段的竞争模式难以适应行业转型需求,我国保险市场将进 一步向成熟市场演进,竞争成败将取决于定价、风控、减量服务等专业化能力的高低 。 ...
五大险企单季利润增长近7成,京东、小米接连闯入牌桌
钛媒体APP· 2025-11-05 21:30
2025年三季度保险行业财报季落下帷幕,A股五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 保、新华保险)集体交出的"成绩单"堪称惊艳。数据显示,五家巨头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达 4260.39亿元,同比激增33.5%,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合计达2478.47亿元,同比增长68.34%。 就在传统险企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京东、小米等互联网与科技巨头正加速涌入这片8万亿规模的市 场。京东刚拿下香港保险经纪牌照,小米持股的法巴天星财险也正式揭牌,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也早 早开始布局车险业务。传统巨头的业绩狂欢与新玩家强势入局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行业密码? 在亮眼数据的光环下,行业深层次的矛盾与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利率倒挂压力持续加剧。当前十年期国 债收益率已回落至1.8%以下,但部分分红险、万能险等主流产品的收益承诺要求险企的投资收益率高 于5.5%,因此形成明显的利率倒挂。五大险企虽通过增加权益配置暂时缓解了压力,但新华保险等权 益仓位超18%的公司,若四季度权益市场回调10%,浮盈可能减少约800亿元,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存 疑。 健康险保障缺口依然显著。尽管2025年前三季度健康险保费收入约为7599亿元,同 ...
上市险企财险业务前三季度向好:车险“压舱石”稳固 非车险质效提升
金融时报· 2025-11-05 17:23
保费收入表现 - 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8596.35亿元,同比增长3.85% [1] - 车险业务保持正增长,在总保费中占比均超50%,人保财险车险保费2201.19亿元(占49.67%),平安产险1661.16亿元(占64.83%),太保产险804.61亿元(占50.22%) [2] - 非车险业务表现分化,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2230.63亿元(同比增长3.8%),平安产险901.31亿元(同比增长14.3%),太保产险797.45亿元(同比下降2.6%) [2] 非车险业务细分 - 短期健康险因产品创新和互联网渠道适配度高而快速发展,是仅次于车险的保费贡献来源 [3] - 以人保财险为例,意外伤害和健康险保费988.26亿元(同比增长8.4%),企业财产险148.69亿元(同比增长5.1%),其他险种255.08亿元(同比增长4.5%),责任险316.69亿元(同比增长1.1%),农险521.91亿元(同比下降3.1%) [3] 盈利能力改善 - 综合成本率持续改善,人保财险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平安产险为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太保产险为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4] - 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4] - 车险费用率保持稳定,新能源车险渗透率提升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上行支撑车均保费企稳 [4] 行业监管与趋势 - 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高于车险,盈利能力有待改善 [5]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非车险业务执行“报行合一”,加强费率管理 [5] - 非车险“报行合一”于11月1日实施,预计将压降行业费用率,推动综合成本率改善和业绩增长 [5]
申万宏源:维持中国财险(023238)“买入”评级 投资驱动利润增速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7:08
申万宏源发布研报称,维持中国财险(023238)"买入"评级,上调盈利预测。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两 端表现均超预期,该行上调25-27年净利润预期至481.16/498.83/572.17 (原预测为368.52/408.99/471.24亿 元)。公司成本管控成效持续显现,大灾影响下车险COR维持低位,非车险COR超预期改善,看好后续 新能源车险新规及非车险"报行合一"对负债端承保表现的积极影响。 申万宏源主要观点如下: 资产、负债双轮驱动,利润表现超预期 公司1-3Q25净利润yoy+50.5%至402.68亿元,增速略高于业绩预增公告中枢(预增公告预计净利润 yoy+40%-60%);其中,Q3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91.5%至158.13亿元;负债端COR同比优化,驱动承 保利润高增,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公司配置结构优化放大了市场上涨的正向效果,总投资收益 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同比提升84.02亿元)。 非车险COR改善幅度超预期 前三季度公司非车险保险服务收入yoy+9.3%至1582.89亿元,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5pct至98.0%;承保利 润同比转亏为盈至31.36亿元(1-3Q24 ...
招银国际:升中国财险(02328)目标价至23.6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05 13:38
该行指,考虑承保及投资优异表现,将财险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1%、6%、6%,各达 至1.86元、1.94元及2.17元,对全年车险COR预测下修至95.1%,前值95.8%,非车险COR(综合成本率) 预测维持99%,达成全年低于96%、99%的COR指引目标。 预计非车险报行合一对非车COR的改善效应 在2026年逐步显现。 智通财经APP获悉,招银国际发布研报称,中国财险(02328) 第三季业绩强劲,净利润同比增长91.5%至 158亿元人民币(下同),带动前9个月净利润同比增长50.5%至403亿元,得益于承保盈利改善和投资收益 显著增长的驱动。招银国际指,中国财险(当前2025财年 市账率 1.35倍,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由 21.6港元升至23.6港元。 ...
车险“压舱石”稳固 非车险质效提升
金融时报· 2025-11-05 08:59
保费收入整体表现 - 财险“老三家”前三季度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8596.35亿元,同比增长3.85% [1] - 车险业务作为核心驱动力保持稳定增长,非车险业务质量在“报行合一”与费用管控下有所改善 [1] 车险业务表现 - 人保财险车险保费收入2201.19亿元,同比增长3.1%,占总保费49.67% [2] - 平安产险车险保费收入1661.16亿元,同比增长3.5%,占总保费64.83% [2] - 太保产险车险保费收入804.61亿元,同比增长2.9%,占总保费50.22% [2] 非车险业务表现 - 人保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2230.63亿元,同比增长3.8% [2] - 平安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901.31亿元,同比增速达14.3% [2] - 太保产险非车险保费收入797.45亿元,同比下降2.6%,系公司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所致 [2] - 短期健康险因产品创新和互联网适配度高保持较快发展,是仅次于车险的保费贡献来源 [3] - 以人保财险为例,意外伤害和健康险保费988.26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最高 [3] 综合成本率与承保盈利能力 - 人保财险前三季度综合成本率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实现承保利润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4] - 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 - 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4] - 车险费用率在行业规范下保持稳定,新能源车险渗透率提升与三责险保额上行支撑车均保费企稳 [4] - 非车险业务随着亏损业务出清、保费增速修复及费用结构优化,共同贡献承保利润 [4] 行业监管与未来展望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通知,要求非车险业务加强费率管理并严格执行“报行合一” [6] - 非车险“报行合一”于11月1日实施,预计将有效压降行业费用率 [6] - 财险“老三家”在风险减量服务与科技赋能方面持续发力,优化产品供给并强化高风险业务管控 [4]
中国财险(02328.HK):承保盈利改善 投资收益提升
格隆汇· 2025-11-05 04:47
整体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保险服务收入3859.21亿元,同比增长5.9%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0.06亿元,同比增长7.8%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02.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0.5%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431.82亿元,同比增长3.5% [1] - 第三季度盈利增长迅猛,得益于承保端和投资端的双重改善 [1] 承保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整体综合成本率为96.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1%,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94.8% [2] - 非车险业务实现扭亏,综合成本率从去年同期的100.5%大幅降至98.0% [2] - 意外伤害及健康险保费增长8.4%,农险保费同比下降3.1% [2] - 非车险综合成本率低于99%的年度目标已提前实现 [2] 投资业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总投资收益535.90亿元,同比增长33.0% [3] - 前三季度未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5.4%,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3] - 金融投资规模达5.65万亿元,同比提升13.3% [3] - 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1.66亿元,同比增长38.2% [3] 业务驱动因素与前景 - 公司在新能源车等新兴风险领域具备较强的定价和风控能力 [2] - “报行合一”政策推动费用率回归正常水平,长期利好头部公司 [2][3] - 公司适度增配优质权益类资产,资产配置强调稳健与高股息策略 [3] - 盈利预测上调,预计2025至2027年每股收益为1.87/1.99/2.11元 [3]
86家财险公司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超778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1-04 23:49
行业整体业绩 - 86家财险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7万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778.27亿元 [1] - 可比口径下,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0%,合计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3.1% [3] - 78家财险公司实现盈利,合计净利润780.65亿元,8家公司亏损,合计亏损2.38亿元 [4] 头部公司表现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保险业务收入位列前三,分别为4447.32亿元、2565.79亿元、1596.83亿元 [3] - 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净利润位居前三,分别为336.29亿元、155.55亿元、87.67亿元 [4] - “老三家”合计实现净利润579.51亿元,占行业整体净利润的74%,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6] 业绩驱动因素 - 净利润增长受业务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改善和投资收益回暖等因素影响 [2] - 车险市场保持平稳,非车险业务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升级驱动下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4] - 权益市场表现较好带来投资收益改善,承保端盈利能力增强,特别是“报行合一”政策推动行业综合成本率显著优化 [5] - 行业整体通过精细化管控降低综合成本,承保与投资双轮驱动推动净利润高增长 [4] 行业经营质量 - 前三季度财险行业呈现“量质齐升”态势,保险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4] - 财险业呈现出“保费稳增长,利润高爆发”的特点 [5] - 有50家险企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这一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5]
中国财险(02328):中国财险:投资驱动利润增速亮眼,COR改善幅度超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1-04 19:2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资产、负债两端表现均超预期,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5%至402.68亿元,增速高于业绩预增公告中枢 [6] - 负债端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2.1个百分点至96.1%,改善幅度超预期,驱动承保利润高增183% [6] - 资产端受益于资本市场上涨及配置结构优化,总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5.4% [6][7] - 基于超预期表现,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至481.16亿元、498.83亿元和572.17亿元 [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3季度净利润为402.68亿元,同比增长50.5%;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158.13亿元,同比大幅提升91.5% [6] - 2025年1-3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431.82亿元,同比增长3.5%;保险服务收入为3859.21亿元,同比增长5.9% [6] - 2025年1-3季度承保利润为148.65亿元,同比增长130.7% [6]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金融资产中分类为AC、FVOCI、FVTPL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478.84亿元、2756.55亿元和1412.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26.2%、48.8%和25.0% [7] 细分业务表现 - 车险业务:前三季度保险服务收入为2276.32亿元,同比增长3.7%;综合成本率为94.8%,同比优化2.0个百分点;承保利润为117.29亿元,同比增长64.8% [10] - 非车险业务:前三季度保险服务收入为1582.89亿元,同比增长9.3%;综合成本率为98.0%,同比优化2.5个百分点;承保利润为31.36亿元,同比转亏为盈(2024年同期承保亏损6.76亿元) [10] 估值指标 - 截至2025年11月3日,公司收盘价为18.69港币,对应2025年预测市净率为1.31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