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资换订单
icon
搜索文档
硅谷万亿AI投资:繁荣表象下的泡沫隐忧
中国经营报· 2025-10-18 04:29
OpenAI的巨额投资与合作 - OpenAI近期与多家科技巨头达成大规模合作协议,包括与英伟达的千亿美元算力配置协议、与AMD的6吉瓦算力卡部署计划、与甲骨文未来五年3000亿美元云服务合约以及与博通3500亿至5000亿美元定制芯片交易 [1] - 上述计划投入总额已超万亿美元,相当于部分中等国家一年的GDP总量 [1] - 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表示,从电子元器件制造到电力设备等多环节需同步启动,未来几个月将有更多交易 [3] 资本市场反应与估值影响 - 合作协议成为资本市场兴奋剂,推动相关企业股价与OpenAI自身估值快速上涨 [2] - 与甲骨文合作消息使其股价单日飙升36%,市值一度超9000亿美元 [2] - 与AMD合作推动AMD股价攀升35%,市值突破3500亿美元 [2] - 英伟达在宣布向OpenAI投资后股价创下年内第18次历史新高 [2] - 与博通合作消息使博通美股股价单日上涨9.88%,市值达1.68万亿美元 [2] - OpenAI自身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初创企业,市场乐观预期基于其未来算力变现想象空间 [3] - 资本狂欢蔓延至整个AI生态,许多仅拥有基础算法、未商业化的初创公司凭借与OpenAI生态的微弱关联获得数十倍于营收的估值 [3] 合作模式与潜在风险 - 部分合作模式存在“资金回流”闭环,例如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共建数据中心,OpenAI再用该资金采购英伟达GPU [5] - AMD与OpenAI采用“硬件+股权”捆绑模式,AMD向OpenAI发行1.6亿股认股权证,OpenAI通过股价上涨收益支付芯片采购款 [5] - 这种“投资换订单”模式被质疑为“自我强化的估值叙事”,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期“烧钱换增长”模式相似 [5] -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此类合作构建了封闭的卡特尔式联盟,模糊供应商和股东界限,可能扭曲正常定价机制和市场秩序 [4] - 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表示当前正处于AI泡沫中,整个系统投入了巨大杠杆 [7] 行业结构性失衡与泡沫争论 - 2024年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达68%,资本过度集中于基础模型和基础设施领域,而能创造实际收益的应用层投资受冷落 [4] - 天使投资人郭涛认为当前AI行业估值包含30%至40%的“技术革命预期溢价”,尚未达到全面泡沫化程度,但需警惕二级市场对“算力军备竞赛”叙事的过度线性外推 [8] - 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指出风险存在于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两端,若模型效率提升导致单位算力成本下降速度快于需求扩张,将挤压回本;若应用层缺乏足够多愿意长期付费的场景,设备利用率将下降 [7] - 高盛首席执行官David Solomon担忧AI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可能导致企业分化,部分蓬勃发展,部分走向失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