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战精神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抗战文物,凝固的烽烟(博古知今)
人民日报· 2025-09-21 06:00
文物保护与修复进展 - 全国统筹规划20个抗战主题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实现从点状守护到面状传承 [1] - 累计实施3000余项抗战遗址保护修缮 陈列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 消除重大险情并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状况 [1] -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军部旧址完成修缮 东北抗联密营遗址考古发掘出近5000件遗物 [1] 展览与教育功能强化 - 抗战纪念馆采用故事化表达和细节化呈现 增强展览表现力与感染力 [2]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通过《露营之歌》手稿等实物展陈 实现观众从听觉接收到情感共鸣的转变 [2] - 全国大中小学生通过思政课程和手绘展览等形式接受抗战精神教育 [2] 社会参与与参观数据 - 96处抗战遗址和场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3]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暑期日均接待量突破1.2万人次 [3] - 全国年均举办抗战主题展览超500个 年参观人次超过6000万 [3]
海军两艘现役主战军舰近期在青岛向公众开放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0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7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本次舰艇开放活动实行实名制线上免费预约,公众可通过"北海舰队"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预约成 功后持有效期内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进入码头参观。 导弹驱逐舰西宁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2D型导弹驱逐舰,舷号117,于2017年1月服役。导弹护卫舰芜 湖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054A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39,于2017年6月服役。西宁舰和芜湖舰均隶属于北 部战区海军。 本报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任彤彤)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传承 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活动,北部战区海军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山东省青岛 市奥帆中心码头组织舰艇开放活动,开放导弹驱逐舰西宁舰、导弹护卫舰芜湖舰供公众参观。 ...
各地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课” 点燃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理想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2 07:26
开学第一课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四川宜宾市第二中学举办"时空对话·热血传承"主题活动 师生共同聆听赵一曼绝笔信[3] - 河南漯河近4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80载勿忘记 向未来再出发"思政课 包含舞台剧演绎和抗战老兵现场激励环节[7] - 河北石家庄沿西街小学开展红色历史教育 通过英烈故事讲述和红色主题手绘活动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9] 教育机构红色教育实施 - 巴中市第二中学举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团日活动 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5] - 漯河市通过新时代奋斗故事分享和集体诵读等形式点燃学生爱国情怀[7] - 石家庄沿西街小学将本地红色历史融入课堂 帮助学生真切触摸抗战岁月[11] 教育工作者育人理念 - 巴中二中团委书记强调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将持续开展红色革命教育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7] - 漯河学生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精神 努力学习实现奋斗目标[9] - 沿西街小学校长指出红色种子种植计划 让学生勇毅前行[11]
公益诉讼助力抗日英烈保护——让抗战精神永续传承
河南日报· 2025-08-29 07:17
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实践 - 检察机关运用公益诉讼司法手段维护英烈权益和红色记忆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开展专项实践 [6] - 泌阳县检察院通过公益诉讼程序联合多部门调查核实 为安徽巢湖新四军五烈士寻亲并推动跨区域协作保护 [7][8] - 兰考县检察院启动英烈保护专项监督 排查42处零散英烈纪念设施 推动34位英烈迁葬至烈士陵园并修缮剩余墓园 [10] - 辉县市检察院在专项行动中发现陈赓抗战指挥部旧址受损 通过检察建议推动系统性修复 使该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并接待超5000人次参观者 [11] 跨区域协作与长效保护机制 - 泌阳县检察院与安徽巢湖市检察院签署《关于加强抗日烈士权益保护跨区域协作协议》 建立异地英烈保护公益诉讼协作长效机制 [8] - 辉县市检察院联合住建、文物保护等部门成立工作小组 开展革命文物专项监督活动 促成10多处革命旧址保护升级并融入文旅项目 [12] 革命文物系统化保护成效 - 辉县市现有19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检察机关推动八路军后方医院旧址、陈赓抗战秘密小道等革命文物保护升级 [12] - 陈赓驻平甸抗战指挥部旧址修复后新增革命文物展和陈赓日记展区 系统梳理抗战历程 [11] - 巢湖新四军五烈士墓修缮后与烈士家乡结为"友好村" 泌阳县烈士陵园英名墙庄严镌刻烈士姓名 [8]
重温红色记忆 传承抗战精神 今日去苏州革命博物馆看“特展”
苏州日报· 2025-08-29 06:46
展览背景与核心宗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展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开展 主题为"江南烽烟 苏州记忆" 旨在重温红色记忆并传承抗战精神 [1] - 展览由苏州市委宣传部 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江苏苏州干部学院 苏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主办 苏州革命博物馆承办 苏州资产管理集团党委等机构协办 [1] - 核心宗旨为真实还原历史并精准传递记忆 通过多维筹备与创新展陈打造兼具历史深度与感染力的观展体验 [1] 展览内容与筹备 - 前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征集网络汇聚200余幅历史图片及100余件珍贵实物 其中110余幅图片和80余件展品为首次在苏州革命博物馆公开展示 [1] - 征集渠道包括党史办微信公众号及苏州日报社全媒体平台的社会动员 并协同专业机构深挖档案资源 [1] 展览形式与技术创新 - 融合传统史料陈列与艺术家创作的抗战主题绘画 丰富视觉表达并确保历史细节准确呈现 [2] - 引入AI技术还原关键历史场景 通过物证-影像-科技三维叙事实现观众沉浸式体验 [2] 展览时间安排 - 展览将持续至今年12月底 [3]
杭州为抗战老兵定格“荣光时刻”
杭州日报· 2025-08-28 10:49
核心活动内容 - 杭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开展抗战老兵影像记录公益行动 为8位抗战老兵拍摄军装照和全家福[3] - 采用上门服务方式 摄影团队携带服装 灯光 背景布和便携式照片打印设备逐户登门拍摄[3] - 现场进行照片精修处理并使用便携式设备输出装裱相框 老兵家属评价为"家中最珍贵的照片"[3] 活动意义与影响 - 镜头记录老兵敬礼 凝视 回望的瞬间 军装照承载家国记忆与忠诚精神[3] - 拍摄全家福记录几代同堂团圆场景 折射当下和平美好的生活[3] - 倾听老兵讲述战斗故事 这些故事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财富[4] 后续规划 - 照片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政教育生动素材 在展厅 学校 社区中展示[4] - 将持续开展老兵口述史采集和红色记忆影像记录等系列行动[4] - 打造有温度 有深度 有传播力的崇军文化项目 推动抗战精神代代传承[4]
宛平城焕新开放
人民日报· 2025-08-28 06:19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 - 卢沟桥宛平城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及国家抗战纪念活动承载地 近年来通过改造提升实现历史遗迹保护与文脉传承的统一 [2] - 街区采取"修旧如旧 建新如故"原则 对城墙周边31组"宛平院子"实施原工艺复建 墙面采用传统糯米灰浆加固 屋面铺设山西手工青瓦 [5][6] - 清理城墙保护范围内建筑 恢复明清民居"磨砖对缝"工艺 呈现"青砖黛瓦连片 红砖红瓦点缀"的整体风貌 [5][6] 博物馆之城建设 - 宛平城打造博物馆之城 通过修缮保护文物院落 引入博物馆及类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3] - 城内设有"拱极营"古代冷兵器展馆 展出当地出土文物 并举办"烽火卢沟 硬气铸魂"专题展 呈现44张图片和11组实物展品 [3][4] - 后续将推出"太行古道""宛平记忆""大丰起兮"等系列专题展 丰富文化底蕴 [4] 文旅融合与运营管理 - "馆桥城园"实现全景开放并采取一体化运营管理 构建贯通式革命文物整体保护利用格局 [4] - 通过顺畅参观路线串联文化旅游与历史纪念功能 形成"馆内学 城中考 园里悟"的研学闭环体验 [4] - 日均客流超2万人次 国际游客日渐增多 城内设有人民咖啡馆 卢沟桥礼物文创商店等打卡点 [6][13] 公共空间与民生改善 - 优化共生院落小环境 改善生活基础设施 西北城垣景观带打造为共享游览休憩空间 [7] - 兴隆寺成为融合休憩研学功能的公共空间 原卢沟桥小学操场升级为全龄段休闲健身区 [7] - "北京文创"集合店汇集40余家国内外文博机构精品文创 抗战胜利主题产品受追捧 [6] 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展厅呈现1525张照片和3237件(套)文物 设置抗战家书视听空间 [10][11] - 纪念雕塑园举办沉浸式"大思政课" 38尊柱形铸铜雕塑通过二维码技术实现故事讲解 [13] - 卢沟桥小学"小小讲解员"参与导览 传承抗战历史记忆 [13]
英雄之路
新华社· 2025-08-27 15:51
纪念道路命名背景 - 全国多地以抗日英烈命名道路 包括北京张自忠路 天津上海武汉宜城等地也有同名道路[1] - 1946年北平市政府将铁狮子胡同 北沟沿 南沟沿分别更名为张自忠路 赵登禹路 佟麟阁路 改名过程仅耗时约半年[7][9] - 哈尔滨一曼街 尚志大街 兆麟街 靖宇街串联形成东北抗联纪念道路网络[13] 英烈事迹与纪念意义 - 张自忠将军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亲率部队冲锋时中弹牺牲 牺牲前写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的遗言[4] - 赵一曼在东北领导抗日斗争时被捕牺牲 生命定格在31岁 哈尔滨一曼街保留其纪念设施[13] - 佟麟阁1937年7月28日14时30分殉国 北京佟麟阁路设有铸刻具体时间的纪念雕塑[17] 当代纪念活动与影响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题展览累计接待人数突破40万[27] - 武汉2025年春晚分会场设计群众从张自忠路 郝梦龄路 陈怀民路奔向胜利街的纪念路线[29] - 北京长安街从"十里长街"延伸为"百里长街" 连接首钢园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等新地标[32] 民间纪念传承 - 卢沟桥镇首任镇长郑福来坚持70余年义务讲解抗战史 其子郑增民和孙女郑然继承讲述工作[20][21] - 山东莘县独臂守陵人蔡恩坤守护马本斋烈士墓40年 北京志愿者杨国庆坚持每年除夕祭祀南口战役将士[22][24] - 北京张自忠路地铁站内设有将军雕像 市民会在纪念日自发献花[11]
“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主题展览持续至9月底
苏州日报· 2025-08-27 07:05
展览主题与内容 - 苏州地铁劳动路站举办"铭记烽火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主题展览 将换乘通道改造为红色长廊[1] - 展览分为烽火岁月抗战背景 文化抗战民族觉醒 铁血荣光英雄赞歌 勿忘国耻薪火相传四大板块[1] - 通过历史图片 文献资料与珍贵实物多维再现抗战历程 包含泛黄照片 翔实文字记载和承载故事的老物件[1] 展览特色与参与方 - 展出苏州学生创作的抗战主题绘画 涵盖全国抗战宏大场面和江南抗日义勇军英勇片段[1] - 由市工人文化宫 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主办 市职工文化体育协会与轨道交通集团工会联合会共同承办[1] - 展览将持续至9月底 旨在打造沉浸式展览空间 让抗战记忆转化为精神动力[1] 社会意义与公众参与 - 展览通过学生作品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与对和平的向往[1] - 主办方欢迎市民前往劳动路站参观 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1] - 目标使抗战精神在新时代薪火不熄[1]
血·燃烧·胜利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22
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诗歌形式歌颂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强调3500万同胞牺牲铸就的民族尊严与和平精神 [1][2] 历史战役与英雄事迹 - 平型关战役中大刀片痛击日军展现战斗激烈程度 [1] - 黄土岭战役炮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体现战略成果 [1] - 淞沪会战八百壮士以血肉之躯守卫国土 [2] - 台儿庄战役将士抛洒热血捍卫山河 [2] 牺牲数据与象征意义 - 全国军民14年抗战期间总计伤亡3500万同胞 [1][2] - "一寸山河一寸血"象征每寸国土均以生命换取 [2] - 胜利被喻为由燃烧的血肉熔铸而成的精神丰碑 [1][2] 精神传承与现代意义 - 胜利精神通过血脉延续至子孙后代 [2] - 当代每分每秒皆承载历史疼痛与民族记忆 [2] - 和平被视为血火洗礼后胜利的核心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