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

搜索文档
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群展上海:当具体派相遇古树古宅
新浪财经· 2025-05-14 12:59
近日,在上海郊区马桥的ART养云空间,在香樟古树与明清老宅间,十八位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群展——"越:前卫艺术的无限可能"对外展出,包 括吉原治良外、嶋本昭三等的作品,这也标志着2025养云艺术季的启幕。据悉,依循"美成在久,树宅相守"的东方哲思,这一艺术季将艺术锚定 于古树与老宅的自然呼吸间,以"云隐"、"再慢点"、"越"、"迈步"系列展览,探索当代艺术与东方美学的交融,呈现日本具体派与古宅生态的对 话。 18位日本前卫艺术先驱汇聚"越:前卫艺术" 由ART养云携手白石画廊共同呈现的18位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群展——"越:前卫艺术的无限可能"是2025养云艺术季的最受关注的部分,这一展览 以日本具体派为支点,试图撬动东西方先锋艺术的对话,在养云安缦现代风格的院落中和"树宅相守"的自然诗蕴中,邀请观众领略日本现当代艺 术的关键历程:从具体派的开创精神到前卫艺术的大胆实验。 "越:前卫艺术的无限可能"展览现场 具体派是日本首个前卫艺术团体。致力于超越抽象艺术的边界,探索创作的无限可能。具体派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1954年至1962年的"具 体"第一代核心艺术家除吉原治良外,还包括嶋本昭三、白发一雄、田中敦子、元永定正 ...
英媒:损坏名画的孩子,要被赶出博物馆吗?
环球时报· 2025-05-14 06:44
孩子通过触摸来探索世界。我的孩子就喜欢把手指在木屑墙纸上刮来刮去,或把手掌贴在粗糙的树皮 上。任何熟悉小孩的人都能想象,当一个孩子站在画作面前,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那未经磨光、略带 粉质的涂料表面,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于是,他就摸了。这种方式反而比很多成年人更真切地与罗 斯科的作品产生联系。 英国《卫报》 5 月 11 日文章,原题:罗斯科作品受损的糟糕之处在于,它助长了禁止儿童进入美术馆的 争论 上个月在荷兰鹿特丹一家博物馆里,一名儿童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刮花了价值4200万英镑(1英 镑约合9.5元人民币)的美国画家马克·罗斯科的画作《栗色上的灰橙,8号》。虽然损伤并不严重,但画 作必须从展览撤下进行修复。在该事件之前不到一年,一名4岁男孩也曾在以色列海赫特博物馆砸碎一 个已有3500年历史的陶罐。 我很喜欢罗斯科。他的作品情感深邃、令人超脱。这次事件让我想到两类我实在难以理解的人:一是那 些看不懂罗斯科作品的人,二是那些讨厌孩子的人。 第一类人看不懂抽象表现主义,他们总是说着"我能理解它对某些人意义重大,可我毫无感觉",或者 是"损坏?谁看得出来?""不过是一堆矩形"之类的冷嘲热讽。第二类人则主张把孩 ...
光与影的革命:塞尚与雷诺阿对现代艺术语言的开创
华尔街见闻· 2025-04-27 12:29
19世纪末的法国,正处于一场艺术与思想的巨变之中。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绘画语言已难以满足时代对于真实、感性与个人经 验的全新追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两位法国画家——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与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以自身对光与影的独 特诠释与实践,开创了现代艺术的崭新语言。两人虽同属印象派运动,却在艺术思考与表现手法上展现出极为不同的革命性贡献,成为后续立体主义、野兽 派、抽象表现主义等诸多现代流派的源头活水。 历史脉络:传统的突破与现代的呼声 在塞尚与雷诺阿之前,欧洲绘画自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强调对自然的模仿与再现,讲求透视法、明暗交界、准确的解剖结构和细致的写实技巧。这种体制化的 学院派绘画,虽然造就了无数经典,但也逐渐陷入了公式化与缺乏生气的桎梏。 到了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使得纯粹再现现实的功能逐渐失去意义,艺术家们开始思考:绘画究竟应该表现什么?又该如何表现? 印象派的诞生,正是对这些问题的直接回应。雷诺阿与塞尚,皆是印象派的核心成员,但他们的艺术实践并未止步于捕捉光影的瞬间变化,而是在各自的路 径上,将「光与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