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表现主义

搜索文档
日本前卫艺术先驱群展上海:当具体派相遇古树古宅
新浪财经· 2025-05-14 12:59
2025养云艺术季概述 - 2025养云艺术季在上海郊区马桥的ART养云空间启幕,以"美成在久,树宅相守"为核心理念,通过"云隐"、"再慢点"、"越"、"迈步"系列展览探索当代艺术与东方美学的交融 [1] - 艺术季将艺术锚定于古树与老宅的自然环境中,呈现日本具体派与古宅生态的对话 [1] - 主办方表示艺术季以东方山水精神为锚点,与全球艺术思潮展开多维对话,回归传统与现代的共生之境 [19] "越:前卫艺术的无限可能"展览 - 展览由ART养云携手白石画廊共同呈现,聚焦18位日本前卫艺术先驱,包括吉原治良、嶋本昭三等具体派代表人物 [1][3] - 展览以日本具体派为支点,试图撬动东西方先锋艺术的对话,展示从具体派开创精神到前卫艺术实验的关键历程 [1] - 具体派是日本首个前卫艺术团体,经历了1954-1962年和1962-1972年两个发展阶段,尽管1972年解散但其创新精神仍影响当代艺术 [3] - 展览呈现日本艺术家如何融合西方艺术思想与本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反思 [5] 其他展览单元 "云隐:传家之美的当代觉醒" - 由颂艺术中心馆长苏芒策展,以院落为纸、云纹为墨,溯源东方美学基因 [13] - 展出蔡志松、万亨、李依宸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分别从雕塑、水墨、女性主义诗学角度诠释东方美学 [13][16] "再慢点" - 呈现旅加水墨艺术家夏慧雯个展,由温哥华美术馆亚洲馆馆长郑胜天担任学术主持 [17] - 展览以水墨为媒介,在楠书房金丝楠木环境中搭建时间隧道,实践"慢哲学" [17] "迈步:山水的内观与远行" - 将于6月在养云村展出,呈现刘玖通2024年新作,以油彩为媒介将北宋山水融入抽象表现主义 [19]
英媒:损坏名画的孩子,要被赶出博物馆吗?
环球时报· 2025-05-14 06:44
美术馆与儿童互动 - 一名儿童在荷兰鹿特丹博物馆刮花了价值4200万英镑的马克·罗斯科画作《栗色上的灰橙,8号》,导致画作需撤展修复 [1] - 此前不到一年,以色列海赫特博物馆一名4岁男孩砸碎3500年历史的陶罐 [1] - 事件引发关于是否应禁止儿童进入美术馆的争议,部分观点认为儿童若无法自控则不应进入画廊 [1] 儿童与艺术的关系 - 儿童对艺术的反应是出于本能,早期接触多样风格和媒介有助于接受实验性、非传统作品 [2] - 儿童通过触摸探索世界,可能比成年人更直接与罗斯科类作品产生联系 [2] - 热爱艺术的人需保留童真般的开放和好奇,未来艺术家尤其需要这种精神 [2] 美术馆的应对策略 - 博物馆和画廊需平衡观众亲近艺术品与安全保障的关系,意外难以完全避免 [3] - 以色列博物馆将陶罐损坏事件转化为教学机会,邀请涉事儿童家庭参与修复过程 [3] - 鹿特丹博物馆可能通过保险赔付处理画作修复,并采取类似方式化解意外 [3]
光与影的革命:塞尚与雷诺阿对现代艺术语言的开创
华尔街见闻· 2025-04-27 12:29
历史背景与艺术变革 - 19世纪末法国艺术界经历巨变,工业革命推动社会变革,传统绘画难以满足对真实、感性与个人经验的新追求 [1] - 摄影术发明使纯粹再现现实的功能失去意义,艺术家开始思考绘画的本质与表现方式 [3] - 印象派运动直接回应这一时代需求,塞尚与雷诺阿作为核心成员将光与影主题深化为现代艺术语言的根本要素 [3] 保罗·塞尚的艺术贡献 - 塞尚主张揭示万物内在结构与秩序,超越印象派单纯捕捉光线的做法 [4] - 采用色彩建构形体,用大面积色块堆叠取代传统明暗对比,如《圣维克多山》系列以色彩笔触形成结构 [5] - 颠覆透视法则,如《一篮子苹果》通过违反单一视点的空间处理表现人眼流动视角 [6] - 艺术探索使绘画从“再现”转向“建构”,影响立体主义发展,毕卡索称其为“现代艺术之父” [7] 皮耶-奥古斯特·雷诺阿的艺术特色 - 雷诺阿以抒情柔美的风格捕捉光影下的生命律动,代表作如《煎饼磨坊的舞会》展现阳光闪烁与人物互动 [8][9] - 提出“有色的阴影”概念,用蓝紫绿等色彩表现阴影,增强画面透明质感并启发野兽派对色彩的运用 [9] - 人物刻画细腻且充满幸福感,如《浴女》系列通过羽毛状笔触与色彩渐层表现肌肤光泽 [10] - 艺术理念强调愉悦与美丽,其光影处理方式为20世纪表现主义等流派提供探索空间 [11] 艺术语言的革命性影响 - 两人共同推动绘画从客观再现转向主观表达与内在结构分析 [12][13] - 塞尚的结构分析催生立体主义与抽象艺术,雷诺阿的光色捕捉启发野兽派与表现主义 [14] - 艺术语言革新使20世纪艺术家突破表象限制,自由探索个人与社会、宇宙的关系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