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增长

搜索文档
国信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7
国信证券· 2025-06-17 09:42
报告核心观点 - 5月中国经济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或持续增强;银行转债缩量后,底仓选择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多个行业呈现不同发展态势,如机械行业养老服务机器人和低空产业发展加速,食品饮料行业高端酒价格有压力、海天味业港股发行在即等,各行业均给出相应投资建议 [9][11][15] 宏观与策略 宏观月报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国内经济增速约5.0%,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下半年消费拉动作用或增强 [9] 固定收益专题研究 - 泛固收 + 基金对转债有配置需求,银行转债是公募基金转债底仓重要品种,但规模呈收缩趋势;底仓选择方面,可转债基金可关注特定个券和构建转债组合,非可转债基金可考虑切换为其他类型债券 [11][15] 行业与公司 机械行业周报 - 行业动态有人形机器人、深海科技等多方面进展,政府新闻涉及养老服务机器人试点和低空经济支持等,公司动态包括战略合作和投资设立新公司等;试点工作有望推动养老服务机器人发展;重点关注龙溪股份等标的,投资观点涉及人形机器人、AI基建等多个领域 [15][16][17] 食品饮料周报 - 本周食品饮料板块下跌4.42%,高端酒价格延续压力,白酒行业本轮周期调整时间长,酒企重视多元化场景;大众品中海天味业港股发行在即,啤酒、饮料进入旺季;推荐贵州茅台等组合 [19][20][21] 汽车行业周报 - 本周国信人形机器人指数下跌2.34%,行业有理想新设部门等动态,政府新闻涉及产业方案和试点项目,融资动态活跃;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落地,推荐拓普集团等相关标的 [22][23][24] 房地产行业快评 - 1 - 5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指标表现不佳,5月地产基本面延续4月趋势,销售量价和投融资指标趋弱;预期后续地产政策出台节奏和力度值得期待,推荐华润置地等个股 [24][25][26] 农业行业专题 - 种植链农产品中,玉米价格有望温和上涨,大豆价格维持底部震荡,小麦供给充裕,白糖关注到港节奏和原油价格,棉花维持偏弱震荡;养殖链农产品中,美国2026年牛价景气向上,原奶价格有望反转,猪肉、禽、鸡蛋各有供需情况;推荐肉牛、海大及养殖低估值龙头 [26][27][32] 农业行业周报 - 生猪价格维持低波动,橡胶价格短期企稳;看好肉牛周期反转,推荐宠物与海大集团高景气延续,关注猪禽低估值龙头;推荐光明肉业等相关公司 [33][34][35] 电子行业周报 - 产业链景气维持较高水平,看好2025年电子板块“估值扩张”行情,关注ASIC、存储及端侧创新;预计2Q25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季增,全球云支出增长,持续看好企业级存储机遇;关注AI硬件端侧落地趋势等;给出重点投资组合 [36][37][38] 虹软科技深度报告 - 公司专注计算机视觉算法领域,核心业务覆盖智能手机、智能驾驶、AIoT三大方向;技术复用驱动商业落地,毛利率高;智能手机端有望打开市场空间,智能汽车双轮并驱,AI眼镜与AI商拍开启新增长曲线;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3][44][46] 寒武纪 - U财报点评 - 1Q25营收同比增长4230.22%,归母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积极备货保障下游供应;产品在多行业应用场景落地,软件生态持续更新迭代;看好公司未来业绩,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48][49][51] 神工股份财报点评 - 1Q25营收同比增长81.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50.70%,受益于下游需求和产品出货量提升;大直径硅材料需求回暖,硅电极订单饱满持续扩产;看好公司竞争力和业绩增长,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52][53][55] 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日报 - 市场表现上大部分指数上涨,综合金融等行业表现较好,稳定币等概念表现较好;市场情绪方面涨停、跌停股票情况及封板率、连板率有变化;还涉及市场资金流向、折溢价、机构关注与龙虎榜等情况 [56] 市场数据 商品期货 - 展示黄金、白银等商品收盘价和涨跌幅 [60] 全球证券市场统计 - 展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等全球股票市场指数最新收盘价、涨跌幅和波动率等数据 [64]
宏观经济宏观月报:5月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20250616
国信证券· 2025-06-16 21:12
经济增长与动能转换 - 5月中国经济延续稳健增长,GDP同比增速约5.0%,持平全年目标,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2][12]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191947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38098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出口22767亿元,增长6.3%,进口15331亿元,下降2.1%[1] 就业与生产 - 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就业出现改善[1][17] - 5月工业小幅走弱,服务业走强,服务业生产指数当月同比增速为6.2%,较4月回升0.2个百分点[19][27] 需求端表现 - 5月投资景气继续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为2.9%,较4月回落0.7个百分点[31] - 5月消费同比明显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为6.4%,较4月上升1.3个百分点[41] - 5月出口同比回落但仍处偏高水平,出口当月同比为6.3%,较4月回落3.0个百分点;进口当月同比为 -2.1%,较4月回落2.9个百分点[47] 通胀情况 - 5月CPI同比维持稳定,核心CPI延续温和上涨,PPI同比降幅继续扩大[50][63] - 预计6月CPI同比回升至零,PPI同比回落至 -3.4%[50][72] 消费趋势与风险 - 2025年下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或持续增强[3][16] - 风险提示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3][76]
经济日报金观平: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快讯· 2025-06-04 07:25
居民收入增长与消费引擎激活 - 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是激活消费引擎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1] - 居民收入增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1] 稳就业与增收渠道 - 稳就业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首要措施 [1] - 拓宽增收渠道,特别是增加财产性收入 [1] 资本市场与财富效应 - 稳定资本市场,推动"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回报率 [1] - 房地产是居民资产中最大的一部分,楼市稳定可释放财富效应 [1] -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助于提振消费 [1] 中低收入群体与社会保障 - 需特别关注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 [1] - 强化社会保障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1]
稳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经济日报· 2025-06-04 06:28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 - 稳步增加居民收入是激活消费引擎、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1] - 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实际增长5.1%,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1] - 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实际增长5.6% [1] -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例偏低,预期不稳制约消费增长 [1] 稳就业措施 - 增加就业岗位需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增强就业吸纳力 [2] - 加快培育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就业形态岗位 [2] - 灵活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 - 针对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跨区域劳务协作 [2] 拓宽增收渠道 - 稳定资本市场,推动"长钱长投",提升资本市场回报率 [2] - 丰富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居民合理配置金融资产 [2] -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 - 增加知识产权收益为代表的新型财产性收入 [2] - 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释放财富效应提振消费 [2] 中低收入群体保障 -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3] - 当前社保缴费高、覆盖面不均、替代率低问题突出 [3] - 部分城镇劳动者未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3]
“龙舟+消费”激起浪花朵朵
广州日报· 2025-05-26 03:02
大湾区消费季活动 - "购在中国2025大湾区消费季"活动于5月24日在广州市正式启动 由商务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 [1] - 活动重点展示"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品牌的第四景"同船渡·粤韵广州"多元消费场景 [1] - 活动包含龙舟市集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 主题乐园VR划龙舟 机甲醒狮Show 地道龙舟饭等丰富内容 [1] 传统文化IP与消费融合 - 广东龙舟文化是传统文化IP与现代消费潮流融合的生动实践 [2] - 岭南文化包含广东音乐 特色戏曲 岭南建筑 广府民俗等丰富资源 可转化为差异化消费竞争力 [2] - 形成"资源活化—场景迭代—价值增值"的良性循环模式 [2] 消费环境优化措施 - "消费季"聚焦入境消费 推出增加离境退税商店数量 推广"即买即退"措施 [2] - 打造云闪付国际版 提供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2] - 广州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国际化消费环境 [2]
着力破除制约消费的堵点痛点
经济日报· 2025-05-08 06:09
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 长的拉动作用"。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 作用,既是应对全球供应链波动的主动选择,也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要优化供给结构。既要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绿色升级激活大宗消费,也要加快弥合服务消费"低 端过剩"与"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推动健康、养老、文化等领域的规范化、个性化供给。 要抓好政策协同。一方面,是政府与市场的协同,既要通过消费基础设施投资、消费券发放等措施释放 消费潜能,也要激发企业创新供给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是扩大内需与对外开放的联动,以国内大市 场吸引全球要素资源,同时通过消博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平台将中国消费红利转化为全球增长机遇。 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牵引作用。一方面,消费通过需求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供给体系提质增 效。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延伸,这种结构性变迁要求供给端加快 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另一方面,消费信心与社会预期紧密关联, 居民收入增长、社会保障 ...
商务部: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 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
搜狐财经· 2025-04-28 12:34
消费市场表现 -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 6%,增速比上年全年加快1 1个百分点 [1] - 3月份消费增速达5 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 [1] - 消费贡献率达到51 7%,比去年全年提高7 2个百分点 [1]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 2024年支持资金规模达3000亿元,较去年翻倍 [3] - 家电补贴品类由8大类扩展至12大类,新增手机等数码产品 [3] - 截至4月27日累计实现汽车以旧换新281 4万辆,家电以旧换新4941 6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3785 5万件 [3] - 政策拉动销售超7200亿元,惠及超1 2亿人次 [3] 汽车流通消费改革 - 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覆盖新车、二手车、报废车及后市场全环节 [4] - 推动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建设全国汽车全生命周期信息平台 [4] - 支持发展汽车后市场及文化运动产业,培育消费新增量 [4] 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 一季度开行旅游列车187列,同比增长30%,老年游客占比近80% [4] - 实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扩围提升行动 [4] - 将制定服务消费领域一揽子政策措施 [5]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 聚焦首发经济,覆盖精品购物、美食、旅游、展演四大领域 [5] - 活动面向国内外消费者,举办首发首秀首展等特色活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