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摸鱼
icon
搜索文档
“合理摸鱼”,有益于身心健康
虎嗅· 2025-06-04 07:42
不仅个人幸福感提升,大多数岗位的生产效率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有的反而还提高了。参与者表示,减少的工作 时间使他们能够专注于锻炼和社交,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表现。 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这一趋势。爱尔兰于2022年开启了为期六个月的每周工作四天制度试验;西班牙也 启动了为期三年的32小时工作周试验,作为该国从疫情中经济复苏的一部分。 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压力,会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精神负担?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拼命工作是奴隶的道德,现代社会不需要奴隶制。"他强烈反对现代社会人们的超负荷工 作,甚至建议"将工作时间缩短为4小时,一切都会好起来"。 很遗憾,我们没有找到直接的心理学研究证据可以明确支持这一观点。但好消息是,找到了许多"平替":一些确 凿的证据表明,我们可能真的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来工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工作时间的变化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从有益于心理健康的角度,一周工作 多少时间是最佳的? 我们发现了这4件事情。 一周只上4天班,大多数人都会更快乐 在一些发达国家,减少一周工作时间的尝试已经开始。 早在2021年,冰岛就开启了"一周工作4天"的大型试验。超过2,500名员工在2015 ...
“我是gap了一年,不是坐牢一年”
虎嗅· 2025-05-23 12:01
职场现象分析 - "躺平"和"摸鱼"成为近年职场流行文化 反映打工人对不平等加剧、阶层固化及高压工作环境的消极应对 [1][2][4] - 东亚35岁以下打工人仅18%敬业 超半数美国打工人存在"精神离职"现象 [16][17] - 日本《我 到点下班》与中国"三和大神"案例显示 全球范围内躺平现象与工作强度、权益保障缺失直接相关 [10][22][25] 躺平行为分类 - 积极躺平:拒绝加班、间隔年等行为体现对工作生活平衡的主动规划 [12][13] - 消极躺平:习得性无助导致不敬业、啃老等彻底放弃社会目标的行为 [14][26] - 三和大神群体将消极躺平极端化 日结零工与最低生存需求结合形成独特亚文化 [23][25] 摸鱼行为本质 - 心理学角度:摸鱼是专注力耗尽后的自我调节机制 具有生理必要性 [33] - 历史学视角:工业革命时期工人已通过"任随其意"行为宣示自主权 现代摸鱼延续此反抗传统 [34][35] - 企业管控矛盾:老板将摸鱼视为"时间偷窃" 但员工认为加班文化才是真正的权益侵害 [38][42] 行业管理问题 - 工厂流水线存在劳动强度大、薪资克扣、黑中介欺诈等系统性弊端 [25][26] - 企业通过免费晚餐、健身房等福利变相延长工时 形成"以厂为家"的隐性控制 [41] - 《劳动法》执行不力导致维权困难 加剧打工人习得性无助 [27][42]
我已确诊为「DeepSeek人格」:勿扰
36氪· 2025-03-01 22:20
以下文章来源于字母榜 ,作者薛亚萍 字母榜 . 让未来不止于大 AI还不够像人,人已经变成AI了。 文 | 薛亚萍 编辑 | 毕安娣 来源| 字母榜(ID:wujicaijing) 封面来源 | IC photo 怕你(AI)追不上我(人类),于是我主动向你走去。 哪个"都市隶人"没有主动或被迫地用过各种AI工具呢?它们什么调性,牛马心里都有数。AI型人格,就这样成了一款最适合打工人的职场性格展示图鉴。 小华是"ChatGPT人格",哪儿都好就是海归,贵,太小的庙还真容不下她。 任劳任怨、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的刘姐,不出意料地认领了"豆包型人格"。 脑子活泛、业务能力强但总摸鱼的小明是"DeepSeek人格",而那个沉默不语只是一位跑程序的小王,则荣获"Kimi人格"。 可能是AGI迟迟不来、等待"AI更像人/超越人"太辛苦。也或许是"AI代替人类劳动力"的预言太惊悚,吓到了人类。 所谓"AI型人格",其实是打工人根据AI大模型的使用体验,总结出大模型特性,来定义自己在职场上的AI人格。于是ChatGPT型人格、Kimi型人格、豆 包型人格就这么被打工人一一认领了。 总而言之,一部分人(牛)类(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