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替代关系
icon
搜索文档
外卖大战:残暴的开始必将以残暴结束
虎嗅APP· 2025-07-22 17:50
外卖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阿里、京东三家每月总计在外卖行业烧掉200亿人民币 [2] - 2023年中国外卖市场日均订单量不超过1亿单,但7月5日单日订单量突破2亿单 [2] - 美团在7月5日动员全国一线员工全量补贴,最终达成1.2亿日订单量,成功狙击阿里冲击1亿单的目标 [10] 公司战略与资源配置 - 阿里6月23日将饿了么、飞猪并入电商事业群,7月2日宣布500亿补贴计划 [4][5] - 美团为防御性竞争需动用去年利润的一半 [5] - 阿里账上现金3700亿人民币,但需同时投入GPU采购、拼多多竞争和出海业务 [15] - 京东外卖补贴比例从2月的100%降至6月的30%,显示其正在调节亏损 [11] 商业模式与效率竞争 - 外卖行业盈利模型脆弱,激烈竞争时需要"补三头"(商家、消费者、骑手) [11] - 美团掌握中国Top 2第三方运力供给(麦芽田和青云),控制着数百家配送服务商 [9] - 即时零售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5万亿,但相比20万亿电商和50万亿社零规模仍较小 [12] - 美团通过商超配送数据可细化到百米半径内的消费数据,为自营即时零售降低不确定性 [12][13] 资本市场反应 - 京东外卖上线后股价下跌20% [11] - 美团自王兴表态"不惜代价赢得竞争"后股价下跌10.3% [11] - 阿里在淘宝闪购上线后股价下跌16% [11] - 茶饮品牌(茶百道、奈雪等)在补贴后首个工作日全线上涨 [11] 行业竞争本质 - 外卖平台做即时零售是扩大品类,而零售平台做外卖面临心智教育难题 [8] - 效率是核心竞争力,美团外卖成功因其效率第一,社区团购输给拼多多也因效率差距 [15] - 平台补贴本质是"包裹糖衣的毒丸",商家最终需承担70%补贴成本 [11] - 外卖业务本身不盈利,需依靠到店、酒旅、即时零售等业务找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