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龙华

搜索文档
从制造大区迈向智造强区 龙华区为何冲到全市第一梯队?
南方都市报· 2025-08-22 12:01
战略定位与空间格局 - 龙华区战略定位实现历史性提升 成为深圳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1][2] - 形成"南北双中心"空间格局 南部民治、龙华街道纳入都市核心区 北部龙华中心晋升为市级功能中心[2][6] - 确定"一轴双心多点"空间发展格局 依托观澜河、梅观大道、龙澜大道形成贯通南北复合中轴[7] 经济发展与产业规模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500亿元 位列全市第一梯队[1][2]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154.4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1211.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3.27亿元 进出口总额5611亿元[3] - 位居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2位 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0位[3] 产业结构与创新体系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7.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3%[3] - 构建"新制造+新服务"现代产业体系 国际医疗器械城、能源科技城纳入市级重点产业集聚序列[3] - 拥有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 3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184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 企业梯队与上市情况 - 上市企业数量突破40家 较"十三五"时期14家增长近1.9倍[3][12]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92家 较"十三五"588家增长近6倍[9]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38家 较"十三五"末4家增长33.5倍[3][11]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4.15% 较"十三五"1.84%增长1.3倍[4][10] - 建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 创新载体349家 市级以上创新载体增至47家[4][13] - 突破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5.0T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等关键技术 集成电路光学检测技术打破国外垄断[4] 人才集聚与创新载体 - 累计引进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384人 高层次团队25家 各类人才总量超90万人[4] - 高等院校实现零突破 电子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开工建设[4] - 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2940家[4] 重点区域建设进展 - 九龙山纳入市级重点区域 鹭湖中心城升级为市级北部中心[8] - 北站、梅林关片区升级为龙华中轴数字产业核心区 龙华超级商圈列为深圳市7个全国引领级商圈之一[8] - 观澜版画基地入选全国"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大浪时尚小镇成功举办高端赛事活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