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定义权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美国降息之争走向何方
经济日报· 2025-08-12 08:01
美国政府与美联储的政策博弈 - 美国政府就职以来持续向美联储施压,希望迅速推动大幅降息 [1] - 博弈已从政策分歧升级为关于美国经济治理方向的较量,并牵动全球市场神经 [1] - 近期博弈再度升级,美国政府通过人事变动试图影响美联储决策 [3] 美国政府推动降息的现实压力 - 财政压力:美国联邦政府2024财年债务利息支出约1.1万亿美元,国债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且增速未放缓 [1] - 政治周期:为2026年中期选举铺路,希望尽快大幅降息刺激经济以彰显政绩 [1] - 对冲关税副作用:试图通过降息降低融资成本,以抵消加征关税引发的滞胀风险 [1] 美联储坚持不降息的理由 - 通胀考量:核心PCE物价指数6月份同比上涨2.8%,高于预期的2.7%,为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 [2] - 就业市场韧性:缺乏紧急干预的证据,削弱了降息必要性 [2] - 维护独立性:若妥协于白宫可能难以再取信于市场,会引发资本外逃,长期利率反而因通胀预期上升而提高 [2] 博弈升级与人事变动 - 美国7月份失业率环比上升,5月和6月非农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较此前数据大幅下调 [3] - 美国总统让劳工统计局局长埃丽卡·麦肯塔弗离职,并推动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提名支持降息的经济顾问填补空缺 [3] - 分析认为政府试图控制数据定义权以制造降息合理性,改组美联储理事会以改变投票格局 [3] 博弈的僵局与潜在转折点 - 美联储制度防火墙尚未失效,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理事,鲍威尔任期延续至2028年 [4] - 即使有新理事加入,仍需争取12名FOMC委员中至少5票支持,目前多数地方联储主席仍坚持数据依赖原则 [4] - 僵持局面可能被经济形势变化打破:若失业率大幅上升或消费疲软加剧,美联储或降息;若通胀因关税大幅反弹,美联储或坚持观望 [4] 博弈的本质与市场影响 - 降息之争本质上是美国长期积弊的集中体现,源于债务驱动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5] - 当前黄金价格飙升,已有预测短期内将突破4000美元/盎司,显露出市场对“定制化数据”的警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