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icon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美国降息之争走向何方
经济日报· 2025-08-12 08:01
一面大幅加征关税,一面又极力推动降息,这种策略存在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关税推高通胀,而 降息却需要低通胀环境,如果在高通胀环境下强行推动降息,二者叠加可能触发"工资—物价螺旋上 升",引起更严重的通胀问题。这也成为美联储坚持不降息的重要理由之一。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面对特朗普政府施压,迟迟"按兵不动"。一方面,通胀仍是美联储决策的重要考 量之一。核心PCE物价指数在6月份同比上涨2.8%,高于预期的2.7%,为2月份以来最高水平,且8月份 新增关税的影响尚未完全传导至消费端。美联储据此认为对通胀仍不能掉以轻心。另一方面,美联储坚 称就业市场仍具韧性,缺乏紧急干预的证据,这削弱了降息必要性。此外,美联储也反复强调"独立 性",认为若妥协于白宫,可能难以再取信于市场,会引发资本外逃,长期利率反而因通胀预期上升而 提高,抵消降息效果。 近期,双方博弈再度升级。美国劳工部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表现 逊于市场预期。同时,5月份和6月份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较此前公布数据大幅下调,表明美国 就业市场明显降温。因不满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就业数据,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让劳工部下属的劳工 统计局局长 ...
美国降息之争走向何方
经济日报· 2025-08-12 06:05
美国政府与美联储政策博弈 - 美国政府就职以来持续施压美联储推动大幅降息 存在三重现实压力驱动[1] - 财政压力方面 联邦政府2024财年债务利息支出达1.1万亿美元 国债总额突破37万亿美元且持续攀升[1] - 政治周期方面 希望通过降息刺激股市与经济繁荣 为2026年中期选举铺路[1] - 贸易政策方面 寻求以降息对冲加征关税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与滞胀风险[1] 政策矛盾与美联储立场 - 关税政策与降息存在内在矛盾 关税推高通胀而降息需低通胀环境 叠加可能引发工资-物价螺旋上升[2] - 美联储坚持不降息基于三点考量:核心PCE物价指数6月同比上涨2.8%高于预期 就业市场仍具韧性 需维护政策独立性[2] - 美联储认为若妥协于白宫可能引发资本外逃 长期利率因通胀预期上升而提高[2] 博弈升级与市场影响 - 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 5-6月新增就业岗位数据大幅下调显示就业市场降温[3] - 美国政府通过人事变动施压 更换劳工统计局局长并推动美联储理事更替 试图改变投票格局[3] - 市场反应显著 黄金价格飙升且有预测将突破4000美元/盎司 反映对数据公信力的担忧[3] 制度约束与僵持局面 - 法律保障美联储独立性 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理事 鲍威尔任期延续至2028年[4] - 新理事加入仍需争取FOMC12名委员中至少5票支持 目前多数地方联储主席坚持数据依赖原则[4] - 僵持局面可能被经济形势变化打破 失业率大幅上升或消费疲软将迫使降息 通胀反弹则强化观望立场[4] 政策博弈本质 - 降息之争体现美国债务驱动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性[4] - 美联储认为透支信用换取短期繁荣将导致长期滞胀代价[4] - 博弈暴露出美国经济治理的深层裂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