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制度

搜索文档
建德文化特派员书写乡村振兴多样“解法”
杭州日报· 2025-06-20 15:30
这一年来,建德市以文化特派员制度为抓手,紧扣"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融文化"主线,推动 优秀文化人才下沉、项目下沉、服务下沉,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周年答卷":16名文化特派员带来16个 项目,其中省级文化特派员陈云筹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影像创作大展,还入选了浙江省文 化艺术发展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视觉艺术项目)名单,成为近年来建德首个入选项目。 "希望每一位文化特派员都能在乡村留下'火种',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在建德这片广阔的 大地上'扎下根,开出花',成为群众触手可及的文化源泉。"建德市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建德 将持续深化文化特派员"师带徒"模式,培育更多乡土文化人才,让16颗"文化火种"催生更多"建德标 识"、提炼更优"建德经验"、传播更响"建德声音",为全省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建德样本"。 这一年来,16名精挑细选的文化特派员,为建德乡村振兴带来了多种"解法"。通过省级文化特派员 陈云牵线搭桥,航头镇航川村与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建立了"山海协作"乡村文化发展的共建模 式;市级文化特派员张红协助引进动漫节分会场、"逆光飞翔"影像馆等,在之江村不断探索乡村文旅融 合 ...
构建以人才资源牵引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新型模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5-13 06:21
文化特派员制度创新 - 浙江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 系统性遴选首批1570余名优秀文化人才派驻基层开展文化建设帮扶 [1] - 该制度通过"外发促内生"与"内联促外引"有机结合 破解城乡区域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1] - 制度注重整合性视角 实现对多方资源的综合高效协同应用 重构基层文化服务供需结构 [1] 文化资源下沉机制 - 文化特派员作为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的新型力量 创新资源投送渠道 [2] - 通过选拔宣传思想文化机关干部 媒体记者 文艺院团职员等优秀文化人才担任特派员 [2] - 以活动开展 平台搭建 培训指导等方式激活派驻地的文化资源 [2] 文化经济发展成效 - 文化特派员通过文旅规划 文创产品销售等方式帮助派驻地增收1.9亿多元 [3] - 大力发展具有公益性和普惠性的乡村文化产业 促进经济与人文共生共荣 [3] - 推动乡村从文化资源持有者转变为文化生产力发展主体 [3] 区域文化均衡发展 - 根据乡镇村的经济文化条件分类定级 量身定制文化特派员资源 [4] - 引导优质文化资源更多向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倾斜 [4] - 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与均等化水平 [4] 制度体系建设 - 构建涵盖人员选派 职责界定 服务管控及评价激励的全链条工作体系 [5] - 明确"选什么人""派下去做什么""如何管理保障"等具体细则 [6] - 文化特派员两年服务周期内每年驻点服务100天左右 每月至少赴基层指导一次 [6] 项目管理机制 - 打造"服务库""项目库""专家库"数字化工作平台 [7] - 建立"中期评估 届满评价"全过程考评机制 [7] - 组建三级文化特派员工作组 促进资源共享和项目协作 [7] 特色文化项目 - 涵盖保护文化遗产 指导乡风文明建设 丰富文化服务等不同类目 [10] - 龙泉市溪头村"文化激活文旅产业融合"项目 安吉县"大余村大研学"项目等典型案例 [10] - 保留乡土文化个性 展现新时代价值观 [10] 人才队伍建设 - 已累计组建近4000支基层文化队伍 [13] - 文化特派员与科技特派员协同促进乡村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13] - 注重双向选择机制 做到人村匹配 精准对接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