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文化振兴
icon
搜索文档
文明之风,如何赋美乡土中国?
新华社· 2025-11-04 10:27
走进今日中国乡村,你能看到什么? 看民风淳朴,亦看传统风俗与时俱进;看山水秀美,亦看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看农事兴旺,亦看文体活动火热开展…… 日前在陕西延安举办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县乡村基层党组织代表、农村青年人才、乡土文化能人等共聚一堂,亮出乡村文明 新气象。一场关于乡风的深刻变革,正在广袤田野间悄然发生。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老太太提着自制萝卜干,老大爷抱着新鲜板栗,在村口走起"T台"——这场由平均年龄80岁的"模特"演绎的农产品"秀",在短视频平台上收获4万 余点赞。 "以前觉得自己老了没用,现在才知道,咱们的土货、咱们的日子,也能被全国人喜欢!"村里的老人感叹。 视频的策划者、山东沂水朱家坪村"新农人"张欣,在大会现场谈起村里老人们的变化:"我们村老人多,以前日常除了下地干活就是闲坐。后来, 一条条视频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老人们看着网友的夸赞,笑容越来越多。" 2025年以来,全县累计劝阻白事大操大办900多起、高额彩礼近百起,为群众节省开支16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帮大家卸下了精神、经济上的双 重负担。"杨成义说。 移风易俗重在"立新"。宁夏同心县李沿子村村民自定"彩礼不过八 ...
五指山“村秀”入选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典型案例
海南日报· 2025-11-02 08:27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黄富国 通讯员 刘海鹏)近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发布了全国 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典型案例和《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情况报告》,五指山市民族时装"村秀"入选典 型案例。 "村秀"不仅展示了绚丽多彩的五指山市黎苗文化,还结合本地特色产业,推出"丰收女神""荷花仙 子"等创意服饰,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成果融入其中,向世界展示了五指山市产业兴、生态美的乡村 振兴新图景。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非遗风物文化集市、地道美食盛宴等主题游览区,为游客带来沉浸 式的观秀体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五指山市拥有深厚的黎苗文化底蕴。近年来,当地以民族时装"村秀"为载体,积极探索非遗传承、 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村秀"活动突破传统时装秀模式,将舞台设置在乡村田间、城 市公园,模特由本地村民、城市居民以及基层干部组成。模特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农具与家乡特产,以 自信的步伐展示家乡的风采,生动诠释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银杏树下、村咖里,故事传讲员让红色故事“活”在实景里
新浪财经· 2025-11-01 19:22
"打,速战速决!"支队长老俞大手一拍桌子,头顶银杏树叶簌簌作响。11月1日,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义村古银杏树下,戚旭旻、朱赟涛、孙嘉 豪三位"红色故事传讲人"合作讲述《迅雷行动》,在古镇环境中,模仿侦查员报告敌情的急切,展现战斗打响时的紧张氛围,生动再现了新四军 浦南先遣支队的英勇作战场景,把观众带回那个烽火硝烟的年代。 新义村内,苍劲雄浑的古银杏树屹立数百年,它不仅守护着"树下金鸡引颈高啼、护佑四方丰收"的美丽传说,更静默见证着新义村的古今变迁。 当天,202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红色故事讲演大赛颁奖典礼暨成果展示活动在新义村中国故事基地举行。百位"红色故事传讲人"齐聚"中国故事 村",让大家在实景与故事的交织中,触摸红色历史的温度。 故事员在"故事人家"讲故事。 随后,陆玉芳讲述本土民间故事《白果树下金鸡啼》,当说到"秀花穿上吉服,在银杏树下等待杨林,却得知他战死沙场,最终抱着金鸡殉情"的 情节时,她声音哽咽,不少观众也被这份深情打动,悄悄擦拭眼角。在这里,讲故事、听故事不只是闲暇的娱乐,更是一种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传承方式。 故事创客基地则是传统乡村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的活力引擎。在这里,故事作者们创作出富 ...
首届“十佳临高媒婆”评树活动颁奖礼暨鹊桥相亲会成功举办
中国经济网· 2025-10-30 17:17
活动巧妙融合颁奖典礼与相亲互动,既有庄重温馨的表彰仪式,也有轻松活泼的相亲环节。在颁奖 环节,为20名优秀媒婆和"十佳媒婆"颁发证书、体验券及奖金。媒婆陈晓玉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卓有成 效的撮合成果,荣获冠军。 本次活动现场配对成功率超30%,媒体曝光量预计突破10万次。临高县乡村发展协会相关负责人赵 玥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婚恋文化与传统民俗深度融合,大力弘扬"低彩礼、简婚宴"的文明新风,为乡 村文化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让临高的婚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骆金梅) 10月28日下午,海南省临高县临城镇文明路文化公园里,清脆婉转的临高渔歌"哩哩美"响起,瞬间 点燃现场气氛,首届"十佳临高媒婆"评树活动颁奖仪式暨鹊桥相亲会在这里举行。活动表彰了一批优秀 媒婆代表,又为单身青年搭建起高效交友平台,更以临高特色婚俗文化为载体,大力倡导"低彩礼、简 婚宴"文明新风,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鲜活动力。 活动由临高县委宣传部主办,临高县乡村发展协会、海南有个院子管理服务中心承办,临高县民政 局、临高县妇联、临高县总工会、共青团临高县委员会、临高县融媒体中心、东英镇人民政府等多个单 位协办。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妇联等 ...
“村字号”为何接连涌现
人民日报· 2025-10-22 10:29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激活乡 村文化内生动力"——不久前,中宣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 年)》,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广阔前景。一段时间以来,从"村BA""村超"到"村晚""村T",一 系列"村字号"文化体育活动接连涌现,正是"文艺赋美乡村"的生动写照。 "村字号"为何接连涌现?乡村文化是从土地里孕育出的璀璨瑰宝,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乡土情思。越 来越多村民在富足后向往充实的精神生活,人们渴望在乡村舞台上跳出对生活的热爱、唱出对家乡的自 豪。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是"村字号"得以涌现的深厚土壤。 "村字号"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意义不止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兼具古朴底蕴与时 尚魅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资源。贵州"村T"时装秀让苗族百鸟衣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福建 长乐游神民俗则让傩戏元素与街头文化焕发新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持续延伸着乡村文化的价值链 条。 以乡村文化为基础,艺术IP的培育、文旅业态的创新,都可以成为"村字号"的下半篇文章,为乡村 发展注入内生动力。江西婺源深挖徽派建筑文化,融合田园风光 ...
“村字号”为何接连涌现(新语)
人民日报· 2025-10-22 05:47
"村字号"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意义不止于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文化兼具古朴底蕴与时尚魅 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独特资源。贵州"村T"时装秀让苗族百鸟衣与现代时尚巧妙融合,福建长乐 游神民俗则让傩戏元素与街头文化焕发新生。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持续延伸着乡村文化的价值链条。 以乡村文化为基础,艺术IP的培育、文旅业态的创新,都可以成为"村字号"的下半篇文章,为乡村发展 注入内生动力。江西婺源深挖徽派建筑文化,融合田园风光探索农文旅融合之路。文创主题餐厅、茶饮 店等新业态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陕西西安蔡家坡村则搭建起乡创空间与艺术实践平台,吸引高校师生 驻村创作,与村民携手共创,唤醒村民文化自觉,激发创作热情。 当乡村文化焕发新生,其"可参与、可收益、可传承"的特质逐渐构建起独特的乡土磁场。这股力量,不 仅让曾向往远方的年轻人重归故里,也凭借诗意田园与人文风情吸引城市居民追寻"向往的生活"。在双 向奔赴中,城市的资金、技术与人才等优质资源下沉,与乡村特色资源深度结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 持续动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文旅资源开发同质化、专业运营人才短缺等难题急需破解。 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农 ...
长三角在沪齐唱“四季村歌”
解放日报· 2025-10-16 09:52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繁荣乡村文化新生活 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2025上海市"四季村歌"——秋季村歌展演活动暨长三角方言歌曲大会 [1] - 活动于金山区朱泾镇花开海上生态园举行 以自然景观为舞台 在绿树和向日葵映衬下开展 [1] - 活动时间为昨天下午 [1] 参与情况与文化表现 - 来自长三角区域的十余支优秀代表队齐聚一堂参与活动 [1] - 代表队用质朴嘹亮的歌声为观众呈现文化盛宴 表演充满乡土气息并饱含时代精神 [1] 活动意义与成果 - 活动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的丰硕成果 [1] - 活动核心为繁荣乡村文化新生活并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1]
发挥职业教育优势 服务乡村文化振兴
新华日报· 2025-10-10 06:56
职业教育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核心理念 - 职业教育需更新理念,将乡村文化转化为系统知识体系,从价值认知、情感和实践教学层面引导学生深度理解并传承文化 [2] - 职业教育应引入文化创新理念,探索乡村文化与新媒体、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融合,并纳入课程体系 [3] - 通过完善课程体系、组织下乡活动和开展科研合作,培育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 [4] 职业教育提升乡村文化价值的路径 - 利用节假日由专业教师带队深入农村,开展文化宣讲、节庆复兴等活动,增强村民文化认同感 [5] - 结合地方特色开设非遗传承、民间工艺等课程,通过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留住乡村文化人才 [5] - 深化校地合作,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链,如联合开发文创产品、拓展电商销售、开发文旅路线,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双重提升 [5] 构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机制 - 各级政府需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制定指导意见并建立乡村振兴文化专项基金 [6] -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与动态反馈机制,由多方专业团队定期对职业院校的服务成效进行绩效评估 [6] - 打造政府、学校、企业、乡村多元共治的机制,搭建资源库与共享平台,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 [6]
文艺赋美乡村 激活内生动力
人民日报· 2025-09-26 06:12
9月2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要求"推 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激活乡村文化内 生动力,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撑"。 近年来,"文艺赋美乡村"成为激活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各地以文化为笔,在乡村大地描 绘出一幅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幸福的新画卷,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让农民既富"口袋"也 富"脑袋"。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 "以前都是城里有啥演出,我们就跟着看啥,现在不一样了,我们点啥,剧团就演啥!"在陕西关中平原 的蔡家坡村,村民李大爷看着麦田里上演的秦腔表演,笑得合不拢嘴。这处由西安美术学院打造的"田 间舞台",是优质文化资源精准直达乡村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农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条件快速改善的同时,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 文艺赋能,政策先行。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农村文化服务 和产品供给";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乡村特有 ...
受权发布 | 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新华社· 2025-09-25 15:39
《"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全文如下。 "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 为更好发挥文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制定本工作 方案。 一、总体要求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广电总局、中国 文联、中国作协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文艺赋美乡村"工作方案(2025-2027年)》,并向各省级宣 传、农业农村、教育、文化和旅游、广电、文联、作协等部门发出通知,要求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5.用好各类乡村文化空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广 场、礼堂、戏台、农家书屋等阵地,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文艺活动和文化服务,丰富空间内容,提升服 务品质。依托传统村落、传统建筑、民宿、旅游点等,打造一批嵌入式、开放式的公共文化新空间,创 新开展公共阅读、艺术普及等服务。提升乡村美育馆、乡村美术馆、作家书屋、村艺工坊、艺术家工作 室、写生创作基地等空间利用效能,汇聚更多优质资源,更好惠及农民群众。 6.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艺术服务,加强农产品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