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
icon
搜索文档
传统业态升级、工业遗产再生 创新文化赋能北京区域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18 20:54
东升镇科技园区发展 - 累计改造升级产业空间260万平方米 [1][8] - 园区入驻企业约4000家 其中科技类企业1979家 上市公司总部18家 独角兽企业7家 [1][9] - 构建"海淀AI原点社区引领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一至三期主体 十余个专业产业园协同"立体化发展格局 [8] - 配套2000余套集体土地租赁住房 联合十一学校建设海淀未来学校 提供医疗康养服务 [5] - 完成31个公共空间及内部楼宇改造 实现约1万平方米环境提升 推动20余个智能场景落地 [8] - 2025年大学生AI艺术季吸引全球160余所高校 2000余名大学生投稿 选出60余部优秀作品 [9] 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 RE睿 国际创忆馆依托首钢园4号炼铁筒仓28米高空间 结合720°沉浸式漫游 裸眼3D VR/AR技术 [10] - 《重返 圆明园》光影感映展吸引超千万流量关注 [10] - 鼓楼"时间的故事"数字展累计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入选2023北京十大优秀策展案例 [14] - RE睿 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将工业遗址转变为数字文化综合体 推出《致敬钢铁》光影活动 [14] - 提供XR大空间 遗产地风物市集 高炉特色咖啡 文化沙龙等跨界体验 [17] 区域发展规划 - 东升镇将持续巩固"科技—文化—生态"创新文化体系 建设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开源创新生态社区 [1][9] - 海淀区将围绕"人工智能+文化"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 [9] - 石景山区瞄准"工业遗存+文化科技"路径 以首钢园为核心联动全域 [17] - 目标2026年底建成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中心 构建"一核引领 多链协同"模式 [17] - 目标2027年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60% [17]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巡礼|传统业态升级、工业遗产再生 创新文化赋能北京区域转型
北京商报· 2025-09-18 20:52
从乡村工业院到科创园区,从炼钢旧址到光影新空间,科技驱动、文化筑基,北京城市更新正不断释放出发展活力。9月17日,北京商报记者跟随"全国文化 中心建设巡礼"主题采访团,走进AI原点社区、RE睿·国际创忆馆及RE睿·三高炉数字博物馆。在交流探访中,记者获悉,地处北京市海淀区创新核心区的东 升镇,累计改造升级产业空间260万平方米,目前园区入驻企业约4000家,下一步将持续巩固"科技—文化—生态"的创新文化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人工智能开源创新生态社区;依托于石景山区首钢园工业遗产,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城睿现")落地开展数字圆明园、数字中轴线等 文化遗产数字化再生项目,并将通过前沿的数字语言和跨界体验,进一步引领北京文化新消费浪潮,塑造"可观、可玩、可购、可沉浸"的文旅消费新范式。 从乡村工业院到具有"创客"特色的科创园区 走进东升镇的AI原点社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区域内科创企业的新兴产品展示和最新科创活动排期表。东升大厦科创服务总经理刘雨晨表示,AI原点社区 打造的是青年友好型服务生态新范式,即为有创业精神和年轻心态、愿意奋斗的群体,提供适合成长的社群氛围。同时,展厅免费对外开放,周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