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升级

搜索文档
夏日经济“热”起来 消暑纳凉消费场景“花”样上新激发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 2025-06-09 10:55
室内滑雪及水上娱乐 - 上海室内滑雪场自2024年9月开业后节假日日均客流量超6000人次,带动周边3家酒店预订率近满房[4] - 广东清远古龙峡景区漂流赛道全程落差达378米,森林环境结合激流体验吸引游客[8] - 河南郑州水上乐园巨型造浪池、彩虹滑道等项目受欢迎,2025年新增水陆空实景演出运用数字光影技术[16] - 荥阳水上乐园推出粉色沙滩和卡通主题场景,吸引亲子客群[17] 传统美食与夏日消费 - 福建福州传统甜品"冰饭"以糖水为底搭配水果、糯米等配料,成为城市夏日限定美食[11][13] 沉浸式文旅体验 - 山东临沂琅琊古城通过《只此琅琊》大型沉浸式演艺展现赤壁大战,运用水火光雾等特效打造500米互动街区[20][23] - 古城配套皮影戏、杂技等传统表演,并推出《国秀·琅琊》《水秀》等情景演艺项目[25][26] - 2025年春节假期琅琊古城日均接待游客6万人次,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达100%,70%为外地游客[28] 高温主题旅游 -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地表温度达65℃,日均接待游客超4500人次,推出沙窝烤鸡蛋和《西游记》文创产品[30][32] - 景区配备药箱、纳凉区和冷风机应对高温,高温天气持续至6月13日[33]
“江畔钢琴师”火遍全网 武汉将滨水浪漫玩出新高度
长江日报· 2025-05-20 08:31
文旅产业升级 - 武汉加速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文化为魂、以潮流为媒,推动千年文脉焕新[1] - 杨泗港长江大桥下弹钢琴视频引发全网热议,展现武汉城市魅力并掀起"来武汉,听江观潮"文旅新热潮[1] - 武汉通过巧妙城市规划和创新举措,将自然优势转化为可体验的滨江生活场景,让长江文化融入日常[3] 社交媒体传播效应 - "武汉江边打卡地"笔记在社交媒体点击量近百万次,武昌汉阳门码头"日落橘子海"成为年轻人热门打卡点[2] - 青山江滩每晚7时"落日"仪式吸引市民,东湖凌波门栈桥日出和碧波桥椰影游船成为情侣热门打卡点[2] - "江遇——桥墩电影"吸引年轻游客打卡并在社交媒体主动分享[3] 沉浸式文化体验 - 杨泗港长江大桥下将打造与自然融合的音乐表达空间,将自然景观转换为可体验的文化产品[3] - 武昌汉阳门码头"落日航班"和沉浸式情景剧让观众化身"岳家军"体验长江文化历史底蕴[3] - 长江二桥下桥墩化身巨型电影幕布,汉口江滩变为露天电影露营地[3] - 青山江滩塔吊遗址改造成船形空间,成为市民和游客解锁武汉夜生活新方式[3] 自然资源转化 - 武汉拥有165条河流和166个湖泊,将自然禀赋转化为诗意体验[2] - 东湖听涛景区提供从传统皮划艇到新兴动力冲浪板等丰富水上运动,让市民体验"滨江度假"乐趣[2] - 青山江滩有武汉最宽阔江景视野,市民可脱鞋踩沙滩感受长江浩瀚诗意[2]
京西王平镇千年古道旁开启诗意露营
新京报· 2025-05-01 19:56
文旅活动规划 -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举办"首届花Young古道露营节",活动持续至6月30日,涵盖音乐节、露营市集、咖啡体验、户外运动等多元主题活动 [1] - 活动融合山地生态与古道文化资源,满足拓展、研学、户外探索等需求,助力乡村振兴与文旅升级 [1] - 5月1日至3日将举办净山拾趣·亲子采春计划、京西古道徒步活动,后续推出樱野露营、古风亲子手作营、萌宠童梦露营季等系列露营活动 [3] 区域文旅资源开发 - 王平镇位于京西古道沿线,拥有元曲作家马致远故居等文化遗产及工业遗存,2023年初规划"五大组团"发展生态山水、古村古道、京西煤业等文化资源 [2] - 2025年2月启动文旅升级项目,已建成马致远故居、元曲习研所等15处新地标,优化22处资源配置,改造4处院落商业空间,实施3大片区绿化提升 [2] - 马致远景区打造"一环三区"(古道古村元曲体验环、入口服务区、韭园村示范区、西马各庄村示范区),定位"元曲诗韵,和美乡村" [2] 文旅业态升级 - 马致远景区组团文旅运营主体发展成熟,餐饮、民宿等配套完善 [2] - 活动结合千年京西古道场景,提供麦田、花丛、樱桃树下露营体验,融入古道历史探索与农耕乐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