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经济

搜索文档
新消费乘“热”而起 电力保障夏日经济“不断电”
新华财经· 2025-07-30 15:45
消暑新消费驱动夏日经济 - 高温天气刺激室内滑雪、水上乐园等"冰爽经济"需求激增,成都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高峰日接待量达5000人次 [2] - 山东淄博"在河之洲"水上乐园大功率游乐设备带动用电负荷显著提升,供电公司专项检测造浪池/水滑梯等涉水设施电力系统 [2] 饮品产业扩产与电力保障 - 天津娃哈哈宏振饮料扩建生产基地,新增2条生产线及60台电气设备,7月15日完成80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 [3] - 成都温江区啤酒厂商(金星/青岛)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供电公司采用红外测温+无人机巡检保障"零闪停",并优化分时电价方案降低企业成本 [3] 夜间经济电力配套升级 - 山西运城盐湖景区夜游活动带动15支保电小分队组建,部署18辆应急发电车+170台发电机,重点排查12个夜市用电安全 [4] - 天津海河夜景灯光保电涉及游船码头/桥梁/高层建筑,供电公司对变电站开展全方位检查并整改隐患 [4] 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激增 - 天津滨海新区充电站使用频率显著上升,充电设施巡检频次从每月1次提升至半月1次 [5] - 成都都江堰虹口漂流景区周边民宿加速配套充电桩,供电公司定制线路敷设方案并每周安全检查 [5][6]
新华视点|多元文旅绘就暑期画卷 夏日经济点燃消费热潮
新华社· 2025-07-29 15:09
暑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各地通过多元举措激活市场活力,"文旅+"融合模式不断拓展。 0:00 ■设施升级添活力 业态联动惠游客 在山东,日照市岚山区多岛海风景区新增的水滑道项目正加快施工。 淄博市深入实施"景区焕新"工程,引导景区与现代旅游元素相结合,积极探索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滨州市无棣县以高速入境凭证、消费凭证等为纽带,组建涵盖景区、食宿、特色采摘等旅游商家的文旅"票根联盟",为游客提供专属折扣优惠。 ■夜市潮玩添新意 文博研学润暑期 在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芯潮夜市如约而至,本次夜市致力打造集文化、潮流与科技于一体的城市夏夜盛事,进一步提振消费。 在杭州市临安区吴越文化博物馆,全新的展览、丰富的博物馆课程活动,为孩子们的暑期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动漫盛会聚人气 多元互动促消费 近日,第十四届深圳动漫节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为广大市民、动漫爱好者及行业伙伴呈现了一场高水准、有特色、强互动的文化盛宴。 本届动漫节首次设立"独立游戏专区",旨在助力优秀作品的成长与孵化。 ■荷韵悠悠引客来 避暑休闲正当时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凭借宜人的气候和如画的美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景区内绿树成荫,为游人营造了舒适的 ...
“冰爽蓉城 潮聚来福士”城市夏日冰感市集 歪马送酒创新消费场景激活蓉城夜经济
观察者网· 2025-07-28 10:22
活动概况 - 歪马送酒联合成都日报锦观传媒、成都来福士广场、成都市酒吧协会举办首届新消费文化节,活动主题为"冰爽蓉城 潮聚来福士",为期三天(7月25日至27日)[1][2] - 活动纳入成都市商务局2025成都服务消费季重点活动之一,旨在创新城市夏日消费场景,融合潮流新消费、酒水品鉴、美食、音乐等元素[2] - 活动吸引数千名市民、潮流青年及本地生活达人参与,多家媒体现场报道[6] 品牌合作与参与 - 歪马送酒携手帝亚吉欧、嘉士伯、奥兰小红帽、洋河等全球知名酒水品牌打造"歪马酒廊",并推出"歪马精酿打酒站"互动设备[3] - 活动汇集20余个品牌,包括麦麦文创、甄稀冰淇淋、康师傅冰红茶等消费品牌,以及司马相如中国清酒、皇城老妈、罗二火锅等川渝特色美食[2] - 成都来福士广场作为场地支持方,提供时尚潮流地标空间,与活动内核高度契合[4] 活动亮点与创新 - 全国知名Rap歌手海尔现场演出,点燃夜经济潮流文化氛围[2] - 举办"2025歪马送酒调酒师大赛",十强选手决赛角逐冠亚季军及最佳人气奖[3] - 设置调酒师课堂DIY、冰镇挑战游戏等互动环节,增强消费者参与感[3] - 突破传统市集单一零售模式,通过科技互动(如打酒站)、专业竞技(调酒大赛)、潮音演出等打造多层次消费场景[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活动成为西南地区创新性夏日消费盛事,融合"美酒+美食+音乐"的沉浸式体验,赋能成都夜经济发展[4][5] - 歪马送酒通过联合全球酒业巨头及本地品牌,树立"场景即体验,消费即娱乐"的行业新范式[5] - 活动勾勒出成都消费升级轨迹,成为具有国际辨识度与文化感染力的消费新场景标杆[5][6]
潍坊安丘:多元融合添活力 夏日经济“烟火气”旺起来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17:02
场景创新与年轻消费 - 茂街新天地商场通过举办二次元活动吸引近300名动漫爱好者,带动客流急剧增加并成为网红打卡地[1] - 商场引入cosplay、随舞等年轻化元素,结合首店经济吸引比格披萨等新品牌入驻,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 - 墨熙鼓巷夜间消费集聚区工作日接待30桌/周末50桌客人,80%为年轻人,联动环青云山广场形成多元业态效应[4] 农旅融合与亲子经济 - 德刚家庭农场暑期亲子采摘接待量增长近两倍,串联汶清农场等打造"特色种植+休闲采摘"精品线路[5] - 青云综合训练基地开放装甲车驾驶、骑马等研学项目,吸引3000余人参与并带动周边餐饮、文创销售增长[6] - AI亲子乐园推出水世界电音泼水节等活动,成为暑期亲水消暑热门打卡地和文旅经济新亮点[6] 政企联动与消费刺激 - "暑促制冷节"通过家电数码品类补贴释放年轻群体消费潜力,政企合作推高夏季消费热潮[4] - 安丘市制定促消费方案,推动商圈开展多样化活动,强化暑期关键消费节点布局[4] 城市管理与安全保障 - 创新柔性治理模式,引导摊贩规范经营同时保留城市烟火气,实现市容与消费活力平衡[8] - 开展10余轮食品安全消防专项整治,消除130余项隐患,更换51条老化软管和22个液化气瓶[8]
海关通关提速助企 撬动百亿级市场
每日商报· 2025-07-25 06:18
公司经营情况 - 航晓电器有限公司主营灭蚊器、电蚊拍等灭蚊电器及衍生电子产品,产品销往东南亚、南美等地区[1] - 公司2023年前6个月出口值同比增长超过20%,6-7月为出口高峰,预计未来两个月订单量将持续增长[1] - 公司研发推出"零化学添加"的灭蚊器、灭蚊灯等绿色产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打入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2]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全球多地高温导致防蚊产品需求激增,巴西电商平台"驱蚊产品"搜索量增长超200%[1] - 热带气候区域扩大、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防控需求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带动驱蚊用品需求增长[1] - 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东南亚、非洲等湿热地区蚊虫繁殖加速,柬埔寨、莫桑比克等市场从中国进口灭蚊产品显著增加[1]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蚊香器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78.6亿元增长至2030年124.3亿元[2] - 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安全性、环保性和有效性,智能驱蚊设备、天然植物驱蚊产品等新型产品成为市场新增长点[2] - 行业经历"绿色革命",可降解原料革新、物理灭蚊技术崛起[2] 政策支持 - 海关实施便利化措施,运用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实现"即报、即审、即领",助力企业把握季节性商机[2]
创新供给激活夏日经济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28
暑期消费市场趋势 - 2025年暑期消费市场在文旅、夜间经济、影视、体育等领域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反映国内消费市场活力[1] - 消费需求从传统观光转向个性化、品质化、沉浸式体验,如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浙江横店影视城、青岛啤酒博物馆等案例[1] - 消费升级驱动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观念迭代以及供给端创新[1] 科技与文化融合 - 科技赋能与文化IP深度融合成为撬动夏日经济的关键杠杆,如数字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夜间灯光秀、沉浸式剧场等新业态[1] - "科技+文化"模式提升消费体验并延长产业链,创造二次传播和衍生消费机会[1] - 消费市场竞争重点转向文化内涵与科技应用能力[1] 下沉市场潜力 - 暑期消费热潮向县域旅游和中小城市延伸,如江西萍乡安源区夜市、宁夏银川体育赛事带动周边消费[2] - 县域经济成为扩内需新战场,需政策支持中小城市打造特色消费场景以避免同质化竞争[2] 挑战与思考 - 部分消费场景依赖短期促销或季节性流量,需将"暑期热度"转化为"全年常态"[2] - 户外运动、文旅体验的爆发式增长对公共服务和环保承载力提出更高要求,需提前规划资源调配与生态保护[2] 未来发展方向 - 需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2] - 加强政策引导和完善消费基础设施,使"热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2]
消费观察|市场良性竞争让小商家生意做大,这家江苏馄饨小笼连锁近两月生意增加1/3
搜狐财经· 2025-07-23 14:14
而在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徐飞说,做餐饮最重要的就是把产品做好,把服务做好。在产品品质方面,徐飞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用料必须扎实,不能 糊弄人。"以馄饨和小笼最核心的肉馅为例,徐顺记选用的都是"二八肉",就是肥瘦比例在2:8的优质猪肉,不仅保证了产品的口感,也体现了对消费者的 诚意。 徐顺记的生意,是在线下和线上平台齐头并进的,但徐飞说,自己不主张刻意引导客户去做评价,而是通过真诚的服务,让客户自发地给出好评。在选址 策略上,徐飞选择在小区附近的商业街开店,这样既能服务周边的居民,又能吸引过路的客人。这种选址既保证了稳定的客源,又控制了租金成本,是非 常务实的选择。 调整经营策略,拥抱外卖时代,餐饮数字化转型,这是徐飞一直在做的事情。如今的徐顺记,已经形成了堂食与外卖并重的模式。从业务结构来看,堂食 仍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约占总营收的60%,而外卖业务则占到了40%左右。 "这两个月,在平台消费券等带来的提振拉动和流量红利下,几家门店生意都增长了1/3左右。"电话采访中,无锡徐顺记·馄饨·小笼店的店主徐飞告诉记 者。 无锡馄饨小笼之于无锡,就像鸭血粉丝汤之于南京,是当地特产名小吃,也是街头巷尾都有且本地人极为 ...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55
零售市场 - 外卖市场日订单量从5月到7月初从1亿单飙升至超2亿单 [1] - 平台通过消费券补贴商家和消费者 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市场增量 [1] 文旅市场 - "跟着赛事去旅行"和"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新玩法 衍生"票根经济"新生态 [1] - 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红火 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涌现 [1] 餐饮市场 - 北京簋街 合肥罍街等美食聚集地餐厅夜间营业额比白天高出50%以上 [1] - 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 [1] 政策支持 - 上海推出"66夜生活节" 6月至9月将举办130个夏夜活动 [2] - 广西推出2000余项文旅 餐饮 体育消费活动 [2] - 商务部组织"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铁路部门开行特色旅游列车 [2] 消费升级 - 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成为商场新宠 [3] - 具备学习功能的平板电脑销量激增 [3] - 消费者从"功能消费"转向"价值消费" 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加速释放 [3] 供给优化 - 杭州博物馆推出越剧表演 合肥出现融入酒吧元素的火锅店 [3] - 创新场景源于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洞察 满足多元体验需求 [3]
这个暑期,新玩法带动新消费(新视窗)
人民日报· 2025-07-23 05:44
文旅消费 - 沉浸式旅游成为暑期文旅市场新亮点,贵州红飘带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运用96处异形投影面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还原历史细节[1] - 浙江横店影视城清明上河图景区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还原北宋市井生活,配备300多名古装演员与游客互动,暑期推出"乘高铁免费游东阳"活动吸引大学生群体[2] - 青岛啤酒博物馆暑期日均客流量达1.4万—1.5万人,沉浸式体验使游客停留时间从1—1.5小时延长至2—2.5小时[2][3] - 美团数据显示青岛啤酒博物馆95后游客占比超60%,00后占比达37%,景区门票预订订单总额同比增长50%以上[3] -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5年暑期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25亿人次,需求从"泛观光"向"精体验"升级,县域旅游迎来高峰[4] 夜间消费 - 江西萍乡安源区打造"夜食、夜游、夜演"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通过"政府补贴+商家让利"模式上半年带动消费超1500万元[6] - 安源凯光新天地景区"梦幻奇妙夜"灯光秀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暑期推出40余场大型活动及近200场特色活动[7] - 支付平台数据显示6月18—24时消费金额占比达49.3%,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夜间经济需提升"文化附加值"[8] 影视消费 - 暑期档电影线上购票占比达95%,四川遂宁中影星美银丰影城观影人次超5000,万达影城7月吸引1.1万观众创49万元票房[9][10] - 影院通过票根兑换文创周边、购票送饮品等创新服务提升二次传播,遂宁整合文旅商资源推出跨领域优惠活动[10] - 截至7月16日暑期档票房达34.12亿元,需强化内容共鸣与衍生品溢出效应[11] 体育消费 - 银川马拉松吸引7万人报名,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近亿元,2023年银川体育产业总产值21.24亿元中夏季消费占比超70%[12] - 宁夏夏季户外运动装备需求大增,防晒衣、冰袖等销量显著上升,城市骑行成为年轻人社交新方式[13] - 1—6月全国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需扩大运动人口促进消费融合创新[14]
听歌赏景享清凉 多业态融合激活夏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7-22 17:14
总台记者 田尹男: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贵州省毕节市的同心步行街。从6月28日开始,在每周六晚八点,都会进行一场不同主题的音乐 演出。配合上响水滩瀑布景观所打造的沉浸式山水音乐秀,还有夜间的激光投影灯光秀,还有一些来自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非遗歌舞展 央视网消息:在贵州,每年夏天彝族同胞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20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举行火把节仪式,跟随总台记者去现场看一看。 贵州毕节:听歌赏景享清凉 多业态融合激活夏日经济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起,彝族同胞就开始举行盛大的火把节仪式,并且把象征着吉祥和团结的火种不断传递下去。 毕节市因高海拔、高植被覆盖率等地理优势,夏季的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避暑胜地。为了促进避暑经济发展, 今年,毕节市结合火把节传统,还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了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当地文旅部门预计,未来三个月,火把节暨避暑旅游季将吸引来自贵阳、重庆、成都、广州等地游客近3000万人次,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 入预计比去年提升15%左右。 除了热闹的火把节仪式,这几年,贵州毕节还把火把节系列活动和避暑旅游相结合,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个性化的旅游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