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
icon
搜索文档
新兴储能技术路线之争:钠电池能否后来居上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3:00
锂电池储能市场前景 - 锂电池预计未来十年继续主导储能市场 主要满足日间调节8小时储能需求[1][2] - 锂电池储能经济性为所有新型储能技术中最佳 且技术持续快速进步[2]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确认锂电池为最具经济性且已规模化应用的储能技术[2] - 锂电池储能时长正从4小时向8小时及以上扩展 将成为长时储能重要技术储备[2] 锂电池资源回收发展 - 美国计划建立锂离子电池回收中心 目标2030年电网储能电池回收率达90%[3] - 欧洲提出2030年锂回收率90% 钴镍回收率95%的目标[3] - 欧美地区均强调锂电池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2][3] 钠电池技术进展 - 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60瓦时/千克 循环寿命8000次[4] - 钠电池在零下40至45摄氏度可正常使用 低温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4] - 头部企业中科海钠钠电池实现2C充放循环10000次[4] - 宁德时代表示钠电池可覆盖超40%国内乘用车市场需求[5] 钠电池商业化路径 - 钠电池成本因产业规模不足暂处高位 随能量密度提升和规模扩大将稳步下降[4] - 中科海钠目标未来2至3年通过技术迭代使钠电池性能比肩甚至优于磷酸铁锂[1][4] - 钠电池已在电力储能领域开启小规模应用 安全性和倍率性能获行业认可[4] 长时储能技术路线 - 跨季节/跨年度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尚未定型 可能采用储热/储氢等非电化学方案[1][2] - 电化学储能是否适合长时储能仍需研究 其他形式可能更为合适[2] - 储能技术选择需综合考虑安全性 经济性和资源可持续性三大要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