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宏观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宏观:“新宏观”30讲
新宏观分析框架变革 - 分析框架大变革主题涵盖十年宏观研究经验与信任渐退背景下的全球贸易货币迁徙 [5][10] - 新质生产力全面解析与转型路径聚焦中等收入陷阱跨越策略 [5][11] - 投资于人主题回归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并比较中美服务业发展潜力 [5][11] 全球资产重定价线索 - 货币进化历史研究结合黄金空间数量模型量化分析美元信用脆弱性 [7][12] - 人民币汇率分析框架涵盖跨境资本流动与股债汇联动关系的新范式 [7][12] - 汇率韧性政策底气研究聚焦反直觉特征与美元紧平衡状态 [7][12] 财富配置大迁徙时期 - 居民存款从回家到再搬家趋势分析结合海外低利率环境资产配置经验 [7][13] - 金融机构适应低利率策略研究覆盖权益资产机会与美国低利率时期配置选择 [7][13][14] - 资产配置研究涵盖企业盈利稳定性与新消费领域海外经济实践 [7][11] 大国博弈再平衡阶段 - 美债利率模型与美联储决策逻辑研究关联降息展望与关税再脱钩影响 [7][15] - 美国减税风险分析结合中国制造确定性研究及产能出海GNP机遇 [7][15] - 出海竞争新趋势聚焦大国博弈再平衡背景下的资产配置启示 [7][15] 研究团队专业背景 - 宏观研究团队包含经济学博士与特聘研究员 覆盖海外经济汇率利率及大类资产方向 [18][19][21] - 研究方向涵盖国内实体经济政策分析货币通胀及跨境资本流动建模 [22][23][24] - 团队成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成果并获行业影响力奖项 [18][19][21]
“新宏观”框架分享——我所经历和研究的十年宏观
2025-08-05 23:42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1 全球宏观经济格局变化 - 全球信任体系受损:贸易摩擦及外储冻结事件削弱各国对美元和美债的信任,促使资产配置和贸易结算多元化[1][5] - 贫富分化加剧:达到20世纪初以来高位,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并引发政治风险转移[6][8] - 美国贸易摩擦动机:安全考量(降低核心产品依赖)和就业诉求(制造业回流)[9] 2 中国政策与结构转型 - 核心资源安全保障:强调大宗商品、粮食、能源、矿产的自主可控[10] -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从生产力不足转为发展不平衡,政策导向共同富裕[11][12] - 高质量发展路径:去杠杆、房地产调控等结构性改革,摒弃"大水漫灌"刺激[13] 3 房地产与金融体系影响 - 房地产周期拐点:2018年后中小城市房价下行压力影响利率体系、居民财富及地方财政[14][15] - 债券市场变化:收益率下降导致资管产品风险暴露,居民存款增量趋势性增长[17] - 历史利率支撑:2018年前依赖房地产和城投债务,通过房价上涨维持高利率[16] 4 资产配置策略 - 低通胀环境建议:优先保本型资产(存款/保险/货币基金),关注结构性机会[2][19] - 长期关注资产: - 高股息资产(如银行类)[22] - 出口出海资产(中国制造韧性领域如创新药、光模块)[22] - 新消费(性价比/情绪价值/运气消费)[23] - 科技创新机会:技术突破改变生产方式,带来非通胀性增长[24] 5 投资框架重构 - 定价范式变化:美元信用动摇推高美债实际利率,需重新评估全球化资产定价[18][25] - 思维调整要求:摒弃旧有刺激政策依赖,适应高质量发展新框架[25] - 中国经济韧性:制造业不可替代性支撑长期乐观前景[26] (注:所有数据引用均来自原文编号,未出现句号及第一人称表述)
国泰海通|“新宏观30讲”宏观框架报告系列电话会
新宏观分析框架 - 宏观研究团队将分享"新宏观"分析框架的大变革 探讨全球资产重定价和财富配置迁徙等主题 [5] - 8月5日首场报告聚焦"新宏观"框架变革 回顾过去十年宏观研究经验 [7] - 8月7日专题解析新质生产力概念 8月8日探讨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路径 [9] 全球资产重定价 - 8月15日研究代币化对货币金融体系的历史性影响 8月17日建立黄金价格量化模型 [9] - 8月18-22日系列报告分析美元信用体系脆弱性 人民币汇率新范式及股债汇联动机制 [9] - 重点探讨美元紧平衡状态下 人民币汇率反直觉走势的政策支撑因素 [9] 低利率环境配置 - 8月24-29日聚焦居民存款迁徙趋势 对比中美服务业发展差异 [9] - 系统研究低利率环境下 海外居民资产配置偏好及金融机构转型策略 [9] - 量化分析美国低利率周期中权益资产的超额收益机会 [9] 大国博弈再平衡 - 9月1日解读美联储决策逻辑与降息预期 9月2日分析关税再脱钩对通胀影响 [9] - 9月3-4日评估美债短期风险与长期隐患 9月5日强调中国制造业确定性优势 [9] - 9月7-8日研究产能出海机遇 从GDP到GNP的转型路径及竞争新趋势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