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流域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长江首城与“新流域时代”:一块动力电池如何重塑西部地理?
搜狐财经· 2025-11-07 23:45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 - “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拓展流域经济”的全新命题,意味着重要河流沿线城市的发展机遇窗口正在打开 [2]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中,宜宾的崛起改变了由成都、重庆“双核”单向辐射的格局,形成了“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网络化发展新格局 [50] - 宜宾的实践是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代呼应,证明西部腹地可通过瞄准高端制造业实现换道超车,成为国家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52] - 宜宾利用四川丰富清洁水电生产“零碳电池”,与国家“双碳”战略及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目标高度契合 [53] 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 - 宜宾从昔日依赖“一白(白酒)一黑(煤炭)”产业的西部四线城市,跃迁为在全球绿色能源版图上刻下名字的产业地标 [9][21] - 2024年宜宾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1600亿元,是“十三五”末的1.5倍,连续四年稳居四川省第二位,并连续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20] - 通过连续四次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宜宾从产业的“地理坐标”转变为“信息坐标”、“思想坐标”和“规则坐标” [23] - 宜宾高校数量从2所激增至14所,在校大学生从2.5万人扩容至超10万人,补齐了科教资源短板 [45] 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 2024年宜宾全市动力电池产量占全国的16%以上、全世界的10%,即全世界每生产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产自宜宾 [18] - 通过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平台,宜宾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规划产能300GWh,已建成180GWh [29] - 2025年前三季度,宜宾“4+4+4”现代产业体系增加值同比增长7.3%,其中动力电池产业增长21.1%,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猛增38.1% [30] - 宜宾宣布国内首条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试制线即将投用,是抢占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制高点的关键布局 [34] 产业链生态构建 - 围绕“链主”企业宁德时代,宜宾构建了“基础原材料—电池电芯—新能源整车—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 [29] - 产业链上汇聚了贝特瑞、天华超净、科达利等数十家核心企业,动力电池产业已从单一依靠宁德时代转变为多节点、多引擎驱动的“产业联合舰队” [29][31] - 通过实施“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金额超3亿元,近30项成果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16] - 本地应用场景持续扩大,计划建设60座重卡换电站,推广应用电动重卡达到3000辆,本地车企凯翼汽车规划到2030年实现年产量80万辆 [38] 创新体系与人才建设 - “十四五”时期宜宾高新技术企业从150家增长至487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20年的10倍,研发经费投入达55.29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49.5% [17] - 优化组建10亿元人才基金,已完成智锂物联、阿加犀等9个项目投资、浮盈近4000万元 [16] - 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等顶尖科研力量持续入驻,为区域注入智力活水与原始创新能力 [35] - 启动“江源行动”计划,面向全球招引科学家团队和产业领军人才,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