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消费行业共性陷阱
icon
搜索文档
老板被抓、强制退市,600亿水果帝国崩了
虎嗅· 2025-10-17 08:10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分析洪九果品从上市到退市的案例,总结出新消费行业在高速扩张中容易陷入的共性陷阱,旨在为行业从业者提供警示和借鉴 [4][14][52][53] 公司兴衰历程 - 洪九果品于2022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市值曾高达600亿港元,被誉为“中国水果第一股” [5] - 2022年公司榴莲销量达2500万颗,约占全国10%市场份额,实现营收150.8亿,净利润14.52亿,净利润同比暴涨405% [6] - 2024年3月因无法按时披露2023年报被停牌,审计机构毕马威辞任并指出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向疑似空壳供应商支付了34.2亿预付款,占全年预付款的76% [8][9] - 2025年4月创始人邓洪九等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发票被抓,同年10月港交所正式裁定取消其上市地位 [11][13] 商业模式与现金流风险 - 公司采用“端到端供应链”模式,上游需向果农支付全额预付款锁货,下游则给予商超3至6个月账期,导致自身垫资严重 [17] - 2019至2022年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累计净流出40.6亿,2023年上半年仍有3.14亿缺口 [18] - 截至2023年中报,公司贸易应收款高达101.51亿,占流动资产的92.4%,而账面现金仅5.57亿,银行贷款达27.76亿,是上市前的2倍 [19][20] - 这种依赖垫资冲规模、忽视现金流的模式是新消费品牌的常见误区 [21][2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为典型的家族式治理,邓洪九夫妇持股超40%,核心岗位多由亲属担任,缺乏有效监督 [24][27] - 34.2亿预付款流向空壳供应商的决策由创始人一人拍板,无风控流程,资金转移后无实际货物交易 [25][26] - 治理失控导致公司成为“家族后花园”,制度形同虚设 [27][28] 市场趋势与战略失误 - 公司主打高端进口水果,但2023年起消费降级趋势明显,国产榴莲上市导致价格腰斩,成本高企使其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多”的境地 [33][34][35] - 线上电商冲击及过度依赖线下商超渠道,削弱了其议价能力 [36] - 对消费趋势变化反应迟钝,未能及时调整高端定位策略 [37] 信任与品牌资产 - 2023年9月,邓洪九夫妇减持股份套现1亿,停牌后公司对外宣称努力复牌,实则劝退员工、抵押账款,严重消耗市场信任 [42] - 新消费品牌的核心资产是信任,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渠道对履约的信任、投资人对诚信的信任,挥霍信任将自断后路 [44][45] 行业教训与建议 - 新消费行业应优先关注现金流健康,进行月度压力测试,并设定应收款占比红线,避免盲目追求规模 [47][48][49] - 需打破家族治理模式,引入外部监督和专业管理,对关键岗位和资金流向实施第三方审计 [50] - 应将消费趋势研判作为日常功课,紧密跟踪行业数据和消费者行为变化,及时调整战略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