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

搜索文档
深度 | 从B端之痛到流量陷阱 谁来“救赎”哪吒汽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6:5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2017年 由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最初由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通过知合出行控股 成为其出行产业链一环[3] - 2018年控股股东王文学撤资离场 导致公司战略需全盘重建 留下低端创始车型和擅长ToB业务的总裁[4] - 2019年获得江西宜春政府产业基金领投30亿元 开启多轮融资 股东包括多地国资及知名资本[5] - 2022年公司以12.7万辆年销量成为国内新势力销量冠军 但未达年初目标的一半[1] - 2024年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原负责人张磊因销量滑坡被调整职务[1] - 2024年末CEO张勇卸任 创始人方运舟回归 公司十年累计消耗资金228亿元[18] 股权与资本结构 - 公司股权结构高度分散 最大股东南宁民生新能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持股仅13.162% 另有数十位持股低于2%的小股东[6] - 分散股权导致内部决策困难 曾因股东反对导致2021年科创板上市和2022年赴港上市计划搁浅[6] - 地方国资股东合计持股近50% 投资条件包括在当地建厂 导致产能布局过度分散[7] - 公司拥有三地四厂 合计年产能超30万辆 但历史最高年销量仅约15万辆[7] - 融资模式陷入"资金短缺—地方投资—承诺建厂—再次资金短缺"循环 例如在宜春投资50亿元建厂[8] 产品与市场战略 - 初期聚焦B端市场 2018年获出行公司累计2万辆订单 但多为关联交易[4] - 2022年推出起售价低于7万元的哪吒V 占整体销量七成以上 但单车亏损超4万元[10] - 2022年7月推出定价19.98万至33.88万元的哪吒S 全年销量仅2.4万辆 未达月销1万辆目标[11] - 2023年4月推出双门纯电跑车哪吒GT 年销量仅9000辆 错失中高端SUV市场机会[11][12] - 2024年借助周鸿祎营销推出哪吒L 72小时订单破万 35天累计订单超3万辆 但95%订单针对"红衣版" 因产能和供应链问题导致延期交付和退订[17] 管理层与运营问题 - 管理层频繁变动 导致产品计划常被推翻 内部存在6款车型采用6家智驾供应商方案 无法兼容且成本高[12] - 2024年CEO张勇兼任营销和产品规划 进入"超级集权时代" 但个人决策可能影响公司命运[13][14] - 周鸿祎作为股东参与营销 通过争议性话题获取流量 但品牌形象受损 哪吒L营销费用降至约4000万元 较此前车型下降300%[16][17] 当前状况与潜在价值 - 2024年公司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 需缴纳5000万元保证金 已有66位意向方[18] - 尽管债务危机缠身 公司剩余价值仍被市场认为有吸引力[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