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资质
icon
搜索文档
造车新势力开启“复活赛”:威马、哪吒、高合 谁能重获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46
核心观点 - 威马、哪吒、高合等陷入财务困境的造车新势力正尝试通过不同路径进行重整与复活 [1][2][7] - 资本押注这些企业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拥有的稀缺生产资质、现有产能、海外市场基础及品牌资产 [3][4][5][6] - 尽管存在复活机会,但这些品牌面临品牌信任重建、巨大资金压力及激烈市场竞争等多重严峻挑战 [11][12][13][15] 各公司财务状况与重整进展 - 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账面资金仅剩约1500万元,确认债权约51亿元,拖欠5000余名职工工资及补偿金约4.6亿元,正在进行破产重整,已有76名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 [1] - 威马汽车已停摆两年,负债超过200亿元,其上海青浦设计采购中心已复工,约五六十人在办公,计划在温州基地恢复生产 [2] - 高合汽车于今年5月完成工商变更由黎巴嫩资本接手,但大股东EV Electra创始人表示未注入任何资金,导致谈判停滞,此前承诺出资10亿美元 [2][10] 资本押注的稀缺资源与资产价值 - 生产资质是核心稀缺资源,威马拥有两家具备独立资质的工厂,哪吒拥有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资质"牌照 [3] - 哪吒汽车拥有三大生产基地,总年产能达30万辆,并在泰国建立CKD工厂,已于2024年投产 [4] - 哪吒汽车在海外市场具备基础,2024年上半年海外销量达17687台,同比增长154%,2023年海外销量超20000台,较2022年3000台大增567% [4] - 威马汽车同样在泰国设有KD工厂布局海外产能 [5] - 哪吒汽车拥有接近50万车主,市场保有量较高,具备品牌效应和市场知名度 [5][6] 三家公司的不同复活路径 - 威马汽车选择"政府搭台+产业资本"模式,新股东深圳翔飞已接管核心公司,并获得温州市政府支持,公布了三阶段发展计划:2025-2026年目标年产销1-2万辆;2027-2028年目标年销量25万-40万台并启动IPO;2029-2030年目标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8] - 哪吒汽车走向公开招募投资人,对投资人行业限制少,但需在2025年9月15日前支付5000万元报名保证金,股东代表指出公司股权分散影响经营决策 [9] - 高合汽车选择引入海外资本,EV Electra承诺出资10亿美元并带来海外订单,但因支付条件(如支持函格式)分歧,6亿美元资金注入陷入僵局 [10] 复活面临的主要挑战 - 品牌信任重建是首要挑战,威马复活计划未提及老用户关心的配件和服务问题,售后断档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 [12][13] - 资金压力巨大,威马负债203亿元,新股东翔飞汽车注册资本仅1亿元,实缴0.42亿元,其关联方宝能汽车系被执行总金额超500亿元,翔飞初期10亿元投资对汽车制造业杯水车薪 [13] - 高合的新东家EV Electra本身实力存疑,仅推出一款未量产电动车,并曾涉争议 [14] - 市场环境剧变,威马计划复产的EX5和E5等老车型产品力已难以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消费者担忧企业倒闭影响选择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