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储能

搜索文档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印发,储能需求保持强劲
交银国际· 2025-09-12 19: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覆盖新能源行业,重点分析光伏和储能领域,对多个上市公司给出买入或中性评级 [3] 核心观点 -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推动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目标达180GW以上,实际装机有望超250GW [2] - 政策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2]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推动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建立 [2] - 抢装结束后中国内地储能需求保持强劲,8月完成25.8GW/69.4GWh招标创历史新高 [2] - 主动配储下产品性能将得到重视,利好龙头企业提高市占率 [2] - 储能项目收益率提升将推动中国内地储能需求快速增长 [2] 政策目标与装机预测 - 2027年中国内地新型储能装机目标规模达180GW以上 [2] - 2024年新增装机42.4GW,同比增长87%,累计装机达73.8GW [2]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21.2GW,同比增长62%,累计装机达94.9GW [2] - 即使保守估计2025-27年新增装机与2024年持平,2027年累计装机也将超200GW [2] - 预计实际装机有望超250GW,远超180GW的目标下限 [2] 市场机制建设 - 推动"新能源+储能"作为联合报价主体一体化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 [2] - 推动完善新型储能等调节资源容量电价机制 [2] - 有序建立可靠容量补偿机制,对电力系统可靠容量给予合理补偿 [2] - 内蒙、河北、甘肃等省份已针对储能建立了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机制 [2] - 未来或将有更多省份跟进容量电价机制 [2] 市场需求表现 - 尽管取消强配储能,但在限电率提高和峰谷电价差扩大情况下,新能源主动配储仍可明显提高项目收益率 [2] - 部分省份容量电价、容量补偿政策的推出提高了独立储能项目收益率 [2] - 2025年5月新能源抢装结束后,储能需求并未出现较大下跌,反而继续保持强劲 [2] - 8月中国内地储能市场完成25.8GW/69.4GWh招标,创历史新高 [2] - 主要得益于12个GWh级大型单体项目完成采招以及中能建25GWh储能系统集采订单落地 [2] - 推出容量补偿政策的内蒙古招标量高达18.5GWh [2] 行业影响与趋势 - 主动配储时业主对产品性能的重视程度将大大提高 [2] - 利好龙头企业提高市占率 [2] - 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电价/补偿都将成为储能盈利来源 [2] - 有利于提升储能收益率,在经济性推动下中国内地储能新增装机将快速增长 [2] 覆盖公司评级 - 新奧能源(268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73.66港元,潜在涨幅12.0% [3] - 昆仑能源(13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85港元,潜在涨幅20.7% [3] - 华润燃气(1193 HK):中性评级,目标价16.50港元,潜在跌幅19.1% [3] - 中国燃气(384 HK):中性评级,目标价6.80港元,潜在跌幅14.1% [3] - 中集安瑞科(389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40港元,潜在涨幅13.1% [3] - 大唐新能源(179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75港元,潜在涨幅3.8% [3] - 京能清洁能源(57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12港元,潜在涨幅20.0% [3] - 中国电力(238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75港元,潜在涨幅7.8% [3] - 华润电力(836 HK):买入评级,目标价21.82港元,潜在涨幅16.4% [3] - 龙源电力(916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23港元,潜在涨幅2.6% [3] - 阳光电源(300274 CH):买入评级,目标价119.00元,潜在跌幅13.4% [3] - 固德威(688390 CH):中性评级,目标价49.00元,潜在跌幅11.5% [3] - 协鑫科技(3800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59港元,潜在涨幅20.5% [3] - 新特能源(1799 HK):买入评级,目标价8.62港元,潜在涨幅6.6% [3] - 福莱特玻璃(6865 HK):买入评级,目标价11.70港元,潜在跌幅0.4% [3] - 信义光能(968 HK):买入评级,目标价3.70港元,潜在涨幅5.4% [3] - 凯盛新能(1108 HK):中性评级,目标价3.71港元,潜在跌幅15.9% [3] - 钧达股份(002865 CH):买入评级,目标价57.70元,潜在涨幅25.7% [3] - 爱旭股份(600732 CH):中性评级,目标价16.50元,潜在涨幅1.9% [3] - 信义能源(3868 HK):中性评级,目标价1.28港元,潜在跌幅3.8% [3]
重磅 | 2027新型储能装机180GW!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2 10:07
总体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3][8]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同时拓展多元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3][8] - 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格局,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7] 应用场景拓展 -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包括新能源基地配建储能、煤电机组与储能联合运行 [10]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在关键电网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推广配电网新型储能 [10]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覆盖工业园区、算力设施、商业综合体等场景 [10] - 培育试点应用场景,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可复制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11] 利用水平提升 - 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包括协同优化调度和集群智能调度 [12] - 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优化调节资源调用序位 [12] - 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要求储能电站具备功率自动调节和运行数据可测能力 [12] 创新融合 -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验证 [13] -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打造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 [13] - 推广试点项目应用,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创新 [13] 标准体系建设 - 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构建适应技术多元创新的标准框架 [15] -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优先开展技术成熟领域的标准工作 [15] - 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新型储能标准国际化水平 [15] 市场机制完善 -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16] - 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逐步扩大参与调频、备用等服务的规模 [16]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完善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16] 组织保障 - 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健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17] - 强化安全管理,将安全作为发展电化学储能的重要前提 [17] - 优化建设管理,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鼓励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18] - 增强人才保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 [18] - 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先进新型储能技术装备“走出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