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规模化

搜索文档
重磅 | 2027新型储能装机180GW!两部门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2 10:07
总体目标 - 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 [3][8] - 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同时拓展多元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 [3][8] - 形成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格局,技术创新水平和装备制造能力稳居全球前列 [7] 应用场景拓展 - 推进电源侧储能应用,包括新能源基地配建储能、煤电机组与储能联合运行 [10] - 拓展电网侧储能应用,在关键电网节点建设独立储能电站,推广配电网新型储能 [10] - 创新多场景应用模式,覆盖工业园区、算力设施、商业综合体等场景 [10] - 培育试点应用场景,依托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可复制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 [11] 利用水平提升 - 推动新型储能调控方式创新,包括协同优化调度和集群智能调度 [12] - 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优化调节资源调用序位 [12] - 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要求储能电站具备功率自动调节和运行数据可测能力 [12] 创新融合 - 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支持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验证 [13] - 组织实施储能产业创新工程,打造上下游融合创新生态 [13] - 推广试点项目应用,促进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创新 [13] 标准体系建设 - 加快完善新型储能标准体系,构建适应技术多元创新的标准框架 [15] - 加强关键领域标准制修订,优先开展技术成熟领域的标准工作 [15] - 持续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新型储能标准国际化水平 [15] 市场机制完善 - 鼓励新型储能全面参与电能量市场,推动“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参与市场交易 [16] - 引导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逐步扩大参与调频、备用等服务的规模 [16] - 加快新型储能价格机制建设,完善容量电价机制和可靠容量补偿机制 [16] 组织保障 - 加强工作统筹,建立健全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 [17] - 强化安全管理,将安全作为发展电化学储能的重要前提 [17] - 优化建设管理,支持多方主体参与投资,鼓励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18] - 增强人才保障,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才培养体系 [18] - 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国内先进新型储能技术装备“走出去”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