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型储能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电建(601669) -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至6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
2025-07-21 18:15
业绩总结 - 2025年1 - 6月公司新签合同总金额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2][3][5] - 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313.88亿元,同比增长12.27%[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新签合同金额773.21亿元,同比下降14.05%[2][3] - 城市建设与基础设施业务新签合同金额1432.77亿元,同比下降1.65%[3] - 其他业务新签合同金额347.14亿元,同比增长19.65%[3] - 境内合同金额5450.35亿元,同比增长3.16%;境外合同金额1416.65亿元,同比增长17.50%[5] 重大项目合同 - 2025年6月刚果(布)科拉钾盐矿项目新签合同金额138.72亿元[7] - 2025年6月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海上风电项目新签合同金额107.70亿元[7] - 2025年6月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电源侧储能项目新签合同金额62.38亿元[7] - 2025年6月雅砻江孟底沟水电站大坝工程项目新签合同金额46.89亿元[7] - 黑龙江省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空经济产业制造项目合同金额为6.99[11] - 青海贵南哇让抽水蓄能电站尾水系统施工合同金额为6.98[11] - 菏投集团2×5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PC总承包项目金额为6.95[11] - 东乡县董岭乡150MW/600MWh独立储能一号电站及配套送出工程建设项目合同金额为6.86[11] - 四川华电凉山盐源大河150MW光伏及大河二期100MW风电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金额为6.81[11] - 申能新疆塔城和布克赛尔县200万千瓦光伏项目220kV升压汇集站及储能工程PC总承包合同金额为6.61[11] - 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A标段)主体施工合同金额为6.27[11] - 广州市黄埔区九佛街五村七片城中村改造项目复建地块三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金额为6.23[11] - 印尼齐力氧化铝及配套工程项目金额为6.22[11] - 中国电力川东北高效清洁煤电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2×1000MW新建燃煤机组项目金额为6.20[11] 业务细分增长情况 - 能源电力业务中风电增长68.78%,水电增长66.67%,太阳能发电下降28.55%,火电下降62.03%[2] - 水资源与环境业务中水务增长29.24%,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下降72.68%[2][3]
广东省工信厅庄乐从:加快发展具身机器人产业 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产业来抓
快讯· 2025-07-16 17:21
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重点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石化、钢铁、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电家居等传统产业 [1] 新兴产业布局 - 加快发展具身机器人产业 [1] - 谋划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1] - 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1] - 创新发展新型储能和光伏产业 [1] - 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产业来抓 [1] 未来产业前瞻规划 -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1] - 前瞻布局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 [1]
“新质”领航,点亮“创新高地”麒麟坐标
新华日报· 2025-07-14 05:43
中国科学院麒麟区域创新高地建设 - 中国科学院与江苏省政府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形成北京外全国中科系创新资源数一数二的"创新雨林",集聚6所7院、1000多名顶尖人才 [1] - 信息高铁综合试验设施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6城算力并网,获批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并入选国家数据局优秀案例 [1][2] - 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平台攻克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瓶颈,巩固我国在该领域引领地位 [1][3]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 - 长三角最大国产智算中心南京智算中心支撑10余个百亿参数级大模型,二期建成后成为长三角规模最大、算力最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 [1][2] - DeepSeek大模型在零售业务实现应用场景落地,该中心成为首个融入"东数西算"工程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2] - 园区集聚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近50家、数字经济企业超100家,年营收分别超20亿元和近200亿元 [6]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突破 - "开源软件基础设施"建成国内最大开源软件治理平台,分析2.4亿款开源软件 [3] - 中科南京移动通信团队研制出业界首颗通导一体多模终端芯片,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国际领先的极低比特边缘AI芯片 [3] - 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国内最大类脑计算机"问天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3]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生态 - "5V一体"成果转化模式贯通实验室到市场,去年成功落地5个项目,包括中科硅纪机器人"灵巧手"等 [9][10] - 园区集聚162家"中科系"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累计营收近35亿元,含35家高新技术企业 [8] - 同尔电子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99.8%准确率,40秒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服务180余家行业龙头 [7] 创新平台与人才集聚 - 新研机构累计搭建45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研发场地超10万平米,获批57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4] - "中科系"院所集聚1000余人人才梯队,去年新增研发投入3.09亿元,申请专利2097件(发明专利1322件) [5] - 建成南京分院麒麟科技园、国科大南京学院等核心载体,引入6家中科院研究所成立7家新研机构 [6]
让知识产权更好赋能东北振兴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5
知识产权在东北地区的总体发展 - 东北三省一区有效发明专利达19.5万件 同比增长10.2% 有效注册商标216.1万件 同比增长7.7% [1] - 地理标志产品累计273个 地理标志商标注册556件 总量占全国近十分之一 [1] - 知识产权成为驱动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机制 正转化为东北振兴新动能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知识产权作用 -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乳业、草产业、新型储能等传统优势产业设立 推动专利成果在绿色制造、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中转化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派驻专员支持高校与科研机构核心技术攻关 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平台 推动"沈飞""哈飞"等企业与高校军民技术转型 [2] - 辽宁、吉林等地形成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百余家专业机构提供专利代理、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支撑 - 东北布局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与快速维权中心 覆盖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4.6万件 较前一年显著增长 [3] - 冷凉气候与能源资源优势为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提供条件 支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发展 [3] 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中的知识产权应用 - 五常大米、长白山人参等地理标志品牌成为全国性"农业名片" 知识产权制度支撑品牌建设与质量控制 [4] - 建成13个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 实施6项重点保护工程 推动地理标志向产业集群转化 [4] - 计划建设乳业、草产业等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促进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 [4]
重点园区多项首创性项目集群落地
北京青年报· 2025-07-11 01:56
北京市"两区"建设成果 - 西城区累计纳入市"两区"项目数945个,项目总金额7682.29亿,其中金融项目数208个占比22.01%,金额6209.63亿元占比80.83% [1] - 西城区首创"双管家""四创"服务机制,发布"金开十条""金科十条""金服十条"政策,形成金融改革开放政策"金三角" [1] - 丽泽金融商务区入驻企业从572家增至1300余家,金融+科技企业占比70%,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1] 重点园区发展规划 - 丽泽金融商务区将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加大企业招引力度 [1] - 石景山区通过《支持北京未来数字空间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措施》打造数字经济"政策试验田",首钢园将聚焦科幻、元宇宙、人工智能三大赛道 [2] - 延庆区将开放无人机测试空域和应用场景,建设低空航路、电子围栏设施,探索建立京津冀及西北部无人机常态化航线 [2] 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房山区已形成以新型储能、氢能为主导的绿色能源产业格局,重点发展氢能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全产业链 [3] - 房山区计划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集群,助力北京国际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3]
多点开花!“两区”重点园区跑出高质量发展“北京速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10 20:33
金融街重点园区发展 - 西城区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2024年达2797亿元,占全市34.3% [1] - 驻区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年均增长6.0%,2024年达156.05万亿元,占全市70.3% [1] - 金融业三级税收2024年达4023.77亿元,占全市67.7% [1] - 金融街资产管理规模超20万亿元,占全市一半以上,占全国八分之一以上 [1] 丽泽金融商务区跨越式发展 - 入驻企业由572家增至1300余家,形成13座亿元楼宇,税收年均增速达两位数 [2] - 落地瑞众人寿、中信证券资管等全国性标杆项目,集聚中国通信服务、中国广电等科技龙头 [2] - 吸引易付达、路孚特、威立雅等国际领军企业,形成"金融筑基、科技赋能"格局 [2] 首钢园转型与服贸会升级 - 引进外资企业48家,集聚企业941家,年产值突破730亿元 [2] - 累计举办服贸会等国际活动近千场,2024年起服贸会调整为"一址举办" [2] - 计划构建综合性会展小镇,引进头部会展组织机构及一站式服务商 [2] 房山区绿色能源产业布局 - 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聚焦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形成两业融合示范区 [3] - 新型储能领域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3] - 氢能领域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储运、材料及技术研发,构建全产业链集群 [3] 中关村延庆园低空技术产业 - 无人机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7%,营收同比增长50.2% [4] - 集聚超百家行业领军企业,覆盖研发设计、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全产业链 [4] - 依托八达岭通航机场及374平方公里空域,建成低空飞行管防一体化平台 [4]
“前店后厂”模式加速:北京房山绿色能源与新材料企业崛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0
房山区高精尖产业发展概况 - 房山区聚焦"绿色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和"智能制造、智慧医工"两大特色产业 2024年四大高精尖产业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700.2亿元 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69.1% [1] - 新材料产业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依托百亿元规模基金和上百公顷产业空间打造"材料谷" 聚集爱尚家科技、新源清材等企业 [6] - 绿色能源产业形成新型储能和氢能全产业链体系 龙头企业包括卫蓝新能源(估值超150亿元)、新源智储等 [7][9] 新材料领域代表企业 - 爱尚家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突破石墨烯热管理技术产业化难题 拥有80余项专利 主导5项行业标准 其石墨烯加热技术使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提升20-30% [5][6] - 新源清材研发全球首款锂电池专用灭火药剂 实现1秒灭火 填补行业空白 为清华大学超分子材料领域唯一科技成果转化单位 [1][6] - 两家企业均受益于房山区"前店后厂"模式 研发与生产基地距离缩短 技术转化周期压缩50% [11][12] 绿色能源领域创新突破 - 卫蓝新能源开发混合固液电池技术 电解液比重降低提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无人机三大市场 获华为、小米等投资 [7][9] - 新源智储推出全浸没式工商业储能一体机 连续三年位列国内储能系统出货量前十 与卫蓝新能源形成产业链协同 [10] - 房山区构建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产业格局 [7] 产业扶持政策成效 - "前店后厂"模式被写入北京市"十四五"规划 企业研发办公与生产空间平均距离300米 技术落地周期缩短50% [11][12] - 人才政策方面实施"房山聚源计划" 为科技企业核心团队提供认定支持 配套科学家公寓实现3分钟通勤 [11] - 金融服务体系包含北京基金小镇281只私募基金、全市10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 已对15家重点企业开展调研 [12][13] 技术应用场景拓展 - 爱尚家科技石墨烯产品应用于冬奥会、新能源汽车(增程最高107公里)、军工等领域 C端推出加热羽绒服等消费产品 [6] - 新源清材灭火药剂已部署在上海换电站、中关村园区等重点场所 [6] - 政府牵线促成爱尚家科技与中车集团合作 其智能加热座椅已服务北京地铁15号线超20万人次 [12]
宜宾“上京”招商签单403亿元 122个项目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7-07 15:18
投资签约成果 - 四川省宜宾市在北京举行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2025上海投资推介会已成功转化合作项目20个,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 [2] - 去年在京签约的48个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产业关系由"传统承接"转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场景共建" [2] 活动参与与专题会议 - 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的200余名相关负责人、嘉宾代表参加 [1] - 现场举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会、资本招商合伙人招募会、宜宾市"江源行动"第二批榜单发布会、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共创交流会等四场专题会 [1] 宜宾市产业发展现状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共同构筑起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1] - 宜宾积极推进高能级的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融合,打造"产业之城""机遇之城""共赢之城" [1] 未来发展规划 - 宜宾将深化此次推介会成果转化,深度进军数字经济新赛道 [2] - 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产业生态 [2] -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激发向"新"提"质"的澎湃活力 [2] - 借助京津冀重要通道和前沿窗口,与国际深度接轨,更加融通四海、"链"接天下 [2]
湖南新型储能首次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服务费占比19.6%
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 - 湖南独立新型储能电站首次作为服务提供方成功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验证了新型储能在多场景和市场化运行的突破 [1] - 在6月试运行期间,储能电站完成二次调频的交易申报、市场出清和服务调用,可行性及稳定性得到有效验证 [1] - 储能电站日均提供2.5万兆瓦调频里程,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服务费占比达19.6%,调节精度和响应速度优于传统发电机组 [1] - 此次参与调频服务是湖南新型储能继调峰辅助服务和电力现货市场后的又一市场化应用场景 [1] - 湖南能源监管办将加快完善新型储能等主体参与市场机制,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安全供应能力 [1] 湖南新型储能政策与收益动态 - 湖南136号文配套细则讨论稿提出存量机制电价0.45元/kWh,增量竞价范围为0.26-0.38元/kWh [2] - 湖南新型储能调峰度电收益为0.228元/kWh,未来可能新增爬坡辅助服务品种 [2] - 安徽计划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达4.5GW以上,调频收益有望提升 [2] 行业活动与交流 - 联盟官微关注政策、项目、企业及市场活动,提供产业交流与活动对接服务 [5]
招商签约超400亿元,发布5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宜宾市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顺利举办
36氪· 2025-07-05 09:58
投资签约概况 - 宜宾市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主要签约企业包括鼎晖投资、弘毅投资、大连金慧、同方科技、追觅生态链企业等 [1]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 宜宾市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未来几年将突破千亿大关,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共同构成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1] - 公司将快速拓展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通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1] - 将加快启动联动实验室、具身智能创新中心多场景深度应用 [1]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发布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涵盖"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城市治理"、"人工智能+政务服务"5大领域14类应用场景 [3] - 预计总投资13.3亿元,其中工业制造领域3类投资1.5亿元,医疗健康领域3类投资1.8亿元,教育教学领域2类投资2.8亿元,城市治理领域3类投资2.5亿元,政务服务领域3类投资2.7亿元 [6] - 工业制造领域重点应用协作工业机器人和AGV物流机器人,计划采购机械臂100台左右,AGV物流机器人50台左右 [6] 具身智能机器人发展 - 宜宾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由宜宾市高铁南片区、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宜宾发展产城投资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 [7] - 该中心是银河通用在白酒行业布局的全国主要训练基地,将加速技术落地、模型数据积累和产业链布局 [7] 产业生态建设 - 发布"江源行动"第二批榜单,涵盖固态电池电芯、人工智能、智能物联与数据融合等14个方向 [9] - 举办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共创交流会,围绕AI赋能能源转型、储能智慧运营和钙钛矿技术等进行研讨 [9] - 去年在京签约的48个项目已在宜宾落地,产业关系由"传统承接"转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场景共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