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执法
icon
搜索文档
以文书标准化为抓手,推动行政检查规范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5-14 09:38
两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行政检查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过去,检查标准模糊、文书格 式混乱,容易滋生权力寻租。如今,全国统一的文书格式与动态公布的检查事项清单相结合,让"查什 么、怎么查"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格式文本》允许地方结合实际调整文书,但明确不得减损权 益、增加义务,既保留了灵活性,又守住了法治底线。生态环境部门应建立文书动态评估机制,针对危 废处置、辐射安全等特殊领域,在省级层面制定补充文本,但必须经合法性审查后方可实施。 一张审批表、一份通知书,看似只是格式调整,实则是政府治理能力升级的体现,让涉企行政检查更加 规范透明,企业面对检查不再无所适从,得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生产经营。地方生态环境部门需以落实 《格式文本》为契机,深化"智慧执法"系统完善,将排污许可信息、在线监测数据与行政检查智能匹 配,实现"一企一档"自动生成检查要点,减少重复录入。分行业制定规范化检查指南,针对重点行业, 编制涵盖现场勘查、采样监测等环节的操作细则,同步建立典型执法案例库,为基层提供"场景化"执法 参考。强化执法监督与业务协同,探索环境信用评价与执法频次挂钩机制,对环保绩效评级高的企业, 依法简化检查程 ...
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生产和治理全过程将推行用电监控
第一财经· 2025-05-02 11:42
环保执法监管体系升级 - 国家正建立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 通过用电数据精准掌握企业排污状况 增强执法科学性和有效性 [1] - 《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已发布 旨在规范用电监控技术标准 [1][5] - 政策要求加快形成智慧执法体系 推行分类执法和非现场监管 强化关键工况参数自动监测 [1] 用电监控技术实施背景 - 传统现场执法增加企业负担 末端自动监测成本高且覆盖有限 用电监控可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实现生产治理全过程监控 [2] - 江苏、天津已发布涉气企业用电监控地方标准 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出台技术指南或管理规定 [5] - 2023年9月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 2025年4月征求意见稿通过生态环境执法局审议 [2] 当前技术实施挑战 - 部分重点排放单位缺乏污染物浓度监测条件 如烟道直径过细或间歇排放时间短 [3] - 现有监测存在生产设施未覆盖、数据项不全、虚拟数据导致平台不稳定等问题 [4] - 电气接入互感器参数设置不合理 导致监测数据偏差 [4] 技术规范与解决方案 - 征求意见稿明确安装位置、设备选型及四类预警规则(污染治理设施异常、停限产违规等) [5] - 建议按实事求是原则实施 避免"一刀切" 优先利用现有设备升级改造 降低联网成本 [4][6] - 要求不得强制非重点单位安装 不得转嫁监管平台建设成本至企业 [6] 地方实践与标准参考 - 江苏省地方标准规定大气污染源工况用电在线监测系统组成、安装及运行状态判定方法 [5] - 技术指南提出数据统一归集方案 强调兼容性以减少重复投资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