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保监测
icon
搜索文档
监测门槛抬高,科创板专层赋能
国盛证券· 2025-06-23 14: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保监测准入趋严与科创板扩容助力,龙头企业迎来机遇,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 - 宏观利率处于低位,看好技术能力与现金流优异公司及低估值高分红国企 [2] - 持仓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有望持续 [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市场准入将迎来新规 - 国家两部门联合修订发布草案,因行业乱象与监管难题需从准入强化技术防控 [10][12] - 修订思路为依法合规、补充完善稳定、合理把控准入,条款增至 24 条,19 条完善,新增基础能力要求 [14][16][18] - 升级准入标准优化格局,缓解竞争,修复价格,头部企业受益,推动行业向高端需求转型,关注聚光科技等 [18] 证监会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 - 定位服务未盈利科技企业,入层调出有条件,强化信披与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管理要求 [19][23][24] - 配套制度试点 IPO 审阅等,扩大标准范围,支持企业增资等,利好环保企业,关注碧水源等 [25][26][29]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推荐高成长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0][31][32]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一般,跑输大盘,跑赢创业板,子板块节能上涨,固废跌幅大 [3][34] - A 股环保股涨幅前三为天壕节能等,跌幅前三为启迪环境等 [34] 行业要闻回顾 - 上海发布监测服务价格,浙江发布危废设施投资建议,陕西垃圾分类条例将施行 [46] 重点公告汇总 - 涉及汉威科技等多家公司的股份减持、质押、解除质押、权益分派、项目并网等情况 [47][48][50]
长沙环保“黑科技”出海 为曼谷空气监测装上“智慧大脑”
长沙晚报· 2025-06-09 19:40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参与"清洁曼谷空气"国际合作项目 与曼谷市政府、中国环科院、泰国工业联合会签署合作意向书 标志着国际化战略重要突破 [2] - 项目团队将系统性研究曼谷重污染天气成因 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与精细化管控方案 探索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新路径 [2] - 公司为项目定制AI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装备 部署集成常规监测、气象参数、无机元素分析的"超级站"实现24小时全要素监测 [2] 技术研发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0 93亿元 销售费用1 14亿元 同比均显著增长 新增有效专利234项 参与制定60项国家行业标准 [3] - 自主研发国产化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核心部件95%以上自主可控 具备百余项水质监测参数及环境空气全系监测产品 [3]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7 74亿元 同比增长15 01% [3] - 成功突破大气监测国家网运维项目 在云南、湖南等多地中标省控站项目 智慧实验室业务在湖南、江苏落地 [3] - 产品技术已应用于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海外布局 [3] 行业影响力 - 项目彰显中国环保企业技术实力与国际担当 为全球城市空气污染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3] - 作为长沙环保监测领域龙头企业 技术输出体现中国环保科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3]
海通晨报-20250530
海通证券· 2025-05-30 18:40
核心观点 - 公用事业北方火电业绩高增、水电盈利稳定性增强、绿电业绩承压、核电电价影响行业利润,维持“增持”评级 [2][18] - 零售义乌4月进出口数据改善,进口增速超50%,推荐小商品城 [2][9] - 航空4月客流同比增长、客座率提升,Q2盈利改善可期,25年供需向好,建议增持相关航司 [14][15][16] - 小鹏汽车强势产品周期开启,维持“增持”评级 [22] - 华恒生物持续丰富产品矩阵,生物加AI战略稳步推进,维持“谨慎增持”评级 [25] - 九华旅游定增撬动主业升级,释放成长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27] - 金融工程固收+产品业绩分化,各类策略有不同表现 [30][31][32] - 商业航天多颗卫星发射成功,二级市场表现较弱 [34] - 美国减税法案有融资、经济、信任三大风险 [40][41] - 啤酒旺季景气催化,推荐相关啤酒企业 [41] - 环保河湖治理有目标,推荐相关环保企业 [44] - 能源卡塔尔LNG产能扩张,推荐相关接收站资源公司 [49][50][51] - 山西对氢能货车高速通行费全额补贴,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54] - AI行业多领域有新进展 [57][59] - 继续看好中国A/H股市,新兴科技是主线,金融周期是黑马 [60][62] 公用事业行业 - 火电成本端改善,北方火电业绩高增,25Q1电量下滑,预计25Q2业绩修复,PE估值持续降低 [3][18] - 水电业绩稳定性增强,25Q1盈利高增速,PE估值先升后降,2025年主汛期来水待观察 [4][19] - 绿电受电价、风况影响业绩承压,2025年预计修复,行业估值下修;核电行业两公司表现有差异,25Q1售电毛利下降 [5][20] 批零贸易业 - 义乌1 - 4月进出口超2000亿,市场采购贡献突出,对主要贸易市场出口增长,进口结构优化,4月进口增速超50% [7][8][9] 航空行业 - 4月客流、客座率同比上升,4 - 5月需求好于担忧,Q2盈利有望改善 [14] - 25年供需向好,票价升油价降加速盈利恢复,旺季表现值得期待 [15] - 建议重视长逻辑,逆向增持相关航司 [16] 小鹏汽车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情况,给予2025年1.9倍PS对应目标价 [22] - MONA M03新增版本,Max版有智能化优势,上市1小时大定超1万台 [22][23][24] 华恒生物 - 维持“谨慎增持”评级,调整2025 - 2027年EPS,给予25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 [2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归母净利润减 [25] - 持续丰富产品矩阵,新产品取得突破,拟调整部分产能;打造研发体系,推进生物加AI战略 [25][26] 九华旅游 -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 - 2027年EPS,给予25年25xPE对应目标价 [27] - 定增聚焦主业补短板,EPS短期摊薄后有望回升,有明确回报机制 [27][29] 金融工程 - 固收+产品规模、数量及上周业绩中位数表现分化,按风险等级划分收益不同 [30] - 大类资产配置和行业ETF轮动策略有不同观点和表现 [31] - 绝对收益策略中股债混合和量化固收+策略有不同收益表现 [32] 商业航天 - 国内多颗卫星发射成功,国外Impulse Space将发射SES卫星,4家企业获融资 [34][36][37] - 二级市场商业航天指数下跌,成交量下降,有涨幅和跌幅前三公司 [37] 宏观专题 - 美国减税法案稳定税收预期,增赤较预期“温和”,未改变债务扩张路径 [39] - 法案有融资、经济、信任三大风险 [40][41] 啤酒行业 - 旺季销量或改善,大单品表现好,价格逻辑弱化,利润率改善逻辑强化 [42] - 竞争格局加速分化,区域品牌份额提升,品牌加码新渠道、布局新赛道 [42] - 推荐青岛啤酒等企业,维持对重庆啤酒等企业“增持”评级 [41] 环保行业 - 河湖治理有目标,中央财政支持,推荐相关环境监测、污水处理、湖库治理企业 [44] - 环保板块上周涨跌幅情况,个股有涨幅和跌幅前五名 [46] - 全国碳市场和地方交易所碳配额、CCER成交情况 [47] - 国务院审议通过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 [48] 能源行业 - 卡塔尔LNG产能2026年后扩张大,2030年底前有望达1.42亿吨,影响全球市场 [49][50][51] - 推荐新奥股份等拥有接收站资源的公司 [51] 氢能产业 - 山西6月1日起对氢能货车高速通行费全额补贴,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54] - 全国多地有氢车高速补贴方案,山西新政有省级推广意义 [55][56] AI行业 - AI行业动态包括企业构建原则、收购、大会、融资等 [57] - AI应用资讯有国内外多个产品和功能推出 [57][59] - AI大模型资讯有多个模型升级或推出 [59] - AI科技前沿有新物质发现、机器人制造等进展 [59] 中国股市 - 继续看好中国A/H股市,资本市场改革提速,贴现率下降推动上升 [60] - 并购重组创新改革,产业整合与升级提速 [61] - 新兴科技是主线,推荐港股互联网等;金融周期是黑马,推荐券商等;还有内需消费等主题推荐 [62]
事关碳排放权、用水权!高层最新印发
Wind万得· 2025-05-30 06:40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目标 - 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要素高效配置[3][33] - 目标包括建立健全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完善市场化配置体系[2][14] 配额分配与交易制度优化 - 优化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推行免费和有偿相结合分配方式,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8][9][13] - 完善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明晰区域水权、取水权,支持结余水量参与市场交易[9][11][13] - 推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深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试点,扩大交易品种和区域范围[9][12][13] 交易市场整合与金融支持 - 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将有序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全国统一市场建设[14][18]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信贷、保险、债券等产品,探索碳排放权、用水权担保业务[26][38] - 碳金融工具如碳期货、碳质押贷款可能加速落地,提升市场流动性[38] 行业影响与机会 - 新能源行业受益于碳市场与绿电交易衔接,风电、光伏、储能企业迎发展机遇[40] - 节水技术领域如高效灌溉、再生水利用或迎爆发式增长[11][41] - 环保监测需求激增,第三方服务机构在核算核查、估值等领域迎来机会[27][42] 跨区域市场联动 - 碳排放权市场将整合地方试点,避免重复履约[35] - 用水权交易探索黄河等重点流域跨省交易,排污权深化长三角一体化试点[13][36] 市场基础能力建设 - 加强监测核算能力建设,完善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核算技术规范[25][31] - 培育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核算核查、咨询等综合性服务[27][28]
减少现场执法检查频次,生产和治理全过程将推行用电监控
第一财经· 2025-05-02 11:42
环保执法监管体系升级 - 国家正建立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 通过用电数据精准掌握企业排污状况 增强执法科学性和有效性 [1] - 《排污单位生产设施及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已发布 旨在规范用电监控技术标准 [1][5] - 政策要求加快形成智慧执法体系 推行分类执法和非现场监管 强化关键工况参数自动监测 [1] 用电监控技术实施背景 - 传统现场执法增加企业负担 末端自动监测成本高且覆盖有限 用电监控可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实现生产治理全过程监控 [2] - 江苏、天津已发布涉气企业用电监控地方标准 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出台技术指南或管理规定 [5] - 2023年9月召开标准技术审查会 2025年4月征求意见稿通过生态环境执法局审议 [2] 当前技术实施挑战 - 部分重点排放单位缺乏污染物浓度监测条件 如烟道直径过细或间歇排放时间短 [3] - 现有监测存在生产设施未覆盖、数据项不全、虚拟数据导致平台不稳定等问题 [4] - 电气接入互感器参数设置不合理 导致监测数据偏差 [4] 技术规范与解决方案 - 征求意见稿明确安装位置、设备选型及四类预警规则(污染治理设施异常、停限产违规等) [5] - 建议按实事求是原则实施 避免"一刀切" 优先利用现有设备升级改造 降低联网成本 [4][6] - 要求不得强制非重点单位安装 不得转嫁监管平台建设成本至企业 [6] 地方实践与标准参考 - 江苏省地方标准规定大气污染源工况用电在线监测系统组成、安装及运行状态判定方法 [5] - 技术指南提出数据统一归集方案 强调兼容性以减少重复投资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