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竞赛

搜索文档
谁杀死了哪吒?
晚点Auto· 2025-08-21 18:54
核心观点 - 公司从2022年新势力销量第一迅速滑落至2025年停工停产 体现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 管理层战略误判、组织失能和资源错配的共同作用结果 [2][3] 市场表现与战略失误 - 2022年凭借低价策略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 年销量超15万辆 但其中2万多辆为"零公里二手车" 实际存在渠道压货行为 [4] - 2023年成为唯一销量下滑的新势力 因价格战加剧和产品优势被追平 比亚迪等主流品牌将带辅助驾驶车型价格压至10万元内 [13] - 2024年主力车型哪吒L上市72小时订单破万台 35天订单超3万台 但供应链脆弱导致缺件停产 [11] - 2025年6月公司仅剩不足千人 进入重整阶段 [24] 产品定位问题 - 2023年推出哪吒S(售价19.98万-33.88万元)和哪吒GT(起售价17.88万元)冲击高端 但月销仅千台左右 被内部质疑小众车型难以规模化和品牌支撑不足 [7][9] - 暂停大型7座SUV项目为GT让路 资源倾斜导致机会成本 [11] - 哪吒L起售价13.99万元 比同级零跑C16便宜近3万元 但因资金链断裂无法保障供应 [11] 组织管理缺陷 - 决策高度集中 前CEO张勇个人意志主导关键决策 如取消哪吒S物理按键导致上市后重新开模损失超400万元 [16] - 派系林立 主要来自奇瑞、北汽和外招副总裁体系 工作表现不如派系归属重要 [17] - 直营体系存在利益输送 部分管理层将客户资料导向经销渠道 [17] - 2024年底多位高管离职 包括助理总裁刘业鹏、CTO戴大力等 [23] 供应链与资金问题 - 三电系统长期由关联公司舟之航供应 价格高于市场 如某版本电池总部报价9.5万元比门店自采高1万元 累计40万辆车中一半使用该电池则成本差额达数十亿元 [18][19] - 2024年底银行贷款余额从2023年底38亿元骤降至3亿多元 因银行抽贷 [23] - E轮融资估值从400多亿元大幅下调至60亿元 计划融资40-45亿元未能落地 [23] - 直营门店成本过高 一线城市单店年成本约650万元(租金400万+人工200万) [21] 错失关键机会 - 2023年错失与大众合作2.0架构机会 报价不到小鹏一半但因决策迟疑被搁置 [15] - 2024年底智能化团队与合肥市政府合作成立新公司计划因半薪延薪引发负面舆论而终止 [19]
独家丨智舱引入阿里大模型后,宝马计划在下半年敲定智驾中国合作伙伴
雷峰网· 2025-03-28 21:32
宝马与阿里合作 - 宝马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合作,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开发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2026年搭载新世代车型[2] - 合作采用深度定制模式,宝马可获取通义千问最强最新模型及阿里超8000万条POI深度数据[2] - 宝马工程师强调合作非简单App集成,而是以阿里大模型为基础赋能所有交互动作,实现类人体验[2] 合作技术架构 - 底层:通义千问作为模型底座提供技术能力,宝马引入识别、主动推荐、数据等原子能力[4] - 中间层:定制交互框架支持临时交互、多模态交互等多样化体验[4] - 上层:连接海量生态与三方应用,云端提供算力支持灵活接入AI智能体[4] 定制化AI产品开发 - 宝马开发两款AI智能体:"用车专家"整合超20万条专属用车数据及百万售后案例,提供用车维保服务[5] - "出行伴侣"基于阿里8000万条POI数据,支持复杂多指令需求(如餐厅推荐综合路况、充电桩、用户偏好等)[5] - 两款产品计划在4月上海车展展示[5] BBA智能化布局动态 - 宝马同步与华为合作,将推出BMW数字钥匙、HiCar等鸿蒙生态服务[5] - 奔驰计划在至少四款车型使用Momenta智驾方案,首款为纯电CLA,并追加7500万美元投资[6] - 奥迪确认A5L燃油车与Q6L e-tron将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方案[6] 行业竞争趋势 - BBA全面引入中国智驾方案,豪华车市场竞争焦点转向智能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