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体+
icon
搜索文档
那个没敢投人形机器人的投资人,后悔了吗?
钛媒体APP· 2025-06-09 19:06
投资风向演变 - 投资共识从早期关注人形机器人本体转向回避偏本体项目 形成"偏本体的不投"共识 [1][2]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获超50笔融资 总额超50亿元人民币 其中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单轮融资均破10亿元 [3] - 2025年第一季度融资事件超30笔 总额突破40亿元 亿元以上融资占比63% 超5亿元融资占比14% [5] 细分投资路径 - 主流方向聚焦大脑算法和上游核心零部件 大脑算法派注重技术发展本质 上游零部件派注重商业逻辑和短期财务提振 [5] - 上游零部件投资分两类:成熟汽车产业链厂商具备规模化生产优势但估值高 创业企业主攻一体化关节模组且估值较低 [6] - 高盛研报显示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5] 本体+模式崛起 - "本体+"概念成为新投资趋势 强调技术差异化与商业化结合 案例如银河通用大模型能力、星海图"一脑多形"和灵巧手企业获大额融资 [8][9] - 投资逻辑关注场景绑定能力 如文旅、商用、零售等场景验证 以及横向扩张寻找黄金平衡点 [10] - 商业化案例成为关键评估指标 包括与大型企业合作或开辟新场景的实际案例支撑 [10] 产业阶段特征 - 2025年被定位为量产元年 投资方关注点从团队背景转向商业化路径验证 [3][5][9] - 技术路线尚未收敛 但投资人通过细分领域布局寻找确定性 体现"谨慎乐观"心态 [2][6][11] - 投资逻辑类比新能源汽车发展历程 经历整机厂投资热后转向智能化系统和上游供应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