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投资

搜索文档
创投观察:一级市场投资,回暖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19:23
一级市场投资回暖迹象 - 2025年上半年VC机构投资项目数量达2024年全年的80%,市场热度自2024年下半年明显上升,部分项目出现一年内融资2-3轮的现象[1] - 生物医药领域BD交易活跃叠加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良好,系统性退出机会增加,投资人对创新药信心回升[1] - AI和人形机器人企业(如DeepSeek、宇树科技)崛起形成新投资风口[2] 回暖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二级市场估值修复、退出预期增强形成三重叠加效应[2] - A股退出预期改善及港股IPO市场活跃推动投资人建议企业"坚持发展"而非并购退出,与2024年策略形成反差[1] - 2025年5月新增备案基金353只(同比+34%),总规模达1452亿元(同比+28%)[2] 市场结构性分化 - 实际投资事件数量与金额同比未显著增长,新基金设立数量上升反映情绪回暖先于实质行动[2] - AI赛道资本狂热与其他领域募资难、退出不畅并存,市场化资金尚未大规模进场[2] - 行业全面回暖需满足市场化LP活跃、长线资金进场、IPO退出通畅、并购/S基金交易增多四大条件[2] 积极信号显现 - 银行保险等长线资金逐步入场,政府引导基金返投要求放宽[3] - 政策持续释放利好,IPO退出预期增强,预示一级市场可能迎来结构性突破[3]
人形机器人,到底能不能投资?
36氪· 2025-05-27 09:36
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 - 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够执行多种任务,适用于制造车间、医院和酒店等人类设计的环境,无需大幅重新配置或重新编程 [3] - 技术进步源于硬件与软件融合,主要参与者如英伟达和特斯拉正在推动大规模部署 [3] - 制造成本近年来下降40%,预计从5.8万美元降至2032年的2万美元 [4] 行业应用与案例 - 制造业中,人形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并执行高风险任务,58%的大型工厂经理认为2040年将成为成本效益标准 [7] - 中国汽车制造商实现近100%自动化,蔚来汽车用300台机器人每小时生产20辆汽车 [8] - 护理领域,NAO和KASPAR机器人辅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技能 [9] - 零售和酒店业中,人形机器人调酒师和服务员在亚洲市场受欢迎 [10] 投资与整合策略 - 机器人即服务(RaaS)模式降低前期投资门槛,支持逐步部署 [12] - 整合应优化广泛流程而非单一任务,如亚马逊仓库中Digit机器人提升物料搬运效率 [13] - 数字孪生技术虚拟测试机器人性能,确保安全与效率 [16] 安全与协作 - 需培养人机协作文化,采用透明安全验证框架,如Figure AI的安全促进中心 [15] - 避免恐怖谷效应,设计直观易用的机器人界面 [15] 未来展望 - 2040年人形机器人年出货量或达800万台,迅速重塑劳动力格局 [4] - 成功整合需评估业务价值、投资需求及人机协作策略 [17]
和讯投顾陈新军:人形机器人有望走进千家万户,是极具潜力的投资赛道
和讯网· 2025-04-27 08:36
人形机器人市场潜力 - 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AI的终极形态,是继手机、汽车之后第三个将走进千家万户的产品 [1] - 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将达到万亿级别,甚至10万亿级别 [1] - 国内市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品价格在10万、20万甚至60万以上,后期价格有望下降至2万到5万一台 [1] - 以5亿多人口、5人一个家庭估算,将有3亿台产量,即便先按1亿台规模计算,市场规模也达2万亿 [1] 人形机器人投资逻辑 - 今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化元年,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2] - 可借鉴新能源汽车与光伏产业的投资经验,上游环节在早期阶段获利颇丰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宁德时代2018-2021年股价区间涨幅接近8-9倍,汇川技术涨幅达4-5倍 [2] - 光伏产业中,通威股份2018-2022年股价从6元以下涨至64元,区间涨幅接近10倍 [2] - 人形机器人赛道行情今年不会结束,后续仍有反复炒作空间 [2] 人形机器人上游产业链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上游丝杠占比约14%、传感器占比约16%、减速器占比约16%、电机占比约21% [3] - 投资时应从丝杠、传感器、减速器、电机等行业选取龙头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