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投资逻辑

搜索文档
投本体还是投造螺丝钉?资本重新思考机器人投资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5-26 20:33
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与投资趋势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共发生71笔融资,涉及金额84.5亿元,融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274%,融资金额同比增长226% [5] - 本体企业中优必选(09880.HK)和傅利叶智能融资轮次最多,二者均融资十轮,融资金额分别为10.15亿港元和8亿元人民币 [5]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5] 资本投资策略与方向 - 资本更倾向于投资硬件基础设施、关键零部件及面向具体工业场景的"机器人+"系统,认为这些领域比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更稳健 [5] - 投资机构布局需兼顾短期技术突破与长期场景深耕,因行业供应链冗长且技术栈复杂 [6] - 浙民投与禾川科技、衢州信安资本、龙游汇龙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基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6] 企业第二增长曲线与产业机会 - 确定性机会需找到企业的第二条增长曲线,依托主营业务供应链和制造基础设施在具身智能行业实现突破 [6] - 北特科技(603009.SH)投资18.5亿元建设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行星滚柱丝杠研发产业化基地项目 [7] - 五洲新春(603667.SH)拟投资15亿元生产行星滚柱丝杠、通用机器人专用轴承等产品 [7] 上游核心零部件与投资谨慎性 - 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更看好人形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及基础设施建设,认为投资本体企业需谨慎 [7] - 人形机器人赛道竞争激烈,技术创新成本高昂且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