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搜索文档
谷歌、智元都提前押注,谁能做机器人领域的“安卓”?
第一财经· 2025-09-17 22:40
机器人行业中间件发展现状 - 机器人行业出现新角色即中间算法层 旨在屏蔽硬件差异和兼容不同大脑架构 为机器人规模化落地提供可能[3] - 该中间件类似安卓操作系统 承担翻译官角色 将输出指令转化为统一目标和约束 再交由各机器人规划控制器执行[7][8] - 行业已吸引谷歌 智元 富临精工 格力博 东土科技 巨星新材料等企业押注[3] 跨本体训练与部署挑战 - 不同厂商机器人算法不兼容 硬件各自封闭 导致场景成功经验难以迁移 流水线微小变动需重新进行概念验证[5] - 物流企业技术负责人透露 对接不同机器人厂商需8人团队 开放不同数据接口并提供实验场景 调整流程和测试参数 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5] - 机器人工作效率不稳定 运维需大量后续费用 投资回报率难以计算[5] 仿真环境与物理规律难题 - 实验室算法在实际场景中常失效 尤其处理布料等柔性物体时 因材质 厚薄 摩擦力不同 POC周期长且难以给出确切时间[11] - 仿真环境缺乏物理定律支撑 如摩擦力 空气流动等连续变化环境难拆解 导致仿真跑通算法在现实中往往失效[13][14] - 融入物理定律的仿真是正在进行的过程 需攻克计算量庞大技术难题 目标是通过极致物理仿真让真实实验只需做一次[15] 在线学习与数据优化 - 利用实时在线学习算法 允许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边操作边采集数据并更新模型 仅需现场增加几秒钟运行和100个数据量[13] - 根据模型结果选择数据 让机器人在学习中遗忘无用数据 保持数据精简且不对算力提出过多要求[13] 企业布局与合资动态 - 银河通用和博世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博银合创 聚焦复杂装配 智能质检等高精度制造场景 构建标准化训练与部署体系[18] - 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等相关方签署投资合作协议 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18] - 富临精工 智元 巨星新材料为安努智能股东 格力博和东土科技于9月宣布增资安努智能[18]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孵化Intrinsic 通过通用算法和工具链降低机器人系统集成成本 让不同厂商机器人在兼容框架下运行[18] 产业格局与商业化关键 - 机器人硬件厂商坚持各自体系 大模型企业追逐通用智能 第三方部署商中间件能否建立产业桥梁仍需观察[19] - 行业关键不是讲模型和本体故事 而是扎进具体场景 通过部署获取真机数据和工程化经验 将商业化流程拉通和沉淀[19] - 工程化经验和数据可汇聚成类似操作系统底座 支撑机器人跨厂商 跨场景落地 中间件若像安卓一样稳定通用将推动规模化[20]
谷歌、智元都提前押注,谁能做机器人领域的“安卓”?
第一财经· 2025-09-17 18:29
机器人中间件发展现状 - 机器人中间件旨在成为类似安卓的开放通用操作系统 屏蔽硬件差异并兼容不同大脑架构 为规模化落地提供可能 [1] - 行业新角色正在出现 中间算法层承担兼容不同大脑架构功能 吸引谷歌、智元、富临精工、格力博、东土科技、巨星新材料等企业押注 [1] 场景落地挑战 - 不同厂商机器人算法不兼容且硬件封闭 导致成功经验难以跨场景迁移 流水线微小变动需重新进行概念验证 [2] - 实际场景中柔性物体处理存在困难 例如布料因材质、厚薄、摩擦力不同导致POC周期很长且难以给出确切时间 [7] - 工厂物料工艺成千上万 换生产线或工位都带来完全不同情况 离线强化学习无法覆盖所有真实场景 [8] 技术突破方向 - 中间件通过统一目标和约束转化指令 避免为每个新厂商重新训练模型 只需向规划控制器下达指令即可跑通流程 [3][4] - 采用实时在线学习算法 允许机器人实际作业中边操作边采集数据并实时更新模型 仅需增加几秒钟运行和100个数据量 [9] - 通过物理定律融入仿真环境 模拟箱子堆叠形变和重心偏移等问题 让真实实验只需做一次验证可行性 [10] 行业生态布局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孵化Intrinsic 通过通用算法和工具链降低机器人系统集成成本 [17] - 银河通用与博世中国成立博银合创 聚焦复杂装配和智能质检场景 构建标准化训练部署体系 [17] - 富临精工联合智元机器人等设立合资公司 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 当前多家企业已成为安努智能股东 [17] 规模化发展路径 - 第三方部署商试图在碎片化产业格局中寻找跨越厂商和场景的兼容方式 但硬件厂商坚持自家体系与大模型企业目标存在分歧 [18] - 关键不在于模型和本体故事 而需扎进具体场景通过部署获取真机数据和工程化经验 将商业化流程拉通沉淀 [18] - 工程化经验和数据将汇聚成操作系统底座 真正支撑机器人跨厂商跨场景落地 [19]
法国机器人企业Aldebaran破产,卖给了中国的上市公司盛世科技
新浪财经· 2025-07-14 19:47
公司历史与现状 - 法国机器人公司Aldebaran成立于2005年 曾是欧洲机器人行业领军企业 被誉为全球机器人先驱 [2] - 公司核心资产近期以90万欧元(约754万元)出售给中国上市公司盛世科技 远低于2012年软银1亿美元的收购价 [2] - 公司经历多次转手 先后被软银(2012年)和德国联合机器人集团URG(2022年)收购 最终因2022年亏损2900万美元而破产清算 [5] 核心产品与市场表现 - 主打产品包括双足迷你机器人NAO和轮式交互机器人Pepper 巅峰时期出货数万台 销往70个国家 [2] - Pepper机器人售价3万欧元 另需每月550美元服务费 90万欧元的出售价仅相当于30台Pepper的售价 [2] - 产品在欧洲市场渗透率较高 仍可见于挪威卖场等教育场景 [6] 经营困境分析 - 产品存在"三高"问题: 生产成本高(供应链问题) 售价高 后续使用费用高 [3] - 高昂成本导致无法实现规模化落地 是公司最终破产的根本原因 [4] - 尽管拥有技术领先优势(被称为机器人界"一哥") 但商业变现能力不足 [6] 行业地位与象征意义 - 公司名称Aldebaran取自金牛座最亮恒星 寓意创始人对企业成为行业标杆的期望 [6] - 被描述为"欧洲机器人界尖儿尖儿上的钻石" 其兴衰折射出机器人行业商业化落地的挑战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