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操作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智元重磅发布!机器人学习数据多样性研究取得新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8-06 12:16
机器人操作学习研究突破 - 研究团队由智元机器人、创智学院和香港大学等机构联合组成,发布了机器人操作学习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1] - 研究系统性探索了机器人操作学习中数据多样性的三个关键维度:任务多样性、机器人本体多样性和专家多样性 [1] - 研究成果颠覆了机器人学习领域"数据越多样越好"的传统认知 [1] - 研究为构建可扩展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 [1]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幕 武汉软件产业规模加速迈向8000亿
长江商报· 2025-06-10 07:38
大会概况 -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于6月13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 主题为"慧聚江城 数智领航" 聚焦"十五五"产业发展新趋势及地方实践 [1] - 首次推出工业软件"喻家山论坛" 中部六省将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1] - 武汉软件产业规模目标2030年突破8000亿元 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1][4] 产业布局 - 武汉加速布局开源技术生态 重点发展基于开源鸿蒙 RISC-V的操作系统与芯片技术底座 [2] - 重点发展工业软件 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 推动机器人操作系统 汽车操作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等技术突破 [2] - 东湖高新区已聚集超40万软件研发人员 形成"1+N"发展体系 包括华为武研所等万人级研发中心和多个千人级研发中心 [3] 区域协同 - 中部六省将升级协作模式 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整合"政产学研用金"资源 [4] - 各省市将围绕航天 船舶 汽车等高端特色场景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 [4] - 武汉将培育三大特色产业领域:网络安全产业核心腹地 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 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地 [4] 产学研转化 - "喻家山论坛"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研发优势 旨在打造产学研转化新枢纽 [2] - 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在航天 船舶 汽车等高端场景应用突破 [2] - 武汉将推出面向医疗 教育 水务 汽车等领域的行业专用开源操作系统 [2]
到2030年 武汉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力争突破8000亿元
长江日报· 2025-06-06 08:35
武汉软件产业发展规划 - 武汉软件产业在"十五五"期间将从规模突破转向质量提升 关键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城市第一梯队 [1] - 发展原则为"应用牵引 创新驱动 生态培育" 重点深化开源创新体系 发展基于开源鸿蒙 RISC-V的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技术底座 [1] - 面向医疗 教育 水务 汽车等领域推出行业专用版开源操作系统产品 [1] 重点技术领域布局 - 重点发展工业软件 基础软件等优势领域 推动机器人操作系统 汽车操作系统 物联网操作系统 高性能数据库 三维CAD EDA等标志性技术突破 [1] - 加快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 推动成果快速转化与应用 [1] 特色产业培育方向 - 发挥国家网安基地优势 打造国内网络安全产业核心腹地 [2] - 依托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等技术优势 打造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重要基地 [2] - 强化"车谷""光谷"融合 把握"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打造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地 [2] 前沿产业布局 - 以武汉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抓手 争创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先导区 [2] - 推动人工智能 区块链 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新技术 孵化新产品 拓展新空间 [2] - 把握万物互联时代机遇 构筑软件产业新生态 [2]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将在武汉举行 中部六省省会探索区域协同新模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6-05 23:07
大会概况 -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拟定于6月13日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召开 主题为"慧聚江城数智领航" 设置1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和1场软件互动市集 [1] - 大会作为我国软件领域重要论坛活动之一 历年参会规模达800人左右 本届首次设立工业软件喻家山论坛 集中展示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软件创新实力 [1]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将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围绕航天、船舶、汽车等高端场景 汇聚多方资源共商发展新模式 [1] 产业发展目标 - 武汉计划到2030年实现软件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发展水平跃居全国第一梯队 [1] - 东湖高新区软件业务收入规模目标3000亿元 聚集超40万软件研发人员 形成以华为武研所为代表的"1+N"研发中心体系 [3] 重点技术领域 - 武汉将深化开源创新体系 发展基于开源鸿蒙、RISC-V的操作系统+芯片技术底座 推出医疗、教育等行业专用版开源系统 [2] - 重点突破工业软件、基础软件领域 包括机器人操作系统、汽车操作系统、EDA等标志性技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2] 特色产业布局 - 培育网络安全产业核心腹地 依托国家网安基地人才优势 [2] - 打造国家地球空间信息产业重要基地 发挥武汉大学等技术优势 [2] - 推动"车谷""光谷"融合 把握"软件定义汽车"趋势 建设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地 [2]
首设工业软件喻家山论坛,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即将开幕
第一财经· 2025-06-05 13:37
武汉软件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武汉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将突破8000亿元 [1][2] - 整体发展水平目标跃居全国城市第一梯队 [2] 第三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聚焦"十五五"软件新趋势 围绕关键软件创新 AI赋能 开源生态培育 软硬件协同等热点领域 [1] -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将签署工业软件中试验证合作协议 重点覆盖航天 船舶 汽车等高端场景 [1] - 创新打造"软件市集" 采用市集化 场景化 沉浸式体验方式展示企业最新技术和产品 [1] 工业软件专项布局 - 首次设立工业软件喻家山论坛 以华中科技大学为底座构建产学研转化枢纽 [2] - 推动机器人 汽车 物联网操作系统 高性能数据库 三维CAD EDA等标志性技术突破 [2] - 强化"车谷"与"光谷"融合 加速建设智能汽车软件创新高地 [2] 行业应用拓展 - 面向医疗 教育 水务 汽车等领域推出行业专用版开源操作系统 [2] - 推动人工智能 区块链 元宇宙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 大会背景与规模 - 历年参会规模达800人左右 本届正值"十四五"收官向"十五五"过渡关键期 [2] - 重点研讨"十五五"期间软件产业机遇挑战 把握形势变化对行业的影响 [2]
【新闻随笔】科研越开放 科普越有力
环球网资讯· 2025-05-22 11:01
科普活动规模与内容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开放135个单位近400处科研场地 组织近400场科普活动 吸引6000余名科研工作者和志愿者参与 [1] - 活动特别增设人工智能专场 包括软件研究所展示机器人智能大脑和操作系统 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试开放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科普馆 [1] 科普活动社会价值 - 科研院所开放活动打破科学与大众的次元壁 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抽象科学概念具象化 对青少年具有科学启蒙作用 [2] - 公众通过科普活动直观感受国家科技实力提升 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 [2] 科普与科技创新关系 - 科普是夯实国家创新根基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育创新人才和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3] - 科研院所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通俗知识 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为科技创新培育群众基础 [3] - 科普活动连接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 通过培育市场基础加速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 [3] 科普事业发展方向 - 需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科普体系 政府应加大政策资金扶持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4] - 高校科研院所、媒体及第三方组织需创新科普形式 丰富科普产品与服务供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