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

搜索文档
山东组建495支防汛救援队,筑牢防抢救链条
齐鲁晚报· 2025-09-30 16:03
发布会上,省水利厅副厅长刘文林介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呈现多发频发态势,春旱、伏旱、秋汛、旱涝急转、连旱连涝时有发生,气候变化导致的洪 涝干旱灾害比预期更加深远和强烈。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于民星 从防范应对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每年召开全省防汛抗旱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每逢台风、强降雨等关键 节点都会专门调度安排。省防指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紧密衔接防、抢、救责任链条,协同各级各有关部门同向发力、严防死守。一是以完善的责任体系夯实 工作基础。全省共落实防汛责任人及预警人员4.1万人,组建防汛救援队伍495支、6.87万人,储备防汛物资规模21.4亿元。通过队伍前置、物资预置、加强 巡查,有力确保了大中型水库、骨干河道、重要湖泊无一出险。二是以及时的预警响应掌握防御主动权。基本建成包含9部测雨雷达、10198处雨量站、6455 处水文站在内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累计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25次,发布洪水预报预警285期、山洪灾害气象预警94期,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6.6 万人次。三是以科学的工程调度减少灾害损失。精细调度河道、水库、闸坝等水利工 ...
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碳中和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21:53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2035年新国家自主贡献,覆盖全经济领域,彰显减 排雄心,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2、生态环境部李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稳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中国碳市场经过四年运行,已经成为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力举措,已经成为碳定价的主要方式。"9 月24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在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现场发布了《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 (2025)》,介绍了2024年以来全国碳市场的进展和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李德尚玉 实习生王怡茵 北京报道 碳中和周报关注"双碳"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包括碳中和政策、地方动态、企业实践等。我们将通过精 选每周碳中和领域的重大事件,并进行点评的方式,提供一个及时全面的碳中和信息平台。 一、碳中和政策 1、中国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 9月24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中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下称"NDC")。到2035年,中 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 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森 ...
专访许小峰: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将成为常态|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17:08
(原标题:专访许小峰: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将成为常态|首席气候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 同期全国平均气温达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位列次多,极端暴雨与持续高温在区域内分化并存,引发 社会对城乡安全、能源稳定及气候适应能力的广泛关注。 为何看似矛盾的两种极端天气会同步出现?这种异常是偶然个例还是未来常态?山区防灾短板如何补 齐?新能源发电稳定性又该如何应对气候挑战?对城乡安全乃至个人生活意味着什么?围绕这些问题, 在2025年服贸会第四届气象经济主题论坛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 峰。 许小峰曾任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长期深耕于气象领域。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气候影响来 看,今年华北雨季提前10余天的情况应属罕见异常,在历史数据中较为少见,不能等同于长期规律。然 而,极端天气的突发性和高强度会成为新常态。 《21世纪》: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今年主汛期内华北雨季长度和累计雨量均位列历史第一,全国平均 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为次多。为什么暴雨和高温两种极端天气会同时出现?与哪些因素有 关? 许小峰:这种现象并非指同一区域同步出现高温与暴雨,而是华 ...
广东上川岛出现17级以上阵风:居民胶带加固窗户 闭门户避险
新京报· 2025-09-24 15:51
9月24日,广东江门市气象台发布消息,上川岛气象站11时55分出现最大阵风64.3米/秒,已达17级以 上,为有历史记录以来国家站录得最大极大风。岛上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居民紧闭门户,用胶带加固 窗户抵御极端天气。台山市自23日起全面实行"五停"(停工、停业、停课、停市、停运),并转移低洼 地区群众至安全地带。目前,台山市台风红色预警与暴雨橙色预警持续生效。 ...
国泰海通:战略性看多动力煤 国内外煤价趋势或共振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5:11
全球视角与战略观点 - 战略性看多动力煤 后续需求端是最核心的超预期因素 [1][2] - AI带动大幅用电需求扭转发达国家用电疲弱态势 极端天气冲击全球电网 趋势国内外共振向上 [1][2] - 2025Q2是基本面拐点 煤炭行业下行风险充分释放 下行风险可控且清晰 值得长线资金配置 [2] 需求端分析 - 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8.6% 火电发电量同比+4.3% 增速比6月份加快3.2个百分点 供需格局大幅好转 [2] - 预计6-8月需求大幅度改善 Q3盈利有望迎来反弹 [3] - 钢铁淡季不淡 日均铁水产量240万吨 需求端持续好转 [4] 供给端分析 - 7月原煤产量3.8亿吨 环比下降4000万吨 下降主因内蒙、陕西区域极端雨水天气导致产销受阻 [2] - 预计25H2受查超产影响全国产量小幅环比下降 预计产量23.5-24亿吨 全年产量47.5-48亿吨 同比基本持平 [1][2] - 进口确定性下降 总供给呈现下降趋势 全年国内加进口总供给基本维持稳定下滑 [1][2][3] 价格动态 - 北方黄骅港Q5500平仓价688元/吨 较前一周下跌3元/吨(-0.4%) [3] -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山西产)1550元/吨 较前一周持平 [4] - 澳洲纽卡斯尔港Q5500离岸价下跌2美元/吨(-2.2%) 北方港下水煤较澳洲进口煤成本低23元/吨 [5] - 澳洲焦煤到岸价202美元/吨 较前一周上涨5美元/吨 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较澳洲进口硬焦煤成本低100元/吨 [5] 行业数据 -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1550元/吨(-4.9%) 港口一级焦1704元/吨(-0.4%) [5] - 炼焦煤库存三港合计264.6万吨(-1.6%) [5] - 200万吨以上焦企开工率为79.18%(+0.08个百分点) [5]
极端天气冲击印度阿萨姆邦茶产业!种植户们尝试改种其他作物
搜狐财经· 2025-09-05 20:52
核心观点 - 印度阿萨姆邦茶叶产量因极端天气持续下降 导致印度整体茶叶供应减少和价格上涨 种植户面临经营困境并寻求转型 [1][3][5][7][9] 产量影响 - 阿萨姆邦茶叶产量占印度总产量50%以上 去年同比下降5.6% 今年形势依然严峻 [1] - 印度整体茶叶产量受阿萨姆邦拖累 去年同比下降约7.8% [5] - 高温干旱导致种植户产量明显下降 部分茶园几近破产 [3] 价格变化 - 印度茶叶价格因产量下降上涨近20% [5] 气候因素 - 去年阿萨姆邦有50天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 超出茶树适宜生长温度范围(13-32摄氏度) [7] - 今年以来当地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38% 气温持续高于平均水平 [7] - 热带季风气候关键期(3-9月)降雨不足 导致茶叶采摘窗口期缩短 [7] 成本结构 - 种植户被迫提前修剪茶树并增加化肥农药使用量 导致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 [7] 种植户应对措施 - 通过变卖房产等方式维持生计 并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 [3] - 积极尝试改种柠檬草和洋甘菊等作物 以减少对茶叶种植的过度依赖 [9]
【环球财经】阿根廷多地发布强风和暴雨预警
新华社· 2025-09-01 13:54
天气预警与影响 - 阿根廷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及全国12个省发布强风和暴雨黄色或橙色预警 部分地区将迎来降雪 [1] - 预计从8月31日凌晨至9月2日持续遭遇暴雨和阵风天气 并可能伴有冰雹 最低气温降至5至6摄氏度 [1] - 极端天气由南半球春季暖湿气流与南极冷锋碰撞形成的圣罗莎风暴导致 影响阿根廷及乌拉圭等国 [1]
菜价悄然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2:38
蔬菜价格显著上涨 - 北京新发地油麦菜和黄瓜8月26日均价分别达6.25元/斤和3.5元/斤 较月初上涨约80% [1] - 农业农村部监测28种蔬菜平均价格8月26日为4.90元/公斤 较8月1日上涨10.6% 较7月初上涨13.2% [1] - 消费者案例显示油麦菜价格两个月翻两倍 菠菜和芹菜分别上涨超1.3倍和1.6倍 黄瓜涨超80% [3] 季节性因素与供应变化 - 夏季北方露天蔬菜取代南方冬春蔬菜成为主力 换茬期存在供应短期波动 [5] - 7-8月蔬菜主产区集中于甘肃、宁夏、河北等北方地区及山东、安徽等中部地区 供应量紧张推升价格 [5] - 高温多雨天气抑制蔬菜生长 导致"伏缺期"供应紧张 形成季节性涨价趋势 [6] 极端天气的多维度影响 - 北方主产区降雨频繁导致土地淹没无法播种 田间湿烂阻碍采收 阴雨寡照直接造成减产 [6] - 叶类菜和瓜类因娇嫩不耐储运特性 受天气影响更剧烈 价格反应尤为敏感 [7] - 四川安岳柠檬因干旱减产30%-60% 叠加3月倒春寒和7月高温导致花期断层 预计减产50%-60% [9][10] - 柠檬价格8月26日均价9.5元/斤 虽较7月末11元/斤高位回落 但仍较去年同期上涨逾170% [10] 产业链系统性挑战 - 极端天气压缩采收窗口 增加产后损耗 推高种植户和经销商供给成本 [7][11] - 气候异常加剧病虫害防控压力 改变生长环境 增加种植规划与品种布局难度 [11] - 小农户因技术资金不足难以适应种植结构调整 可能导致产品与市场需求错配 [11] 价格趋势与应对措施 - 短期天气因素造成的价格上涨具有阶段性 秋季气候转凉后供应回升价格将趋稳 [7] - 需建立气候灾害预警系统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保险政策以提升产业韧性 [12]
菜价悄然上涨,极端天气如何影响“蔬果自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1:13
蔬菜水果价格显著上涨 - 8月26日油麦菜和黄瓜均价分别达6.25元/斤和3.5元/斤 较月初上涨约80% [1] - 农业农村部监测28种蔬菜均价8月26日为4.90元/公斤 较8月1日上涨10.6% 较7月初上涨13.2% [1][2] - 柠檬价格8月26日均价9.5元/斤 较去年同期上涨逾170% [6] 夏季价格上涨原因 - 季节性因素是主因 夏季高温暴雨干旱天气不利于蔬菜生产 导致供应不足 [2] - 7-8月南方高温多雨 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北方产区 供应量紧张推高价格 [3] - 北方部分主产区降雨频繁 导致土地淹没 采收困难 阴雨天气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减产 [4] 极端天气对产业链的影响 - 极端天气导致蔬果减产 四川安岳柠檬因干旱和高温预计减产50%-60% [6][7] - 保鲜环节风险提升 运输环节成本增加 可能造成阶段性供给短缺 [4] - 叶类菜和瓜类涨幅更明显 因不耐储运且生长采收受天气影响更直接 [4] 产区供应变化 - 夏季北方露天蔬菜成为市场主力 换茬期存在供应量短期波动 [3] - 蔬菜主产区分布在甘肃、宁夏、河北等地 与消费需求旺盛的城市群相对分离 [4] 长期影响与应对措施 - 极端天气打乱作物生长周期 迫使种植户频繁调整种植计划 [7] - 需建立健全气候灾害预警系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保险政策 [9] - 秋季新一批蔬果集中上市后 价格有望回归平稳 [5][9]
综述丨欧洲野火肆虐 多因素加剧灾害
新华网· 2025-08-15 16:51
野火灾害规模与影响 - 欧盟地区2024年野火过火面积达44万公顷 超过2006至2024年同期平均水平的两倍[1] - 西班牙山火烧毁土地约15万公顷 导致超8000人被迫疏散[2] - 罗马尼亚过火面积超12万公顷 意大利约5.7万公顷林地与农田受灾 葡萄牙约7.5万公顷土地被焚毁[2] 灾害成因分析 - 气候变化导致干旱期延长和植被干燥 创造火灾点燃与蔓延的理想条件[3] - 热浪 严重干旱和强风是地中海地区灾情加剧的主要原因[3] - 人为因素包括蓄意纵火 土地清理用火 防火意识疏忽及游客活动导致野火风险上升[3] 未来趋势与应对策略 - 海面与大气温度上升将使欧洲面临更多极端天气和更高火灾风险[4] - 短期应对需加强林业养护 防火隔离带建设和农业土地管理[4] - 长期策略需强化公众教育 打击蓄意纵火 提升消防装备与跨国协作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