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标准化+数字化
icon
搜索文档
遇见小面客单价三连降,华南理工校友能否敲钟港交所?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川渝风味面馆,采用“标准化+数字化”战略,拥有“小面大学”培训体系和“小面研究院”负责研发 [6] - 截至2025年10月拥有451家在营餐厅,其中超过一半位于广东省,另有101家门店在筹备中,并计划进军新加坡市场 [6] - 主营业务分为直营餐厅和特许经营,2024年直营业务贡献86.7%营收,其中堂食占71.1%,外卖占15.6% [7] - 以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13.48亿元计,公司在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0.5%,在川渝风味面馆细分市场位居首位 [7] - 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仅占2.9%,整体中式快餐市场前五名参与者于2024年合共占约3%市场份额 [8] 财务业绩与运营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18亿元增至2024年的11.5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7.03亿元,三年半复合增长率为66.2% [10]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3597.3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607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83.4万元 [11] - 经营性净现金流从2022年的1.05亿元增至2024年的3.1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02亿元,同比增长38.36% [11] - 直营店订单总数从2022年的约1023.3万单倍增至2024年的3201.8万单 [11] - 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1.4万元降至2024年的1.24万元,同比下滑11.43% [12] - 客单价连续三年下降,从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4年的32.1元,公司称此为主动降价以吸引顾客 [12] - 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5.7%微降至2024年的5.3%,但直营店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12.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1% [1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通过规模化效益,直营餐厅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9% [12][13] - 标准化管理减少了对门店管理经验人员的依赖 [12] - 门店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区域拓展,租金成本下降,直营餐厅租金支出占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3.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2% [12][13] 融资、负债与公司治理 - 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元,与多家知名面馆并列为行业新贵 [14][15] - 在2021年B+轮融资中与投资方签订赎回权条款,约定若在2028年3月前未完成上市需回购股份,截至2025年上半年赎回负债稳定在4500万元 [16] - 总负债规模随门店扩张持续扩大,流动负债从2022年的2.51亿元增至2024年的4.9亿元,产生流动负债净额2.42亿元 [17] - 截至2024年流动比率仅0.5倍,计息负债比率约4.3%,截至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000万元 [17] - 公司在2023年及2025年3月累计分红3420万元,随后于2025年4月首次递表港交所 [18] 扩张计划与运营风险 - 公司计划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分别开设约150-180家、170-200家及200-230家新餐厅 [19] - 存在食品安全投诉,2024年曾因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出具警告,黑猫投诉平台有上百条相关投诉 [19] - 管理层面存在争议,2025年4月IPO前夕发生涉及员工隐私的裁员纠纷,暴露出内部管理问题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