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豌杂面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80后东北人,要IPO了
36氪· 2025-05-02 09:59
公司发展历程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2] - 创始人宋奇从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香港麦当劳营业部,后加入百胜中国开发部,积累运营经验后于2014年在广州开出首家遇见小面门店 [3] - 首店面积30平方米,菜单精简至12款SKU,客单价30元以内,首店月营收突破30万元,坪效达同期快餐业2倍 [3] - 已完成5轮融资,2016年获九毛九集团数百万元投资,2021年获碧桂园创投、喜家德水饺投资,估值一度达30亿元 [4]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采取"川渝风味快餐"差异化定位,产品线扩展至酸辣粉、烧烤、甜品等川渝小吃,部分门店24小时营业 [4] - 自主研发智能煮面机,出餐时间压缩至2分钟,建立标准化SOP手册 [3] - 2023年通过推出"小份菜""工作日套餐"将客单价下探至22元,加码"现熬骨汤""零添加辣椒油"等健康标签 [6] - 采取"口味模块化"策略,将麻辣、酸辣等味型拆解为标准化料包,根据区域市场反馈调整辣度和浇头选项 [7]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19%,美国为54%,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化仍有巨大空间 [5] - 2023年上半年面类快餐门店数同比增长11%,客单价30元以下品牌贡献超六成增量 [6]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面馆门店数超66万家,占小吃快餐门店数的18.6%,2025年全国面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8.0% [9] - 2024年监测面馆样本品牌推出百余款面条新品,浇头创新占比88%,汤底创新占比44% [9] 数字化与供应链布局 - 深度嵌入数字化系统,前端通过小程序"会员等级+积分兑换"提升复购率,后端接入美团智能供应链系统 [7] - 针对写字楼场景推出"30人起送"团餐服务,针对家庭市场开发"预煮面+调料包"零售产品 [7] - 依托区域中央厨房实现3小时配送半径,2023年新进入的杭州、苏州等城市门店存活率有所提升 [7] 未来发展方向 -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驱动力,地方特色面食如重庆小面、苏式面、北京炸酱面等被市场挖掘 [10] -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外卖配送系统、线上用户体验优化及营销活动 [10] - 注重健康化与便捷化,推出低盐、低油、纯天然等面食产品及"轻烹饪"营养挂面 [10] - 半成品与预制菜市场带来新机遇,高端半成品面可解决面食"长时间易坨软"问题 [11]
IPO周报 | 智谱正式启动A股IPO;霸王茶姬、微牛证券登陆纳斯达克
IPO早知道· 2025-04-20 21:03
映恩生物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以股票代码"9606"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17,332,300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52倍认购[3] - 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500万美元(5.05亿港元),包括BioNTech、礼来、清池资本等知名机构[3][4] - 以每股94.6港元发行价计算,募集约16.40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最高募资纪录[4] - 公司专注于ADC创新药物研发,已建立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管线,其中7款进入临床阶段[4]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5]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以股票代码"CHA"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1468万份ADS,发行价28美元,募集4.11亿美元[7] - 承销商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机构,执行"绿鞋机制"后募资规模可达4.72亿美元[7] - 2024年"原叶鲜奶茶"产品线贡献中国市场91%的GMV,是中国精品茶饮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品牌[7] - 创始人提出"让茶成为全球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愿景,CFO表示上市是"现代化演绎茶文化"的新起点[7][8] 微牛美股上市 - 公司通过与SPAC合并登陆纳斯达克,市值超121亿美元[9][10] - 数字投资平台业务覆盖全球14个市场,App下载量超5000万次,注册用户2300万,2024年Q4保留率约98%[10]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3.89亿美元和3.9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83亿美元[10] - 投资方包括小米、顺为资本、博将资本等知名机构[11] 博雷顿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是中国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2024年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和装载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和3.8%[14]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128.1%,电动装载机17.5%[1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2.8%,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和6.36亿元[14] 溜溜果园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场份额第一(4.9%)和梅产品行业第一(7.0%)的企业[16] - 产品矩阵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创新型梅冻,梅冻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市场份额达45.7%[16]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17.3%,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17] 遇见小面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在中式面馆中排名第四[2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6.2%,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20]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0.46亿元,2024年提升至0.61亿元[20] 滴普科技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收入排名第一的专业提供商[2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55.5%,分别为1.01亿元、1.29亿元和2.43亿元[24] - 2022年8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9.35亿美元[25] 卡游港股更新招股书 - 公司是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场份额第一(13.3%)和泛娱乐玩具行业第一(21.5%)的企业[28] - 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28] - IP矩阵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等70个知名IP[28] 云知声获港股备案 - 公司是中国AGI技术先行者,2024年AI解决方案收入排名中国第四[31]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5.0%,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31] - 自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31] 智谱启动A股IPO - 公司是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中首家启动上市流程的企业[33] - 已推出GLM-4等系列大模型产品,并开源多个模型[34][35] - 打造了包括智谱清言、CodeGeeX等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35]
遇见小面IPO前开店骤然提速,低价内卷下艰难求增量
观察者网· 2025-04-17 13:1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遇见小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公司此前开店步伐缓慢,2024年开店速度提升,未来开店重点将转向加盟店;公司营收增长,过去十年获8次融资;其开店策略愈发激进并放宽加盟政策,还布局香港市场,但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且成本高,其盈利能力存疑,未来公司计划下沉低线市场、探索海外市场和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1][3][5][7][11][13][15][18] 公司上市情况 - 4月15日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去年一月就有媒体报道其计划港股IPO [1] - 公司明确香港IPO募资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战略投资与收购及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 [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8.01亿和11.54亿,年复合增长率66.2%;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 - 3597.3万、4591.4万和6070万 [3] - 2022 - 2024年自营餐厅堂食服务收入分别为270998千元、547353千元和820301千元,外卖业务收入分别为65738千元、124587千元和180709千元;特许经营管理中货品及设备销售收入分别为67964千元、104965千元和125488千元,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以及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2547千元、22729千元和27042千元 [10]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宋奇擅长产品标准化,针对广东地区进行本土化口味改良,吸引众多知名资方入局 [5] - 过去十年共获得8次融资,2014年首家门店开业三个月获200万元天使投资,2016年获九毛九旗下品芯悦谷和联想弘毅投资旗下奇昕青睐,2021年获碧桂园旗下汇碧资金和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注资 [5] 公司门店布局与开店策略 - 2021年门店达100家,2019年开放加盟但以单店加盟为主且要求严格,加盟门店数目有限 [7] - 2023年7月达200家,年末达252家,下半年开出超50家并进军山东、安徽、海南市场 [7] - 2024年开店策略激进,新开门店120家,净增超百家,包括天津首店和香港首店 [7] - 2024年3月发布特许经营公告,拓展区域和渠道特许经营模式,但目前门店仍以自营为主,特许经营收入仅提升16.35% [9] 公司市场拓展与前景 - 4月8日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第400家门店开业,公司以在香港开100家门店为长远目标,布局香港可强化品牌高端化形象、提升营收,但盈利能力存疑 [11][13][15] - 内地餐饮竞争激烈,各品牌卷价格,和府捞面去年降价近30%,公司也通过促销调整菜品价格,内地人均消费28元,香港人均消费50 - 60港元 [13] - 香港市场港式茶餐厅、中式粉面馆趋于饱和,公司香港门店房租和人力成本翻倍,零售数据下滑,谭仔米线业绩乏力且门店数缩减 [15][17] - 公司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下沉低线市场开店、探索海外市场开店、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 [18]
遇见小面冲刺港交所:打造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营收复合年增长66%
IPO早知道· 2025-04-15 09:18
或将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 Stone Jin 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 据 IPO早知道消息, 广州遇见小 面 餐饮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 遇见小 面 ")于2025年4月15 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这意味着, 遇见小 面或将成为 "中式面馆第一股"。 2014年, 遇见小 面的第一家餐厅在广州开业。 截至 2025年4月5日 ,遇见小 面在中国内地的 22 座 城市 开有 374家餐厅 以及在 香港特别行政区 开有 六家餐厅 ;截至同日, 遇见小 面另 有 64家 新餐厅在积极筹备中。 财务数据方面。 2022年至2024年, 遇见小 面的营收分别为 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复 合年增长率为66.2%。 此外, 遇见小 面在 2023年就已实现扭亏为盈,当年的净利润为0.46亿元,2024年的净利润进一步 提升至0.61亿元 。 成立至今,遇见小面已获得顾东生、青骢资本、九毛九、弘毅投资、喜家德水饺创始人高德福、碧桂 园等知名机构/个人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 前京东集团 CEO 徐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