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杂面
搜索文档
海底捞:而立之年,行走在科技与温暖之间
凤凰网财经· 2025-10-30 21:14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成立于1994年,从四川简阳的四张火锅桌起步,三十年间已发展成为拥有全球千家门店的餐饮巨头 [1] - 公司进入而立之年,以其独特的节奏发展,通过服务温度熨平周期波动,以组织韧性应对行业竞争,在存量市场中完成了商业模式的跃迁 [2] 数智化转型的关键步骤 - 公司的数智化转型始于10多年前,核心业务系统陆续上云,并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通过“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逆势破局,聚焦成本、费用和效率的精细化管理 [3][4] - 数智化转型的第一关键点是组建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数据的跨行业精英团队,以解构顾客需求和供应链计算 [5][6] - 转型的第二关键点是企业绝对的资金投入,前期系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收益并非都能直接量化,例如数据建设支持新品精准推送等精细化运营场景 [7][8] - 转型的第三关键点是摸索合适的业务场景进行应用,例如数字化营销中枢支撑公司对市场热点和热梗的高效响应 [9] 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公司通过“抱团大会”收集顾客意见,并将这些反馈汇总分类后传递至各职能部门、大区和门店,作为工作指引,例如根据2023年顾客需求推出了豌杂面、胡辣汤、热干面等区域特色产品 [10][11] - 公司核心围绕顾客体验,数智化手段用于量化顾客需求,使决策更科学、快速和高效 [12][13][14] 数智化技术的具体应用与成效 - 公司与火山引擎合作,使用增长分析平台DataFinder进行会员洞察,并通过客户数据平台VeCDP对超过一亿用户进行人群分类和精细化服务 [16][18] - 在营销方面,使用增长营销平台GMP的“创意助手”自动生成营销素材,并快速圈定目标人群完成精准信息外发 [16] - 数智化带来的变革被视作质变而非简单的降本,其根本目的是让喜欢番茄锅的消费者知道公司有更好吃的番茄锅,并能快速推荐附近有餐位的门店 [17][18] 智慧餐厅与前沿技术探索 - 北京中骏世纪城的智慧餐厅是科技与人文共生的典范,耗时3年、耗资1.5亿建成,配备机械臂传菜、IKMS系统守护食材有效期等 [20][21] - 从2022年底开始探索AI巡店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控关键服务环节,使集团快速准确工作提效超过50% [23] - 公司正在调研火山引擎Data Agent的AI能力,如自然语言创建分群、对话式群体洞察等,考虑开展更多AI层面的营销数字化合作 [23] 对科技与服务的根本理念 - 公司的数字化充满共生美学,既使用蒙特卡洛算法预测客流,也保留店长手写小票、服务员手工调制芝麻酱等传统 [26] - 公司坚信在业务决策中可以引入更智能的技术使其更科学,但在对人的服务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最为重要,科技是服务于“一桌桌服务好顾客”这一目标的工具 [28][30] - 公司认同AI的价值在于完成枯燥繁琐的工作,从而让人类能专注于发挥创造力和解决真正困难的部分 [29]
遇见小面客单价三连降,华南理工校友能否敲钟港交所?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0-20 12:34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营川渝风味面馆,采用“标准化+数字化”战略,拥有“小面大学”培训体系和“小面研究院”负责研发 [6] - 截至2025年10月拥有451家在营餐厅,其中超过一半位于广东省,另有101家门店在筹备中,并计划进军新加坡市场 [6] - 主营业务分为直营餐厅和特许经营,2024年直营业务贡献86.7%营收,其中堂食占71.1%,外卖占15.6% [7] - 以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13.48亿元计,公司在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0.5%,在川渝风味面馆细分市场位居首位 [7] - 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前五大公司市场份额合计仅占2.9%,整体中式快餐市场前五名参与者于2024年合共占约3%市场份额 [8] 财务业绩与运营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4.18亿元增至2024年的11.5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7.03亿元,三年半复合增长率为66.2% [10] - 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3597.3万元转为2024年盈利6070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183.4万元 [11] - 经营性净现金流从2022年的1.05亿元增至2024年的3.14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2.02亿元,同比增长38.36% [11] - 直营店订单总数从2022年的约1023.3万单倍增至2024年的3201.8万单 [11] - 直营店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的1.4万元降至2024年的1.24万元,同比下滑11.43% [12] - 客单价连续三年下降,从2022年的36.1元降至2024年的32.1元,公司称此为主动降价以吸引顾客 [12] - 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5.7%微降至2024年的5.3%,但直营店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的12.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1% [1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通过规模化效益,直营餐厅原材料及耗材成本占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9%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9% [12][13] - 标准化管理减少了对门店管理经验人员的依赖 [12] - 门店从城市中心向周边区域拓展,租金成本下降,直营餐厅租金支出占收入比例由2023年的23.8%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2.2% [12][13] 融资、负债与公司治理 - 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投后估值超20亿元,与多家知名面馆并列为行业新贵 [14][15] - 在2021年B+轮融资中与投资方签订赎回权条款,约定若在2028年3月前未完成上市需回购股份,截至2025年上半年赎回负债稳定在4500万元 [16] - 总负债规模随门店扩张持续扩大,流动负债从2022年的2.51亿元增至2024年的4.9亿元,产生流动负债净额2.42亿元 [17] - 截至2024年流动比率仅0.5倍,计息负债比率约4.3%,截至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000万元 [17] - 公司在2023年及2025年3月累计分红3420万元,随后于2025年4月首次递表港交所 [18] 扩张计划与运营风险 - 公司计划在2026年、2027年及2028年分别开设约150-180家、170-200家及200-230家新餐厅 [19] - 存在食品安全投诉,2024年曾因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被监管部门出具警告,黑猫投诉平台有上百条相关投诉 [19] - 管理层面存在争议,2025年4月IPO前夕发生涉及员工隐私的裁员纠纷,暴露出内部管理问题 [19]
遇见小面继续冲击「中式面馆第一股」:上半年净利润翻倍,年内门店或超500家
IPO早知道· 2025-10-16 08:54
上市进程与财务表现 - 公司于10月15日更新招股书,继续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并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 [2] - 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5217.5万元,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131.56% [2]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10月8日,餐厅网络覆盖中国内地22个城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共计451家餐厅,另有101家新餐厅处于开业前筹备中,预计年内门店总数将突破500家 [4] - 新加坡首店正在筹备,预计第一家海外门店将于2025年12月开业 [4] - 总商品交易额从2022年的5.1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8亿元,2025年上半年达到7.99亿元 [4] - 按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也是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且在2022年至2024年间总商品交易额复合年增长率在前十大中式面馆经营者中最高 [4] 产品与运营效率 - 产品以重庆小面系列为主打,并扩展至面条、米饭、小吃和饮料,其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的线下销售量在2022年至2024年连续三年于所有中国连锁餐厅中排名第一 [6] - 建立了高度标准化、体系化及数智化的管理体系,对直营和特许经营门店实行总部集中化管理 [6] - 2025年上半年直营餐厅层面的经营利润率为15.1%,较2024年的13.3%有所提升 [6] 客户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8日,会员数量超过2210万,2024年储值会员复购率为4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2025年上半年总订单数超过2525.9万,同比增长超32.52% [7] 行业前景与公司战略 - 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1833亿元增至2024年的296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7% [9] - 川渝风味中式面馆细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的450亿元增至2024年的72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8%,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135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3.2%,为不同地域风味市场中增速最高 [9] - 前京东集团CEO徐雷于2025年4月1日以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加入公司,其经验有望助力公司在供应链重构和下沉市场运营方面的发展 [9] - 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技术系统、品牌建设、战略投资与收购以及一般营运资金 [10]
赵露思如何把一场解约撕成2亿级“跨平台流量套利”
观察者网· 2025-08-15 14:53
事件概述 - 赵露思在8月2日通过微博控诉经纪公司银河酷娱划走205万收益并长期冷暴力 引发72小时内跨平台流量爆发 包括微博8.2亿阅读量 抖音2557万人观看直播 小红书涨粉200万并成为站内首位两千万粉艺人[1] 个人商业价值 - 赵露思为微博商业价值榜前十 与赵丽颖 杨幂 杨紫并列 德塔文景气指数峰值超2.5 被认证为95后头部小花[4] - 作为银河酷娱唯一顶流 贡献集团八成以上收入 被公司内部财报定义为一人公司[4] - 跨平台粉丝结构优质:抖音4000万以上粉丝 小红书2000万以上粉丝 其中女性占比70% 18-34岁人群占比60% 属于高客单 高复购 高传播目标人群[4] 危机公关策略 - 利用错位共情手法 将顶流身份与打工人受害者形象形成反差 使208万日薪受欺负事件成为跨阶层共情放大器[4][5] - 采用跨平台流量套利模型:抖音以15秒金句切片和热搜实现零成本曝光 小红书通过240万场观中90%为18-24岁女性实现精准导流 再通过吃播直播带动葛根茶等产品断货 最后借话题回流抖音实现二次传播[9][11] 商业转化效果 - 小红书直播中葛根茶 豌杂面 百元国货彩妆全部售罄 其中青芝葛茶售价288元/240g 售出超100件 55万人浏览 另一款39元同款葛根茶售出超200件[11][14][16] - 赵露思同款葛根茶话题反哺抖音热榜 带动品牌搜索量暴涨 月销量增长十倍 完成从流量到信任再到消费的完整转化链条[11][19]
“月薪2500”的赵露思,让打工人心疼坏了?
虎嗅· 2025-08-11 18:14
赵露思社交媒体影响力及商业价值 - 赵露思小红书粉丝突破2000万 5天内涨粉超200万 成为平台粉丝量第一的创作者 达前任"一姐"董洁粉丝量的四倍[1][28] - 抖音直播观看人数超2500万 小红书直播时长近2小时 虽观看量仅为抖音十分之一 但选择小红书作为主要运营平台[11] - 全网话题度超过50亿 直播内容引发广泛讨论 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3] 新型直播带货模式创新 - 开创非直接销售式直播 关闭打赏功能 强调"不卖货"却实现极强带货效果 形成"句句不谈钱 句句不离钱"的新模式[6][30][31] - 通过吃播、美妆、养生、娱乐爆料等多重内容组合 打造"活人感"人设 增强用户粘性与信任度[18][19][21][22] - 直播内容转化为陪伴属性 单场预约人数超30万 用户将其作为电子榨菜和白噪音[60] 商业转化效果数据表现 - 同款豌杂面馆日销量达300-400碗 成为成都新地标 粉丝专程从内蒙、安徽等地前往消费[33] - 葛根茶单日订单量相当于此前7年总和 从几十单暴涨至2000多单 店铺单日进店人数超4万[34][35] - 小众品牌Moon moi同款帽子10分钟内售罄3000件 代言品牌qina亓那眼镜搜索量上涨800%[36][37] 平台战略与行业生态演变 - 小红书平台女性用户占比超90% 赵露思粉丝画像高度契合平台核心用户群体 获得官方重点推广[64][65] - 平台通过内容生态平衡带货与社区属性 赵露思式直播形成"直播-种草-笔记-下单"完美闭环[59] - 明星与网红界限模糊 平台数据成为衡量明星商业价值新标准 抖音神曲和网红舞蹈被明星广泛采用[66][67] 娱乐产业商业模式变革 - 艺人经纪抽成高达70% 头部艺人承担公司80%营收 行业存在高抽成现象[41][42] - 艺人向资本方转型成为趋势 案例显示个别艺人通过IPO成为公司股东 但复制难度较大[44][45][46] - 经济下行环境下 带货能力成为衡量明星价值核心标准 传统影视咖鄙视链被打破[51][55] 内容传播与用户行为特征 - 争议性内容获得最大流量 "发疯式"传播更易引发关注 互联网本质偏好戏剧化表达[16] - 用户既追求精致感更看重真实感 "打工人"人设引发共鸣 即使艺人实际拥有豪宅和奢侈品[25][47] - 直播内容被用户逐帧分析 包括空调温度等细节都成为讨论焦点 形成深度互动生态[38]
一个80后东北人,要IPO了
36氪· 2025-05-02 09:59
公司发展历程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IPO上市,冲刺"中式面馆第一股" [2] - 创始人宋奇从香港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香港麦当劳营业部,后加入百胜中国开发部,积累运营经验后于2014年在广州开出首家遇见小面门店 [3] - 首店面积30平方米,菜单精简至12款SKU,客单价30元以内,首店月营收突破30万元,坪效达同期快餐业2倍 [3] - 已完成5轮融资,2016年获九毛九集团数百万元投资,2021年获碧桂园创投、喜家德水饺投资,估值一度达30亿元 [4] 商业模式与运营策略 - 采取"川渝风味快餐"差异化定位,产品线扩展至酸辣粉、烧烤、甜品等川渝小吃,部分门店24小时营业 [4] - 自主研发智能煮面机,出餐时间压缩至2分钟,建立标准化SOP手册 [3] - 2023年通过推出"小份菜""工作日套餐"将客单价下探至22元,加码"现熬骨汤""零添加辣椒油"等健康标签 [6] - 采取"口味模块化"策略,将麻辣、酸辣等味型拆解为标准化料包,根据区域市场反馈调整辣度和浇头选项 [7] 行业背景与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升至19%,美国为54%,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化仍有巨大空间 [5] - 2023年上半年面类快餐门店数同比增长11%,客单价30元以下品牌贡献超六成增量 [6] -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面馆门店数超66万家,占小吃快餐门店数的18.6%,2025年全国面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8.0% [9] - 2024年监测面馆样本品牌推出百余款面条新品,浇头创新占比88%,汤底创新占比44% [9] 数字化与供应链布局 - 深度嵌入数字化系统,前端通过小程序"会员等级+积分兑换"提升复购率,后端接入美团智能供应链系统 [7] - 针对写字楼场景推出"30人起送"团餐服务,针对家庭市场开发"预煮面+调料包"零售产品 [7] - 依托区域中央厨房实现3小时配送半径,2023年新进入的杭州、苏州等城市门店存活率有所提升 [7] 未来发展方向 -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竞争成为关键驱动力,地方特色面食如重庆小面、苏式面、北京炸酱面等被市场挖掘 [10] - 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必然趋势,加强外卖配送系统、线上用户体验优化及营销活动 [10] - 注重健康化与便捷化,推出低盐、低油、纯天然等面食产品及"轻烹饪"营养挂面 [10] - 半成品与预制菜市场带来新机遇,高端半成品面可解决面食"长时间易坨软"问题 [11]
IPO周报 | 智谱正式启动A股IPO;霸王茶姬、微牛证券登陆纳斯达克
IPO早知道· 2025-04-20 21:03
映恩生物港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以股票代码"9606"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发行17,332,300股股份,香港公开发售获115.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13.52倍认购[3] - 引入十余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6500万美元(5.05亿港元),包括BioNTech、礼来、清池资本等知名机构[3][4] - 以每股94.6港元发行价计算,募集约16.40亿港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最高募资纪录[4] - 公司专注于ADC创新药物研发,已建立12款自主研发的ADC候选药物管线,其中7款进入临床阶段[4] - 2023年和2024年营收分别为17.87亿元和19.41亿元[5] 霸王茶姬美股上市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以股票代码"CHA"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发行1468万份ADS,发行价28美元,募集4.11亿美元[7] - 承销商包括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知名机构,执行"绿鞋机制"后募资规模可达4.72亿美元[7] - 2024年"原叶鲜奶茶"产品线贡献中国市场91%的GMV,是中国精品茶饮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品牌[7] - 创始人提出"让茶成为全球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愿景,CFO表示上市是"现代化演绎茶文化"的新起点[7][8] 微牛美股上市 - 公司通过与SPAC合并登陆纳斯达克,市值超121亿美元[9][10] - 数字投资平台业务覆盖全球14个市场,App下载量超5000万次,注册用户2300万,2024年Q4保留率约98%[10] - 2022年和2023年营收分别为3.89亿美元和3.90亿美元,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83亿美元[10] - 投资方包括小米、顺为资本、博将资本等知名机构[11] 博雷顿港股通过聆讯 - 公司是中国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2024年新能源宽体自卸车和装载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8.3%和3.8%[14] - 2022-2024年电动宽体自卸车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128.1%,电动装载机17.5%[1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32.8%,分别为3.60亿元、4.64亿元和6.36亿元[14] 溜溜果园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果类零食行业市场份额第一(4.9%)和梅产品行业第一(7.0%)的企业[16] - 产品矩阵包括梅干零食、西梅产品和创新型梅冻,梅冻在中国天然果冻行业市场份额达45.7%[16]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为17.3%,分别为11.74亿元、13.22亿元和16.16亿元[17] 遇见小面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2024年总商品交易额在中式面馆中排名第四[20]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66.2%,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和11.54亿元[20]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0.46亿元,2024年提升至0.61亿元[20] 滴普科技港股递表 - 公司是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收入排名第一的专业提供商[24]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55.5%,分别为1.01亿元、1.29亿元和2.43亿元[24] - 2022年8月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后估值达9.35亿美元[25] 卡游港股更新招股书 - 公司是中国泛娱乐产品行业市场份额第一(13.3%)和泛娱乐玩具行业第一(21.5%)的企业[28] - 2024年营收突破100亿元,经调整净利润44.66亿元[28] - IP矩阵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等70个知名IP[28] 云知声获港股备案 - 公司是中国AGI技术先行者,2024年AI解决方案收入排名中国第四[31] -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25.0%,分别为6.01亿元、7.27亿元和9.39亿元[31] - 自有大模型山海大模型在MedBench评测中以82.2分位列第一[31] 智谱启动A股IPO - 公司是中国大模型创业公司中首家启动上市流程的企业[33] - 已推出GLM-4等系列大模型产品,并开源多个模型[34][35] - 打造了包括智谱清言、CodeGeeX等在内的完整产品矩阵[35]
遇见小面IPO前开店骤然提速,低价内卷下艰难求增量
观察者网· 2025-04-17 13:18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5日遇见小面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公司此前开店步伐缓慢,2024年开店速度提升,未来开店重点将转向加盟店;公司营收增长,过去十年获8次融资;其开店策略愈发激进并放宽加盟政策,还布局香港市场,但香港市场竞争激烈且成本高,其盈利能力存疑,未来公司计划下沉低线市场、探索海外市场和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1][3][5][7][11][13][15][18] 公司上市情况 - 4月15日公司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去年一月就有媒体报道其计划港股IPO [1] - 公司明确香港IPO募资用于拓展餐厅网络、升级技术及数字系统、品牌建设、战略投资与收购及一般公司用途和营运资金 [1] 公司经营业绩 - 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8.01亿和11.54亿,年复合增长率66.2%;同期年内利润分别为 - 3597.3万、4591.4万和6070万 [3] - 2022 - 2024年自营餐厅堂食服务收入分别为270998千元、547353千元和820301千元,外卖业务收入分别为65738千元、124587千元和180709千元;特许经营管理中货品及设备销售收入分别为67964千元、104965千元和125488千元,特许权使用费及特许经营收入以及提供服务收入分别为12547千元、22729千元和27042千元 [10]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宋奇擅长产品标准化,针对广东地区进行本土化口味改良,吸引众多知名资方入局 [5] - 过去十年共获得8次融资,2014年首家门店开业三个月获200万元天使投资,2016年获九毛九旗下品芯悦谷和联想弘毅投资旗下奇昕青睐,2021年获碧桂园旗下汇碧资金和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注资 [5] 公司门店布局与开店策略 - 2021年门店达100家,2019年开放加盟但以单店加盟为主且要求严格,加盟门店数目有限 [7] - 2023年7月达200家,年末达252家,下半年开出超50家并进军山东、安徽、海南市场 [7] - 2024年开店策略激进,新开门店120家,净增超百家,包括天津首店和香港首店 [7] - 2024年3月发布特许经营公告,拓展区域和渠道特许经营模式,但目前门店仍以自营为主,特许经营收入仅提升16.35% [9] 公司市场拓展与前景 - 4月8日香港西九龙高铁站第400家门店开业,公司以在香港开100家门店为长远目标,布局香港可强化品牌高端化形象、提升营收,但盈利能力存疑 [11][13][15] - 内地餐饮竞争激烈,各品牌卷价格,和府捞面去年降价近30%,公司也通过促销调整菜品价格,内地人均消费28元,香港人均消费50 - 60港元 [13] - 香港市场港式茶餐厅、中式粉面馆趋于饱和,公司香港门店房租和人力成本翻倍,零售数据下滑,谭仔米线业绩乏力且门店数缩减 [15][17] - 公司未来发展的“三驾马车”是下沉低线市场开店、探索海外市场开店、加大特许经营模式开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