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搜索文档
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贯彻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扛牢首位责任、抬升发展标杆,努力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
长江日报· 2025-08-14 08:25
政府战略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并传达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 [1] - 扛牢首位责任 抬升发展标杆 聚焦支点建设 推动三个优势转化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1] -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运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 提升干部能力作风 [2] 经济发展目标 - 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 着力稳就业 稳企业 稳市场 稳预期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2] - 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2] 产业转型升级 -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构建体现武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提升发展含新量 含绿量 含金量 [2] 改革与开放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 高效办成一件事 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等重点领域改革 [2]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 区域协同发展 - 加快构建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重要节点 推动新时代系列汉交所建设 [2] - 推进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 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 [2]
湖北首条城际铁路要变身了
长江日报· 2025-07-24 08:25
武咸城际铁路公交化改造 - 武咸城际铁路是湖北省首条城际铁路,开通于2013年12月28日,全长76公里,设12座车站,设计时速250公里,但开通后客流不足,陷入"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1] - 目前武咸城际铁路车次已从开通初期的日均10余对缩减至5对,多个站点因客流稀少被迫关停,庙山站每天仅开放两个时段:6:55—10:00和17:10—18:05 [5][10] - 公交化改造项目将对武汉东站、庙山站等7个车站的客服系统设施设备进行升级,并采购2列4编组、最高时速不低于200公里的动车组,改造完成后有望实现每小时至少1班、早晚高峰时段半小时1班的公交化运营目标 [5] 武汉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案例 - "新城快线"是武汉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的首次尝试,以武汉至黄石、武汉至黄冈两条城际铁路为载体,车次从最初的12.5对/日增加到最多25对/日 [6] - "新城快线"采用刷码进站、随到随走、不定席位等"地铁化"运营模式,日均客流已稳定在3900人次,节假日突破1万人次,甚至出现"挤不上车"的情况 [11] - 该线路不仅缩短了武鄂黄黄四城的时空距离,更重塑了都市圈内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11] 武汉都市圈交通网络发展 - 地铁11号线葛店段的开通让光谷与鄂州日均3万"新武鄂人"实现跨城通勤 [11] - 即将建成的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呼南高铁襄荆段将串联武汉、宜昌、襄阳三大都市圈,形成"一小时高铁环线" [11] - 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的"客货双枢纽"格局正吸引全球物流巨头落子,带动临空产业集聚 [11] 武汉都市圈经济发展 - 2024年武汉都市圈GDP突破3.6万亿元,占全省60%以上,孝感、黄冈双双跨入"3000亿俱乐部",黄石以7.1%的增速领跑全省 [16] - 交通网络的完善优化了要素流动,催生了"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周边"的产业格局 [16] - 公交化改造与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联动,可推动"轨道上的都市圈"成为"半小时可达、就业可享、生活可融"的优质生活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