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能调控

搜索文档
如何看待后续生猪供需与价格情况?
2025-06-11 23:49
如何看待后续生猪供需与价格情况?20250611 摘要 受政策影响,二次育肥补栏减少,但养殖户惜售情绪导致栏舍利用率仍 较高,尤其在东北、河南、山东等地,二次育肥处于僵持阶段。 集团企业普遍降重,中型养殖场预计在六七月份跟进,增加出栏量,导 致价格下跌。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是集中降重期,整体价格趋势向下。 2025 年上半年生猪平均体重大幅增加,导致供给压力增大。大集团企 业通过提前降重来提升价格,以避免下半年价格过低。 预计 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出栏量将略微增加,整体价格趋势向下。合理 调整体重有助于减轻供应压力,确保下半年价格不会过低。 头部企业母猪产能扩张明显收敛,2024 年全年母猪产能微增,主要因 预计 2025 年仔猪市场需求增加。政策建议稳产能,避免未来仔猪价格 下跌。 当前商品猪每头盈利约 160 元,仔猪每头盈利约 460 至 480 元。短期 内未出现真正的去化现象,中小养殖户根据行情波动调整生产计划。 预计 6 月底或 7 月上旬结束减重,主流趋势偏向下行,7 月中旬后肥猪 减少、二次育肥及开学备货可能支撑猪价上涨。若企业增重,四季度行 情可能较差。 Q&A 今年生猪市场的整体行 ...
如何看待生猪养殖行业最新变化?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生猪养殖行业 公司:山东汉翔公司、联阳公司、味全公司、河南头部养殖公司、温氏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年后屠宰量增加原因**:蛋白产品替代、鲜冻转换以及屠宰集中度提高,规模化定点屠宰场受益于养殖集中度和产业链发展,屠宰量显著增长,北方规模屠宰场同比屠宰量增幅在15% - 20%,小型屠宰点规模下降[1][2][3] - **出栏体重提升原因**:内部为降低成本、提高栏舍利用率,满足存栏率提升要求,大规模换种使130公斤左右猪更具养殖效益;外部市场对大体重猪需求高,企业曾试探降体重但大体重猪仍畅销[5] - **产业政策影响及执行情况**:政策旨在提升猪价,大型养殖公司降低出栏量和体重,执行二次育肥禁令去化库存,社会养殖群体盲目需公司带头执行;二次育肥限制政策阻断疫情传播和非法检疫,集团公司禁止向二次育肥出售饲养票,但存在漏洞,山东等地已查处违法行为,效果待察;部分养殖公司开始控制母猪产能,禁止增量并逐步减少数量,效果待察[1][6][7] - **出栏体重下降情况**:6月因天气变化肥猪需求减少、日增重减缓,体重会自然下降,集团公司降体重已显初步成效,两到三个月内体重将显著下降,具体消化时间受季节性日增重和内部经营安排影响[10][18] - **猪价走势**:不考虑政策,今年下半年高价不高,低价或致育肥和自繁自养亏损;受政策影响需进一步观察,已有部分成效;明年价格预计前高后低,供应兑现期可能破自繁自养成本线后缓慢去化[11][13] - **二次育肥群体情况**:受政策性信息刺激投资预期扩大,认为后期大猪缺乏和政策力度大将推动猪价上涨,但扩张后累积库存量能否抵消养殖公司均重降低带来的供应减量需关注[12] - **北方区域大集团控盘情况**:今年二三四月份北方区域大集团控盘明显,因去年10月后社会群体母猪减少,供应单一化和同步化增强控盘力度;随着山东汉翔公司增量及社会自繁自养仔猪和二次育肥压栏增加,供应兑现后控盘力度减小[14] - **年后生猪价格上涨原因**:下游补栏积极性高,北方疫病减少出栏节奏,下游需求提升,自繁自养场外售仔猪并淘汰轮换母猪使仔猪供应增加致价格疲软[15] - **集约化养殖场产量增加情况**:未来头部养殖企业通过降低胎龄结构和优化养殖管理提升养殖成绩,存栏母猪需求将逐步下降[16] - **北方放养模式情况**:山东放养模式增量因非洲猪瘟致母猪数量下降产生供应缺口,肥猪价格和利润高驱使弥补缺口,部分公司提升散养户圈舍环境实现规模化生产[17] - **头部养殖企业屠宰业务情况**:头部养殖企业在屠宰业务取得显著成绩,对传统屠宰企业造成压力,通过铺设下游屠宰渠道实现规模化,缩短中间产业链,提高产品和价格竞争力,北方趋势明显,南方受环保或行政措施阻碍[20][21][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当前头部养殖集团出栏均重**:大部分约为125公斤左右,近期有下降趋势[23] - **山东和河南地区二次育肥体重**:端午节前卖掉一部分,现小体重育肥猪和压栏至350斤大体重育肥猪都有,各区域集中在312斤左右,南方平均存栏体重约289斤[24] - **母猪代养模式流行原因**:地方性政策限制,如南方环保政策及母猪场建设受限,类似温氏公司加农户模式,企业通过该模式规避限制扩大生产规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