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研究

搜索文档
日媒:在气候变化论文方面,中国超越美国
环球网资讯· 2025-08-23 06:46
研究能力与论文表现 - 2023年中国气候变化领域论文数量达1.4万篇超越美国的1.3万篇 结束美国近30年领先地位 [1] - 2024年中国论文数量增至1.7万篇占全球总量20% 美国略超1.4万篇差距扩大 [1] - 2004-2024年间被引次数前1000论文统计中 中国于2022年超越美国位居榜首 [2] 清洁能源技术应用 - 中国企业2024年第四季度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份额达55% 位居首位 [2] - 2023年中国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50% 超越火力发电主导地位 [2] - 中国成为全球脱碳技术核心力量 在欧洲和亚洲市场销量稳步增长 [2] 国际影响力提升 - 中国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作用增强 中国人当选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 [2] - 基于1992-2024年65万篇论文数据分析 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话语权持续提升 [1] - 东京大学专家指出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存在感将进一步增强 [2]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30多年接力,他们用“生态之眼”揭示青藏高原的秘密
新华社· 2025-05-25 18:38
研究机构与团队建设 - 兰州大学于1992年建立甘南草原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2021年升级为国家站[3] - 研究站夏季最多容纳约200名来自北京 南京等多地的大学生参与学习与工作[3] - 团队采用"老带新"模式传承科研精神 培养生态学人才[9] 科研活动与地理环境 - 研究站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甘南草原 属于青藏高原东部黄河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区[1][3] - 团队在极端环境下开展长期生态监测 包括大风 雨雪 强紫外线及野兽干扰等自然条件[5] - 科研工作需进行高强度野外作业 包括每日清晨溪边取水 长时间蹲跪式植物采样等[5][7] 核心科研成果 - 累计采集21.97万个种子库土芯 鉴定35.67万株幼苗及39.98万粒种子雨物种[5] - 首次揭示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系统土壤种子库组成与结构[5] - 发现高寒地区种子休眠期可达二三十年 证实生态系统具备自我修复能力[5] - 2017年建立气候变化实验平台 发现青藏高原变暖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 研究价值与应用 - 土壤种子库被喻为"种子银行" 可追溯种子历史并预测生态演变趋势[5] - 研究成果指导生态修复实践 减少人工播种与肥料投入 避免生物入侵风险[5] - 长期监测数据为高寒草甸 高寒草地 荒漠草地等生态系统精准管护提供支撑[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