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脱碳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欧盟公布气候目标被疑“外包减排”,多国认为不切实际
环球时报· 2025-07-04 07:00
欧盟2040年气候目标提案 - 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气候法》修订草案 设定204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90%的目标 [1] - 提案正值欧洲遭受高温炙烤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洲公民期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1] - 提案引发欧洲内部争论 各国政策制定者 企业及环保人士对目标可行性 减排机制 经济影响等提出不同意见 [1] 减排机制争议 - 提案允许从2036年起有限度使用高质量国际碳信用 额度最高相当于1990年排放水平的3% [2][4] - 国际碳信用机制引发争议 环保人士认为这是将欧盟气候努力外包给发展中国家 [4] - 自由市场派和高碳排放制造业者认为这是实现气候目标的唯一现实途径 [4] - 碳信用历来备受质疑 多国出现资助虚假项目或严重高估减排量的情况 [4] 经济影响分析 - 减排目标实施将带来成本上升压力 如机票涨价 住宅翻新和热泵替代燃气锅炉等前期成本 [5] - 可再生能源推动脱碳预计将逐步降低相关账单 减少进口依赖 释放数千亿欧元用于战略投资 [5] - 欧盟设立社会气候基金帮助弱势群体 但27个成员国中有26个未能如期提交激活该基金的国家计划 [5] 成员国立场分歧 - 德国和其他约十个国家支持新气候目标 德国环境部长称其向世界发出强烈信号 [6] - 法国 意大利和波兰表示怀疑 担心给经济带来新负担 呼吁推迟提案 [6] - 欧盟气候理事会警告成员国不要通过花钱放弃自身努力 以免损害欧盟信誉和清洁技术领导地位 [6] 气候保护与经济竞争力平衡 - 提案引发关于气候保护与经济竞争力适当平衡的争论 [7] - 保守派政客和企业管理者认为欧盟气候保护法过于繁琐 警告欧洲正失去与美中的竞争力 [7]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重点放在削弱"绿色协议"并使其更有利于工业发展上 [7]
“无视”美国港口费,航运巨头继续争购中国船
搜狐财经· 2025-06-08 22:44
中国造船业竞争力 - 尽管美国自4月起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全球买家仍持续采购中国船舶,因中国造船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难以替代 [1] - 地中海航运公司高级副总裁明确表示港口费用不影响其在中国订购船舶的计划,并强调中国造船公司技术能力和实力雄厚 [3] - 中国造船速度远超美国,平均每5天交付一艘新船,而美国年产能仅约1.5艘,且美国造船成本接近亚洲的5倍 [5] 全球航运业趋势 -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25年内实现航运业净零排放目标,推动航运公司加大对绿色燃料和脱碳技术的投资,导致新船订单显著增加 [5] - 日本商船三井公司虽暂停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但仍视中国船厂为重要合作伙伴,因全球仅有少数船厂能制造高品质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6] 市场份额与订单分布 - 2024年前4个月全球新船订单修正总吨位达1260万吨,中国公司占比54%,韩国占比22%,凸显中国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主导地位 [6] - 地中海航运公司在中国多家大型造船厂(如长宏国际、广船国际、恒力重工)持续进行船舶建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