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泥行业信用风险
icon
搜索文档
2025 年半年度水泥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
联合资信· 2025-08-08 11:10
行业投资评级 - 水泥行业债券融资主体以高信用等级央企和国企为主,整体偿债风险可控 [2] - 行业效益整体仍将承压,需关注下游需求疲弱、盈利难以恢复以及债务集中到期等负面因素 [2]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水泥需求乏力,供需失衡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价格在3月短暂上升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2] - 受煤炭价格下行影响,一季度行业盈利有所恢复,企业亏损数量减少 [2] - 国家延续"去产能"政策,但去产能进展缓慢,产能结构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 [2] - 展望未来,水泥需求仍将下降,价格回升依赖供给端改革,但短期内难有强力措施出台,预计价格将低位运行 [2] 行业运行情况 供需情况 - 2025年1-6月全国水泥产量8.15亿吨,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低,同比下降4.30% [5] -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为-11.20%,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00%,施工面积同比下降9.10% [4] - 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为4.60%,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 [4] - 2025年上半年新投产熟料线3条,涉及产能约500万吨/年,预计下半年还有5条线投产,合计产能682万吨/年 [5] - 2024年底全国熟料产能17.93亿吨,水泥熟料在产产能利用率约59.6%,水泥产能利用率约50.8% [7] 价格表现 - 2025年1-2月受春节影响价格下行,3月到4月上旬小幅回升,4月中下旬再次进入下行通道 [10] - 东北地区价格与其他区域差异明显,4月以来呈现上升后企稳趋势 [14] - 整体价格仍处于低位运行 [9] 行业效益 - 2025年一季度25家主要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6.64%,利润总额亏损规模同比下降91.03% [15] - 盈利企业数量从7家增至14家 [15] - 但4月以来价格下行,预计全年亏损情况仍难好转 [15] 行业政策动态 错峰生产 - 各地错峰停窑时间延长,非采暖季错峰停产力度加大 [17] - 华北地区停窑时间120-236天,东北不少于150天,华东80-170天,华南95-160天,西南100-190天,西北100-210天 [19][20] 产能置换 - 新政策加严置换要求,明确低效产能不能用于置换,不得拆分转让产能 [21] - 实施地区差异管理,产能利用率低于50%的省份原则上不得从省外置换产能 [21] - 推动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统一,要求超产企业补齐产能差额 [22] 双碳政策 - 分阶段将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4-2026年为启动实施阶段 [24] - 2025年各省水泥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从25.2%到70%不等 [25] - 政策将加大行业运营成本,有利于行业出清 [23] 债券市场表现 一级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发行债券30只,规模313亿元,同比增长23.28% [26] - 发债企业集中在高等级,8家AAA和2家AA+ [26] - 中长期债券占比78.59%,较上年同期提升 [26] - 发行利率下行明显,AAA级短期债券加权平均利率1.87%,利差54.38BP [27][29] 企业财务 - 2024年以来经营业绩下降,2025年一季度部分企业扭亏或减亏 [30] - 发债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负,但压降财务杠杆趋势明显 [31] - AAA企业表现好于AA企业,但债务杠杆偏高 [31] 债券到期 - 1年内到期或回售债券规模423.05亿元 [33] - 主要到期主体为高等级央企和国企,兑付风险较小 [34][36] 信用风险展望 - 房地产投资降幅扩大,基建投资保持增长但水泥需求仍疲软 [37] - 预计2025年水泥需求量将继续下降 [38] - 供给端改革进展缓慢,供需矛盾难解决,价格缺乏支撑 [38] - 债券市场整体信用风险可控,但需关注企业效益和流动性影响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