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汉字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感受汉字魅力 促进民心相通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活动概况 - 首届曼谷汉字艺术节在泰国曼谷朱拉隆功大学举办,主题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1] - 活动涵盖汉字艺术作品展览、文化讲座、圆桌论坛、艺术体验等,吸引了来自泰国多所高校、政府部门代表等上千人参与 [1] - 活动期间发布了《国际汉字艺术宣言》,并推介了“中泰青少年湖州研学计划”与“双城展未来计划” [2] 文化体验与参与 - 泰国民众现场体验了木活字印刷、湖州毛笔书写、汉字拼图等活动,参与者表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并获得了成就感 [1] - 一名9岁泰国小学生在活动中尝试用毛笔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表示要学习毛笔书法 [1] - 活动举办的“汉字灵思,泰韵匠心”文创展受到欢迎,展出的湖笔、丝绸、首饰等产品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2] 艺术展示与影响 - 艺术节集中展出了百余幅由中泰艺术家创作的汉字艺术作品,作品基于中国汉字演变创作,涵盖甲骨文、篆书、楷书等 [1] - 活动被泰国教育部官员评价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旨在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2] - 活动被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通过艺术与文明的对话架起中泰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2]
2025“汉字嘉年华”泰国巡展首展在曼谷开幕
新华网· 2025-09-18 08:50
活动概况 - 2025年“汉字嘉年华”泰国巡展首展于9月16日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中心开幕 [1] - 展览以汉字为主题,融入互动体验,展示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 近百名中泰各界代表和师生参加开幕式活动 [1] 主办与协办方 - 展览由泰国北京总商会、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联合主办 [2] - 泰国进步学院协办本次展览 [2] - 泰国北京总商会主席姚华星、中国贸促会驻泰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马艳玲、泰国进步学院院长海阳等出席开幕式 [2] 展览内容与体验 - 展览现场设有甲骨文字展示、汉字拼图和书法体验、京剧脸谱和风筝彩绘等区域 [1] - 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泰国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汉字之美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1] - 泰国华文教师公会将持续推动中文教育,培养更多热爱中文的泰国青年 [1] - “汉字嘉年华”后续展览将在泰国多地陆续举办 [3]
赴一场书法盛会 观一城文化之美 海内外青少年齐聚“米芾杯”泼墨挥毫
镇江日报· 2025-08-09 08:17
活动概况 - 2025米芾书法大会第八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展于8月8日在丹徒十里长山米芾书法公园开幕,活动为期3天 [1] - 活动包含现场书写、评审、专题讲座及研学体验等多个环节 [1] - 近600名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参与现场书写,分为甲、乙两场,每场6小组,每组约45人 [1] 活动内容 - 现场书写环节由专家进行监赛、点评及初评审,将评出一、二、三等级入展作品及"米芾级"入展作品 [1] - 同步举办"历届米芾级入展作品点评讲解"和"趣谈汉字文化"专题讲座,解析汉字演变历程及文化内涵 [1] - 后续将举办优秀作品展并编印《第八届"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展优秀作品集》 [1] 参与范围 - 活动主要面向6-18周岁青少年,今年首次吸引马来西亚书法爱好者参与 [2] - 参会人员将分组前往镇江博物馆、中国醋文化博物馆、米芾书法公园等地开展研学活动 [1] 主办方信息 - 活动由(全国)教育书画协会、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国家级机构主办 [2] - 镇江市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等十余家地方单位共同承办 [2] - 著名书画家言恭达担任本届活动评委会总顾问 [2] 活动意义 - "米芾杯"国际青少年书法大展规模、影响力和权威性日益显著 [2] - 活动与镇江打造"书法之城"的城市发展战略相统一,旨在彰显当地书法艺术特质 [2]
来小村庄,“打卡”汉字之美(艺术改变乡村)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31
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仓颉汉字艺术馆于2023年4月正式开馆营业[1] - 艺术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超10万人次[1] - 项目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0万余元[1] - 艺术馆最多时一天接待了16个班级的学生[2] - 每月16日设为“村民开放日”,对村民免费开放并提供免费讲解[2] 产品与服务特色 - 馆内核心展品包括一张长11.4米、宽3.6米的定制宣纸,由44名技师经108道工序制成[1] - 定制线装书《老苍的蝌蚪》高3.8米、重130公斤,收录111位中国当代诗人的作品[1] - 馆内设有收藏清代以来300余本字典的字典博物所、实木雕刻汉字墙等[1] - 开发活字印刷、古法造纸、古法扎染等多项研学课程[1] - 引入科技元素,如机器人“汉字小老师”、虚拟相框、AR互动成语墙等增强沉浸式体验[1] 市场拓展与客户群体 - 客户群体从本地扩展至外地,近期有近2000名境外青年前来参观[2] - 艺术馆招聘本村村民担任讲解员,现有13名本村讲解员[1][2] - “村民开放日”设置“汉字寻宝”亲子游戏、活字印刷体验工坊等项目以增强村民参与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