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法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乐声为桥 映见双韵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20 08:41
活动概述 - 中法艺术家在长沙音乐厅举行交流音乐会,作为中法文化论坛期间的活动 [1] - 音乐会呈现了多首经典曲目,包括中国钢琴作品《保卫黄河》和法国莫扎特的《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 [1] - 演出形式包括钢琴独奏、声乐演唱以及湘剧选段等,展现了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力 [1][2] 主要艺术家与节目 - 中国知名钢琴家宋思衡演奏《保卫黄河》,其法国老师米歇尔·达尔贝托演奏《C大调第21号钢琴协奏曲》,师徒联袂演出 [1] - 法国著名女歌手李阿娜·佛丽演绎《玫瑰人生》等4首经典法国歌曲,并与现场听众互动合唱 [1] - 湘剧表演艺术家周帆表演经典剧目《拜月记》选段,其婉转唱腔和细腻表演获得法国嘉宾赞叹 [2] - 管弦乐节目《刘海砍樵》改编自湖南花鼓戏,使用西洋乐器再现湖南乡音 [2] 文化影响与观众反响 - 音乐会被描述为一段深刻而动人的文明对话,音乐作为超越国界的语言直抵人心 [1] - 演出赢得了现场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与喝彩 [1] - 音乐会使塞纳河畔的花香馥郁仿佛近在身旁,浏阳河的旋律流进所有中法听众的心田 [1][2]
以文化交流搭建法中合作桥梁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1-11 15:47
中法文化交流历史与基础 - 法兰西岛大区是法国与中国联系最紧密的地区,在法生活的华人中三分之二居住于此[3] - 1987年法兰西岛大区与北京市签署首份合作协议,为双边交流筑牢基础[3] - 上世纪20年代上千名中国青年参与旅法勤工俭学项目,见证了中法早期人才交流[3] 地方层面的文化交流实践 - 塞纳河畔阿涅勒市镇已连续十年举办春节庆祝活动,让法国民众感受中国节日文化[4] - 当地中小学自2013年在课后辅导班开设汉语和中国文化课程,通过趣味教学激发法国青少年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心[4] - 该市镇凭借优良治理环境吸引了众多在法生活的中国家庭居住,成为法中民间友好的生动缩影[4] 青年人才培养与语言教育 - 学习中文能为年轻人提供更多职业机遇,助力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脱颖而出[4] - 去年访问成都蒙彼利埃小学时,孩子们法语说得十分流利,甚至优于部分法国本土孩子[4] - 文化启蒙能让法中友谊代代相传[4] 当前国际背景下的合作意义 - 在地缘战略冲突与外交风险交织的艰难时期,文化交流的意义愈发凸显,能为法中两国构建坚实合作基础[4] - 友谊能促进更好沟通、减少误会、增进相互了解,为两国繁荣发展开辟新未来[4]
专访|法国前总理法比尤斯:画了15年,首展在上海
新浪财经· 2025-10-20 08:40
展览概况 - 洛朗·法比尤斯全球首次个人艺术展览“在乐园”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举办,展出其50余件画作,涵盖单幅与多联画[4] - 展览于10月15日对外开放,并将展至10月30日[4][44] - 展览主题呈现其对文明、自然与人性的反思,并以中国式的“桃花源”作为总结[4][8] 艺术风格与创作主题 - 法比尤斯形成了充满直觉的抽象绘画风格,作品色彩厚重、肌理层次丰富,隐喻文明、自然与人性[1][2][4] - 其创作贯穿对全球重要议题的长期关注,包括后工业文明、生态与环境责任、制度与理想的两难,尤其是“自然”议题与其曾担任COP21主席推动签订《巴黎协定》的经历相关[4][6] - 在创作中,色彩被化作肌理、节拍与语言,通过颜料的喷涂、刮擦或叠加来铺展叙事[4] 艺术家背景与转型 - 法比尤斯出身于古董商世家,自幼受艺术熏陶,但人生轨迹先转向公共事务与政治领域,曾担任法国总理、外长等职[1][2] - 其艺术创作始于15年前,转折点源于其伴侣赠送的一套绘画工具,自此开始了从政治家到艺术家的转型[2][22] - 在结束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后,他才开始全身心投入艺术并将之公开,此前艺术创作是其“伴其左右的秘密”[6][22] 艺术交流与文化桥梁 - 选择上海作为全球首展地点,意在搭建中法文化桥梁,法比尤斯长期耕耘中法关系并对中国文化感兴趣[6] - 法比尤斯认为艺术在国际局势艰难的情况下具有重要位置,其抽象绘画包含与世界相关的主题,如自然关系[6] - 法比尤斯欣赏华裔艺术家赵无极,认为其作品兼具力量与诗意,并深受其中国与西方融合的艺术学习背景影响[15][20] - 法比尤斯表达了未来与中国艺术家进行联展的意愿,并将于2026年在法国举办展览[6][44] 创作理念与影响 - 法比尤斯将绘画视为生命中的必需,需要它如同需要锻炼身体或饮食一样[1][22] - 其艺术创作强调情感的流动,并认为艺术根本上是关于美,美可以塑造人类社会[5][8] - 艺术家皮埃尔·苏拉热在审美和友谊层面影响了法比尤斯,尤其是在如何使用刷子绘画及画出多种层次方面[15][16] - 法比尤斯认为政治与艺术的共通之处在于对理想化的追求,但画家身份享有更多表达自由[29][32]
2025“天涯共此时——巴黎中秋嘉年华文化市集”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0:47
活动概况 - 2025“天涯共此时——巴黎中秋嘉年华文化市集”于当地时间10月11日成功举办[1][3] - 活动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与法国美丽城联合商会主办,并获得巴黎市政府及相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1] - 活动内容涵盖舞台演出、民俗体验、美食品鉴与文化市集等多元内容[1] 开幕式与政要参与 - 开幕式以舞龙舞狮、英歌舞开道巡游,吸引了大量行人驻足观看[3] - 巴黎十区、十一区、十九区、二十区的区长以及巴黎市长助理等多位法国政界代表及在法侨界代表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讲话[3] - 主办方代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在致辞中强调文化属于街区与生活,致力于推动中法文化交流[3] 文化演出内容 - 开幕演出包括象征祥瑞与团圆的舞龙舞狮和激发中西音乐火花的民乐串烧[4] - 法国歌手玛丽娜·德·尼克拉中文演唱《明月几时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以法式情感诠释中秋[4] - 演出还包括古琴独奏《洞庭秋思》、太极舞蹈和展现“行走画卷”的汉服表演《十二月神》,获得观众热烈喝彩[4] 市集与互动体验 - 文化市集一条街长达500米,汇聚多家中餐品牌,提供包子、饺子、肉夹馍、烤串儿、茶饮等传统美食[5] - 文化体验区设有画脸谱、灯笼制作、拓印、书法、剪纸、汉服妆造等互动项目,吸引众多法国居民参与[5] - 活动吸引了数万中法公众参与,成功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与融合[5]
“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举行,中法电影人带观众重温经典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24 12:14
活动概况 - 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风移影动——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之“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于9月22日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 [1] - 活动旨在以音乐和影像为纽带,重温经典,唤起中法电影交流的珍贵记忆,并开启两国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1] - 系列活动跨越学术、产业与文化领域,推动中法影像艺术从历史回顾迈向共同创作 [6] 中法电影合作历史与代表作品 - 活动通过“世纪回声”和“光影旅程”上下半场,回望中法电影交相辉映的百年历程 [1] - 1957年中法合拍的《风筝》是新中国首部中外合拍的故事片,也是首部彩色儿童片,播撒下两国电影人友谊的种子 [3]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中国电影《狼图腾》历时7年完成,其中驯养狼演员耗时1年半 [5] - 2024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上百家影院放映两天,引发观影热潮 [6] 文化交流与产业影响 - 活动中展示了奥古斯特·弗朗索瓦、卓别林家族拍摄的中国珍贵影像,以及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馆藏的《定军山》等早期中国电影片段 [1] - 中国京剧谭派艺术第六代、第七代传人现场讲述家族五代人参与电影拍摄、见证中国电影发展的故事,并表演经典唱段 [1] -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音乐创作融合了中国传统乐器与西方交响乐,凝聚了东方神话的磅礴气势并融入全球化音乐表达方式 [6] - 活动尾声举行了承载历史与敬意的互赠仪式,包括卓别林家族与梅兰芳家族互赠礼物,以及中法电影资料机构互赠珍贵电影礼物 [6]
当长城遇见塞纳河:中法电影音乐会奏响2025北京文化论坛序曲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16:48
活动概述 - 北京文化论坛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推出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 以音乐和影像致敬中法电影艺术成就并开启文化交流新篇章 [1] - 活动通过老胶片展示1922年电影劳工之爱情和数字技术呈现2023年电影封神第一部 结合谭派京剧与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的镜头诗学实现跨时空艺术对话 [1] 重要嘉宾参与 - 中宣部副部长慎海雄与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出席致辞 强调中法电影130周年和120周年纪念意义 以及电影作为桥梁深化情感联结的作用 [2]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 演员朱丽叶·比诺什 中国演员刘烨 安娜伊思·马田等两国电影人共同参与活动 [2][5] 艺术表演与展示 - 现场演奏中法合拍电影风筝和狼图腾配乐 法国工作者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珍贵影像 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呈现馆藏作品定军山和西厢记片段 [7] - 京剧演员谭正岩表演定军山片段 体现传统艺术与电影融合 [3] 合作成果与案例 - 拉法兰提及中法在电影修复 合拍 影人交流成果 包括狼图腾 山河故人 熊猫月亮等影片 以及刘烨 赵涛等艺术家的贡献 [5] - 演员窦骁分享参演狼图腾经历 称其提升工作包容共情能力 并希望未来挑战海洋题材影片 [5] 文化交流与互赠 - 卓别林孙女卡门·卓别林赠送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给梅兰芳曾孙梅玮 梅玮回赠书籍梅兰芳菲 象征中法电影文化传承 [7] - 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互赠电影礼物 寓意合作圆满持久 [7] 活动意义与后续规划 - 活动作为2025北京文化论坛开幕盛典 后续将组织法国影人访问北京文化机构 与中国电影人 学者 青年学生开展多维度交流 推动共同创作 [7] - 活动被定义为文明互鉴的镜像对话 为两国人文交流注入活力 绘就文化并肩前行图景 [7]
“光影百年·中法同行”电影音乐会在京举行,开启文化交流新篇章
新京报· 2025-09-23 14:05
活动概述 -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中法影像对话系列活动 包括电影音乐会及多维度交流[1][3][4] - 活动以电影为轴跨越学术 产业与文化领域 推动中法影像艺术从历史回顾迈向共同创作[4] 活动内容 - 音乐会演奏中法合拍电影《风筝》《狼图腾》等电影音乐[3] - 法国电影工作者展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珍贵影像[3] - 巴黎中国电影资料中心呈现馆藏作品《定军山》《劳工之爱情》《西厢记》片段[3] 文化交流 - 卓别林孙女赠予梅兰芳曾孙卓别林与梅兰芳合影 获回赠书籍《梅兰芳菲》[3] - 中国电影资料馆与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互赠珍贵电影礼物[3] - 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及演员朱丽叶·比诺什等出席活动[1][3] 后续安排 - 法国影人将深入北京文化机构与中国电影人 学者及青年学生展开多维度对话[3]
当塞纳河遇见“周同学”:一场中法文化的奇妙交融
环球网· 2025-09-18 13:39
公司业务与IP运营 - 公司专注于IP创造及营运 已打造周同学和刘教练两大现象级明星IP 现有明星IP组合累计粉丝量达2.8亿[5] - 周同学IP与法国存在特殊渊源 其综艺《周游记》曾在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表演魔术 配乐《告白气球》灵感源自法国美景[3] - 通过周同学等IP形象将中国文化以现代化 国际化方式呈现 实现情感连接与文化共鸣的深层交流[10] 科技合作与创新产品 - 与宇树科技共同打造智能机器人巨星狗 具备玩耍 握手 撒娇等交互能力 当前定位为陪伴型潮玩[8] - 未来计划与宇树科技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公司负责IP策划 宇树科技负责技术支持[8] - 计划在演唱会等线下活动场景融合机器人及机器狗表演[8] 文化交流与品牌影响 - 法国媒体团参观公司总部 体验周同学IP盲盒抽取 巨星狗互动及《本草纲目》健身操等融合音乐 科技与健康的文化活动[1][3][10] - 文化IP成为连接中法两国的新桥梁 法国媒体团对周同学IP表现出浓厚兴趣[5][10] - 公司发展模式展现文化IP在国际交流中的独特价值 超越传统文化输出方式[10]
融合说唱和街舞,《莫里哀》如何成为现象级音乐剧
第一财经· 2025-09-16 21:15
演出概况 - 法语原版音乐剧《莫里哀》于9月12日至10月5日在上海文化广场开启中国首演 [1] - 该剧是上海文化广场年度重磅剧目之一,开演前已吸引超三万观众购票 [1] - 演出融合说唱旋律、现代街舞与复古美学,形成复古与潮流的碰撞 [1] 创作背景与艺术价值 - 该剧创作于法国文学巨匠莫里哀诞辰400年之际,2023年11月在巴黎首演后风靡全法乃至欧洲 [3] - 创作者德夫·阿提亚是《摇滚莫扎特》《太阳王》等经典法语音乐剧的编剧、词曲创作与艺术总监,自称莫里哀忠实粉丝 [3] - 作品聚焦莫里哀在家庭期待与个人梦想间的挣扎,其人生困境与现代人产生共鸣 [3] - 莫里哀是古典主义喜剧开创者,其作品如《伪君子》批判虚伪道德,《太太学堂》倡导女性独立,对人性弱点的刻画领先时代 [4] 艺术形式创新 - 该剧打破“对白、歌曲、对白”传统音乐剧形式,将叙事融入音乐,在歌曲中推进情节发展 [7] - 大胆融合说唱、都市音乐与现代街舞,以动人旋律和富于节奏感的唱词展现莫里哀人生旅程 [7] - 剧中巧妙穿插18部莫里哀经典作品,以“戏中戏”形式融入剧情,让观众同时领略其人生与创作 [8] - 角色常打破“第四面墙”与观众互动,将演出从舞台延伸至观众席,营造沉浸式体验 [10] 市场反响与奖项 - 该剧在法国开启全国巡演,160余场演出一票难求,吸引观众超50万人次 [7] - 斩获2024年法国音乐喜剧奖包括“最佳音乐剧”在内的七项大奖,并获得法国莫里哀戏剧奖“最佳音乐剧”提名 [7] - 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元洪认为该剧在延续德夫旋律魅力基础上增加创新元素,能带给中国观众惊喜 [10] 中国首演制作与推广 - 中国巡演延续原版主创团队,技术团队针对上海文化广场主剧场空间特性调试灯光与舞台机械 [11] - 巡演阵容汇聚法国本土实力演员与新锐人才,包括饰演莫里哀的亚尼斯·理查德等 [11] - 上海文化广场推出“莫里哀城市记忆探索计划”,串联香山路街区、L'ECOLE珠宝艺术中心法兰西喜剧院特展等城市文化地标 [11] - 在TX淮海举办主题快闪活动,主演与舞者走出剧场演绎剧中片段,让游客邂逅“说唱版”莫里哀 [11] - 上海站演出结束后,该剧将前往中国十余座城市展开巡演 [11] 行业影响 - 《莫里哀》是继《巴黎圣母院》《摇滚莫扎特》后,又一部在上海开启中国首演的法语音乐剧 [10] - 过去14年,上海文化广场持续引进优质法语音乐剧,积累了一批高黏性的法语音乐剧粉丝 [10] - 该剧作为上海文化广场14周年庆典演出,继续为上海舞台增添法式色彩 [10]
2025巴黎设计周·中国周在法国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5 16:51
活动概况 - 2025巴黎设计周·中国周活动于9月4日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主题为“澎湃 Blooming” [1] - 活动由巴黎设计周、Maison&Objet中国设计奖、巴黎中国设计中心主办 并得到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北京国际设计周等机构联合主办和支持 [1] 行业合作与交流 -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表示 设计是文化在生活中的延续 优质文化交流能激发灵感推动创新 期待推动中法在院校、企业与设计师间建立更紧密合作 [2] - Maison&Objet中国设计奖自2020年创立以来 已向Maison&Objet推荐超过1200件中国设计佳作 超过150位中国设计师通过该平台获得全球专业人士认可 [5] - Maison&Objet视中国为重要战略市场 双方合作日益深入 包括中国设计展览与青年设计师推广计划“NEW TALENTS CHINA” [5] 设计奖项与平台 - 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重点介绍了共同发起的“华灿奖” 该奖项十余年来致力于发掘和支持青年创意设计力量 已成为促进海外华侨华人青年设计师交流的重要平台 [4] - “华灿奖”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 旨在推动设计人才培养改革、促进青年文化交流并支持产业合作 [4] - Maison&Objet中国设计奖将推出New Talents China项目以深入挖掘中国新锐设计师 并计划在明年1月春季展上推出Outlook China 2026特别策展以推动中国设计出海 [5] 文化项目与活动 - 活动亮点包括纪录片主题展览、苏绣展览及女高音歌唱家演出等 旨在多视角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与创造力 [2] - 融媒体项目《手艺中国行》在开幕式上举办全球创新设计招募活动 纪录电影《我在苏州学非遗》举办首场海外推介观影活动 [7] - 现场发布了“莱泽生态艺术节” 该联动项目旨在让生态责任与创意表达交汇 为中法艺术家和设计师提供共同实验与对话的平台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