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泰文化交流
icon
搜索文档
梦之蓝手工班《中国宴》架设中泰文明对话金桥
新华网财经· 2025-11-19 13:04
曲阜孔府朱门轻启,一场跨越山海的美食对话正在上演。当藏着周礼、裹着诗史的孔府千年家宴,遇见带着热辣香料、满是鲜活气息的泰 式风味,两种风格迥异的饮食文化在《中国宴》的舞台上碰撞出绚烂火花。由新华网与洋河梦之蓝手工班联袂打造的国民级美食 IP《中国 宴》第二期,邀请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品味传承千年的孔府菜,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儒家箴言中,领略"有朋自远方来"的文化精 髓。 千年礼乐化盏中清韵,孔府佳肴藏千年智慧 泰国驻华大使韩灿才踏入孔府菜会场的那一刻,中华礼仪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孔府菜大厨呈上梦之蓝手工班欢迎老酒,礼官随之开启 "传统文化小课堂",一套源自周礼的"一献之礼"令人叹为观止。 后厨内的 "风味交流"成为文化碰撞的名场面。孔府菜大厨展示的"金钱鸡托",完美诠释了孔府菜"既有宫廷华贵,又有文人意趣"的精髓。 泰国大厨不甘示弱,一道罗勒叶炒鸡肉香飘四溢,更令人称奇的是,泰国大使特意带来的精美瓷盘,既有中国传统瓷器的温润质感,又透 着泰国特色的异域风情。 "瓷器起源于中国,在泰国长出了不一样的风格,就像我们的美食一样。"韩灿才大使的点评道出了中泰文化交流的真谛——同源而异流,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
240余件(套)珍贵文物亮相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1-18 16:56
来自泰国国家博物馆的宾乍隆瓷器极具代表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泰国的广泛传播:西游记故事被 工匠描绘在盖碗上;一组白地釉上彩描金白菜纹茶具,"白菜"谐音"百财",象征财富与兴旺;釉上彩冰 裂花卉纹盖碗,将独具中国艺术风格的冰裂纹与泰国传统文化中的莲花有机融合。 240余件(套)珍贵文物亮相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电 (记者 应妮)故宫博物院与泰国文化部艺术局联合策划的"金邻共曜——庆祝中泰 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18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对公众开放。 展览遴选240余件(套)来自泰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机构的珍贵文物,涵盖宫廷器具、佛教艺 术、传统手工艺等,全景式展现泰国千年文明的多元魅力与历史进程中的中泰文明互鉴。 11月18日,"金邻共曜——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文物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正式对公众开放,图 为展览现场。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金邻"一名源自中国古籍对今泰国一带盛产金、银之地的记载。公元13世纪,素可泰王朝建立,与元朝 互遣使节。14世纪以来,中泰交往愈加密切,两国使节互访、礼品馈赠逐渐成为传统。 数百年间,陶瓷在中泰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展览现场,泰国宾乍 ...
东西问丨阿塔西:中国瓷器如何影响泰国陶瓷的形与神?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6: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瓷器通过贸易、外交和移民等途径深刻影响了泰国陶瓷的发展,泰国在吸收中国陶瓷技艺与审美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土文化、宗教信仰和艺术传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风格,这一过程是两国以器物为媒介进行文明互鉴和双向文化交流的缩影 [3][5][14] 泰国陶瓷发展史 - 泰国陶瓷发展可追溯至公元11至12世纪高棉时期,其釉陶作品已受中国宋代陶瓷影响,采用青绿色、灰绿色或褐色釉面,结合刻划与压印技法 [4] - 自13世纪下半叶起,元明两代中国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大量流入东南亚,泰国陶瓷借鉴中国青瓷、白釉与青花瓷等,在器形、釉色与装饰上实现本土化延展 [4] - 18世纪后,大量华侨华人移民定居暹罗,中国青花与彩瓷成为王室与民间日用及宗教礼仪要器,中国景德镇工匠曾依据泰国宫廷规格定烧五彩瓷 [4] - 19世纪中叶,暹罗开始购入陶土等原料推动五彩瓷本土化生产,由泰国匠师自行设计制作,纹样题材除宫廷吉祥图式外,大量取材本土文学与史诗,形成泰式风格鲜明的五彩器物 [4] 中国瓷器对泰国陶瓷工艺的影响 - 中国瓷器的传入为泰国陶艺提供了系统化生产范式,泰国古窑遗址表明当地窑炉借鉴了中式龙窑与馒头窑原理并加以改良,推动泰国陶瓷由分散手工向区域化生产转型 [7] - 中国经验激发了原料与釉料的本地创新,泰国陶工以本地黏土和氧化铁颜料为基础发展出釉下黑彩体系,并通过调控窑温与配方烧制出质地坚实、色调温润的器物 [7] - 泰国陶工在吸收中国技艺的同时,与周边国家工匠形成以泰国北部为中心的交流圈,使制瓷技艺在多元文化交汇中不断延展 [7] 中国陶瓷对泰国陶瓷“形”的影响 - 泰国陶瓷在吸收中国陶瓷造型秩序与构图美感的同时,将佛教意象、自然图案与本土装饰传统融入其中,在中式秩序与本土感性之间取得平衡 [8] - 素可泰与西萨查那莱时期的高足碗、高圈足盘等器形承袭中式比例与形制,但在结构上更注重线条流动与造型轻盈,呈现泰人偏好的柔和与灵动之美 [9] - 泰国五彩瓷在传统器身结构中融入手鼓形、莲瓣形等本土母题,形成兼具东方秩序与热带张力的视觉风格,泰国匠师可稳定运用逾三十种釉色 [9] 中国陶瓷对泰国陶瓷“神”的影响 - 自14世纪起,泰国陶瓷的精神意涵呈现泰中交融特征,泰国工匠将佛教符号与热带自然意象融入陶瓷装饰,使其象征体系成为精神层面的再诠释 [11] - 中国的寓意符号被泰国重新解读,如“双鱼”纹样被视为多福与丰产象征,莲花、牡丹、菊花等纹饰因其吉祥寓意被广泛沿用,形成以信仰、吉祥与生命崇敬为核心的泰国宫廷美学 [12] - 与中国瓷器常见的叙事题材不同,泰国陶瓷更强调宗教性与象征性,其图案承载的是祈福与信念而非故事,反映出泰中之间跨越地域与信仰的精神共鸣 [12] 中泰陶瓷文化交流的启示 - 中国瓷器的传入推动泰国陶瓷形成兼具本土精神与跨文化特质的艺术身份,泰国在吸收中国技艺与审美理念过程中,结合自身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与地域文化,融汇印度及东南亚艺术传统,创造出具有独立风格的陶艺体系 [12] - 陶瓷是泰中文明交流的缩影,中国的思想观念、审美趣味与生活方式也通过贸易、外交与移民深刻影响了泰国社会,这种文化互动是基于相互理解与创造性转化的双向交流 [14]
感受汉字魅力 促进民心相通
人民日报· 2025-09-22 06:41
活动概况 - 首届曼谷汉字艺术节在泰国曼谷朱拉隆功大学举办,主题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1] - 活动涵盖汉字艺术作品展览、文化讲座、圆桌论坛、艺术体验等,吸引了来自泰国多所高校、政府部门代表等上千人参与 [1] - 活动期间发布了《国际汉字艺术宣言》,并推介了“中泰青少年湖州研学计划”与“双城展未来计划” [2] 文化体验与参与 - 泰国民众现场体验了木活字印刷、湖州毛笔书写、汉字拼图等活动,参与者表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并获得了成就感 [1] - 一名9岁泰国小学生在活动中尝试用毛笔书写自己的名字,并表示要学习毛笔书法 [1] - 活动举办的“汉字灵思,泰韵匠心”文创展受到欢迎,展出的湖笔、丝绸、首饰等产品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2] 艺术展示与影响 - 艺术节集中展出了百余幅由中泰艺术家创作的汉字艺术作品,作品基于中国汉字演变创作,涵盖甲骨文、篆书、楷书等 [1] - 活动被泰国教育部官员评价为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成果,旨在促进两国人民的理解与友谊 [2] - 活动被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通过艺术与文明的对话架起中泰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 [2]
2025“汉字嘉年华”泰国巡展首展在曼谷开幕
新华网· 2025-09-18 08:50
活动概况 - 2025年“汉字嘉年华”泰国巡展首展于9月16日在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中国文化活动中心开幕 [1] - 展览以汉字为主题,融入互动体验,展示汉字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1] - 近百名中泰各界代表和师生参加开幕式活动 [1] 主办与协办方 - 展览由泰国北京总商会、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泰国华文教师公会联合主办 [2] - 泰国进步学院协办本次展览 [2] - 泰国北京总商会主席姚华星、中国贸促会驻泰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马艳玲、泰国进步学院院长海阳等出席开幕式 [2] 展览内容与体验 - 展览现场设有甲骨文字展示、汉字拼图和书法体验、京剧脸谱和风筝彩绘等区域 [1] - 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泰国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汉字之美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1] - 泰国华文教师公会将持续推动中文教育,培养更多热爱中文的泰国青年 [1] - “汉字嘉年华”后续展览将在泰国多地陆续举办 [3]
(成都世运会)奏响中泰友谊乐章 传统泰拳战乐架设文化桥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8-15 18:24
泰拳战乐的文化功能 - 泰拳战乐是泰拳比赛中演奏的传统音乐 用于向师傅致敬 为拳手祈福 并在赛前和赛中营造尊重的氛围[1] - 泰拳战乐不仅是背景音乐 更是泰拳的心脏和灵魂[1] - 从拜师舞到激烈厮杀 泰拳战乐始终掌控比赛的呼吸与心跳[3] 泰拳战乐的演奏形式 - 四位乐师分别演奏爪哇笛 小钹 双头鼓乐器[3] - 乐师会密切关注赛场变化 根据赛况实时调整速度和节奏以引导和激励拳手[3] - 第一回合演奏同一曲目 第二 三回合演奏不同曲目 且节奏越来越激烈[3] - 演奏时乐师紧密配合拳手动作 形成音乐与武术的对话[3] 乐队的国际经验与文化融合 - 乐队曾赴巴黎奥运会及希腊 沙特 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为泰拳比赛伴奏[3] - 乐队领队内维·尼永旺与成员已共同学习演奏战乐20余年[3] - 乐队会根据巡演地区调整曲目 让观众在战乐中听到家乡旋律[3] - 在第二 三回合可演奏中国或其他国家音乐以促进文化连接[4] 文化交流与外交意义 - 泰拳战乐可作为文化大使和连接各国的桥梁[4] -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 能使不同背景者产生情感联系并通过艺术体验建立友谊[4] - 正值中泰建交50周年 乐队在成都世运会期间通过分享音乐声音 节奏和精神展示泰国文化遗产[4] - 与中国运动员及文化团队的互动体现了两国文化遗产价值的共同重视[4]
泰拳路演青岛顺利收官,天丝集团红牛品牌赋能中泰建交50周年
搜狐网· 2025-08-11 10:05
泰拳路演活动概况 - 活动由泰王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商务处主办,天丝集团红牛品牌支持,于8月8日至9日在青岛凯德广场举行,包含泰拳表演、互动体验和泰式市集等内容 [1] - 作为首次落地青岛的大型泰拳主题活动,旨在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呈现纯正泰式风情并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1] - 活动是"中泰建交5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越西安、厦门、南宁、广州、青岛五座城市 [11] 活动亮点 - "百人打泰拳"表演由青岛精英散打俱乐部学员完成,展现泰拳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 [2] - 青少年泰拳运动健将进行实战表演,展现泰拳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2] - "泰拳四大天王"杀玉狼和亚桑克莱亲临现场,表演泰拳拜师舞并指导观众体验泰拳 [6][9] - 武术传承人管恩慈表演中华传统武术,与泰拳形成文化互鉴 [6] - 泰式舞蹈表演包括鲜花舞和花伞舞,展现泰国文化柔和之美 [8] - 泰籍大厨现场制作泰式美食,市集区域热闹非凡 [8] 天丝集团红牛品牌参与 - 品牌设置互动体验区成为人气打卡点,展示"中泰建交50周年纪念版"红牛产品等多款饮料 [10][17] - 通过产品体验和品牌精神与泰拳文化的融合,助力中泰文化交流 [11] - 公司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表示将探索创新模式,推动中泰在经贸、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14] - 活动现场展示经典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红牛®维生素牛磺酸饮料等多款产品 [10] 活动影响 - 活动以丰富多元的文化展演和群众参与,绘就中泰文化交流的壮美画卷 [11] - 通过沉浸式互动让民众感受泰拳激情和中泰民间交流的温度与力量 [11] - 公司表示活动见证了中泰交流的蓬勃发展,坚定了扎根中国、回馈中国的信心 [14]
“中国影像泰国高校巡展”活动在泰国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07 15:59
活动背景与组织 - 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 泰国泰中友谊联合会主办中国影像泰国高校巡展活动于8月6日在曼谷启动[1] - 协办单位包括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及泰国四所高等院校(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 吉拉达技术学院 曼谷皇家理工大学 东北皇家理工大学)[1] - 出席开幕式嘉宾包括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 中国美院电影学院院长徐小明 中国驻泰使馆代表及多所高校领导[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以"影像连接中泰青年"为主题 通过电影搭建两国青年交流平台[2] - 展映两部曾入选国际电影节并获奖的中国优秀影片进入泰国校园进行学术交流[5] - 配套举办中泰影像大师主题交流论坛和"泰国大学生影像扶持计划"等活动[5] - 活动持续至8月13日 为电影学术交流和青少年人才培养提供便利条件[5] 战略意义与发展规划 - 活动旨在深化两国文化理解与民心相通 拉近青年距离并增进感情友谊[2] - 泰国前国会主席颇钦指出电影是了解他国生活习惯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强调青年是两国友好关系的未来推动者[2] - 中国美院徐小明表示影展为中国文化提供生动展示平台 促进两国青年在电影创作中的交流合作[2] - 泰中友谊联合会将持续深化青年交流机制 未来推动文化 科学 艺术 教育 创新创业等多领域互动协作[5] - 计划通过交流项目 工作坊 联合创作营 科技挑战赛等形式构建长效合作平台[5]
中泰教育界共同举办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4 11:00
中泰文化交流活动 - 在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支持下 泰国中文教师学会联合曼谷中国文化中心 玫瑰园中学孔子课堂主办"鲁声泰韵——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 [1] - 山东青年民族乐团与泰国玫瑰园中学艺术团同台演出 展示中国传统歌舞与泰国经典曲目 吸引数百位泰国观众 [1] - 活动以音乐为媒促进中泰民间文化交流 主题"鲁声泰韵"象征两国文化交融 [2] 参与机构与嘉宾 - 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卓越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阿提塔亚 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徐希锋 语合中心—曼谷中心主任王晓艳等出席并致辞 [1] - 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赵歆强调中心积极搭建民间交流平台 为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 [2] - 泰国中文教师学会拥有千余名会员 致力于提升汉语教学水平 深化中泰教育文化合作 [2] 演出内容与意义 - 山东青年民族乐团演奏《龙腾虎跃》《楚颂》等曲目 展现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底蕴 [1] - 泰国学生表演《长鼓舞》《彩云追月》等传统节目 形成文化交相辉映效果 [1] - 活动通过音乐架设桥梁 实现超越语言的共情 生动诠释中泰友谊 [2]
豫园灯会走进泰国曼谷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9:20
中泰文化交流活动 - "山海有灵·豫园灯会暨2025中泰文化月"在泰国曼谷暹罗天地举办 活动将持续至8月15日 作为中泰建交50周年献礼活动 [1] - 灯会以《山海经》为蓝本 结合现代光影与传统灯彩技艺 打造融合中泰文化元素的"水岸光影奇境" 包含牡丹与金链花交织的"友谊之花"主题场景 [1] - 泰国文化部官员表示这是中国国家级非遗豫园灯会首次走进泰国 体现两国政府与企业共同推动文化交流的成果 [1] 中泰合作展望 - 中国驻泰使馆官员指出灯会是"中泰一家亲"情谊的体现 期待在文化创意 艺术表演 非遗保护 文旅融合等领域深化合作 [2] - 豫园股份董事长强调灯会既是友谊象征也是合作起点 计划推动更多中国文化品牌进入泰国市场 [2] - 活动包含彩灯展示 文艺演出 特色市集等板块 成为中泰文化 旅游 商业交流平台 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2] 豫园灯会国际化发展 - 豫园灯会自1995年创办以来不断创新 2023年底首次出海在巴黎举办 吸引观众近20万人次 并带动老字号品牌集体出海 [2] - 2025泰国灯会是继法国之后又一次国际化尝试 通过文化活动促进品牌海外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