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唐卡
icon
搜索文档
西藏,西藏!
新华社· 2025-08-20 21:17
地理与自然环境 - 西藏占据中国国土面积约1/8 [3] -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而中国多数地区海拔仅200米左右 [3] - 雅鲁藏布江切割形成世界最深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8] - 青藏高原形成于200万至300万年前的强烈地质隆起 [6] - 区域包含祥格拉冰川 羌塘草原及玛旁雍错湿地等独特生态景观 [5][8][9] 历史文化传承 - 公元7世纪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中原纺织 农业及医疗技术 [10] - 大昭寺门前唐蕃会盟碑已矗立1100余年 记载藏汉融合历史 [13] - 布达拉宫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流象征延续千余年 [12][15] - 传统技艺如唐卡绘画 氆氇编织通过现代工作室传承创新 [16] 现代发展成就 - 1951年签订"十七条协议"实现和平解放 奠定民族区域自治基础 [17] - 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7][19] - 建成康藏 青藏 新藏 滇藏公路网及青藏铁路"天路"交通体系 [19] - 拉萨贡嘎机场显著提升区域交通效率 [19] - 牧区实现智能手机全覆盖 远程教育普及 网络覆盖广袤地域 [24] 经济与产业创新 - 藏族青年通过直播销售氆氇围巾获得可观订单 [16] - 藏医药结合现代科学向全球推广 [24] - 藏族服饰 藏刀 唐卡通过创新设计焕发新生 [24] - 藏北草原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 发展清洁能源 [21] 社会民生改善 - 援藏干部与当地群众共同推进教育 医疗 基础设施建设 [25] - 实现从传统水桶取水到自来水系统 油灯到电灯 土路到柏油路的升级 [25] - 60年间完成从毡房到楼房的居住条件变革 [25] - 北京等省市医疗援藏团队持续支持拉萨人民医院等机构 [25]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新华社· 2025-08-16 09:50
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姜帆 摄影报道 ↑ 8月6日,一名制陶师在欣赏自己的作品。藏族传统泥陶雕塑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12日,藏香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次仁多吉在拉萨制作藏香。 ↑ 8月6日,服装师在制作拉萨服饰。拉萨服饰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多年来,西藏不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各类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保护和发展。2012年至2024年,中央和西藏自治区财政累计 投入专项资金4.73亿元,用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开展传习活动及保护利用设施建设 等。西藏现有各级各类代表性项目276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 ↑ 8月6日,一名制陶师在制作陶器。藏族传统泥陶雕塑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6日,一名画师在制作绘制唐卡用的矿物质颜料。 ↑ 8月6日,雕刻师在工作中。西藏雪巴康雕版印刷制作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6日,一名雕刻师在工作中。西藏传统雕刻修复技艺入选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8月 ...
富阳携手四川德格县举办交流交融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8-06 10:05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德你同行,富泽同心",聚焦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与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两地协作共赢 [3] - 活动分为非遗展、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和文化惠民演出三大板块 [3] - 活动时间为8月2日至8月4日,在富阳区举行 [3] 文化演出亮点 - 音乐剧《岭·格萨尔王》由藏族艺术家亚东担任总导演,将120分钟原剧浓缩为60分钟精华版 [3] - 演出聚焦格萨尔诞生、降魔征战、荣登王位三大史诗篇章,采用动态LED巨幕呈现雪山草原场景 [3] - 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带来原创越剧《富春长歌》,讲述《富春山居图》创作故事 [3] - 藏族艺术家亚东、嘉央曲珍等联袂献唱经典藏族歌曲,展示民族艺术 [3] 非遗展示内容 - 德格县展示32万余块藏文典籍刻版,以及十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4] - 现场展示唐卡、堆绣、雕版印刷等传统工艺,传承人进行制作演示 [4] - "富德同心"书法交流活动中,两地书法家共同创作书法作品 [4] 产业协作成果 - 农特非遗文创展销会展示藏药、高原健康食品、生态肉类菌菇、手工艺制品等特色产品 [4] - 活动探索出"文化互促、产业共兴"的协作新路径 [5] - 活动深化了两地协作内涵,促进文化交融和民心相通 [5]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行走在高原之上:触摸新时代幸福西藏的脉搏——“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丽西藏”网络主题活动手记
央视网· 2025-08-02 22:09
生态建设 - 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贡嘎段11号片区通过种植樟子松幼苗实现荒山秃岭到绿意覆盖的转变 [3][7] - 拉萨两岛内河生态廊道形成水光潋滟、草木葱茏的生态景观,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6][10] - 高原生态修复采用原始方法如人工浇灌,在缺氧陡峭环境下坚持植被种植 [3][8] 文化传承 - 夏扎大院通过唐卡艺术装饰和新生代参与实现历史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9][12] - 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的扎扎服饰结合文成公主传说,成为活态文化传承载体 [11][14] 新能源与现代农业 - 三峡措美哲古风电场作为全球海拔最高在运风电场,体现高原绿色能源发展 [16][18] - 曲水县才纳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温室大棚和科技种植推动高原农业升级 [18][22] - 错那市觉拉乡航天育种基地培育蛋白草等新品种,助力高原畜牧业发展 [21][24] 社区与民生 - 八廓古城曲苏大院多民族共居,日常互助体现民族团结 [25][30] - 鲁固社区党群服务V站和羊达乡"通嘎E站"提供便民设施与高效政务处理 [29][32][33]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亮点抢先看
消费日报网· 2025-05-21 10:37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至6月2日在福州举办 展示传统技艺与创新设计 涵盖玉器陶瓷 刺绣漆器等多元品类 [1] - 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是行业"风向标" 甘肃展团连续五届全勤参展 本届携卓尼洮砚 兰州掐丝珐琅画等百余件精品亮相 [3] 甘肃工艺美术展团 - 甘肃展团以黄河文明为主题 呈现10大类200余种工艺美术 包括洮砚 掐丝珐琅等 从业者达33万 含298位省级大师和6位国家级大师 [4] - 重点展品《沧海曙光》洮砚采用喇嘛崖老坑鸭头绿砚料 37厘米砚面雕琢海浪纹 可盛三斤墨汁 创新双面设计 [5] - 掐丝珐琅作品《飞天藻井》以莫高窟第329窟为蓝本 融合LED光影技术 将敦煌艺术引入现代空间 [6] - 产业转型方面 推动"非遗+文旅+电商"模式 唐卡 掐丝珐琅等技艺通过研学工坊 直播等形式实现商业化 [8] 青海唐卡艺术 - 青海展团聚焦唐卡艺术 完德尖措大师携融合工笔画技法的水陆画唐卡参展 作品使用矿物颜料 勾金工艺突破传统审美 [12][13] - 热贡龙树画苑由完德尖措创立 免费培养170名学员 开发唐卡衍生品 被列为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拥有8位省级以上大师 [15] - 创新方向包括创作56民族主题唐卡 推动技艺从宗教用品向艺术品转型 [15] 江西陶瓷艺术 - 江西省陶瓷行业协会展团呈现12件创新陶瓷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参展作品融合高温颜色釉与粉彩 如《日出青峦烟欲紫》山水画卷 [18][19] - 展品主题为"传统与未来的对话" 结合青铜面具 自然花卉等元素 采用拼贴 立体方器等现代手法 [20] - 研究所拥有700多台设备 承担400多项科研项目 通过优化釉料配方 跨界融合等方式推动工艺创新 [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