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律援助
icon
搜索文档
司法行政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践行宗旨建设法治中国
经济日报· 2025-07-09 16:00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行政复议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来自北京市司法局的行政复议一线办案人员 蔡小凤介绍,2024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96万件,增长将近一倍。北京市在16个区设立了行政复 议接待室,并推动街乡建立行政复议联系点,打通行政复议"最后一公里"。从事行政复议工作10年来, 蔡小凤累计办理1000多个案件,包括为三四十户养殖户争取到腾退养殖场的行政补偿,帮助求学青年恢 复学籍等。她还通过变更不合理处罚数额、制作调解书责令行政机关缩短涉企行政处罚公示期等方式, 直接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每个村子都平安了,乡、县、市、省也就平安了,我们的国家也就平安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前景也会 越来越美好。"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砖佛寺村村委会主任、村"法律明白人"金其华说。金其华是 带着自己的"法律明白人"证书来到北京的,他学深学透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帮助乡亲们解 决生产和生活中的难题。2019年,金其华组建了志愿普法服务队,为周边5个乡镇67个村义务开展普法 1000多场次。 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沫含带来了一张照片,是她在学校给孩子讲解法律知识时现场互动的画面。 ...
提高法援质量解民忧
经济日报· 2025-06-17 08:11
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多元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将督促法律援助机构切实把好法律 援助服务各环节的质量关,督促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切实守住法律援助服务的监管关,真正把好事办好, 实事办实,以高质量法律援助惠民生解民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亮) 根据我国的法律援助法规定,困难群众在多种情形下可获得法律援助。困难群众之所以成为法律援 助的对象,就是国家为了保证每一个群众都能够平等地获得法律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 中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办法》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示法律援助投诉地址、电话、传 真、电子邮箱等信息,指定专人接待,并为老年人、残疾人投诉提供无障碍服务,方便群众通过书面、 口头或者其他适当程序投诉,最大程度便利群众。 根据我国的法律援助法,法律援助是一项公共服务而不是有偿服务,依法依规处理法律援助投诉, 既是对受援人合法权益的维护,也是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新修订的《办法》扩大了投诉范围,更好 保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办法》还要求法律援助人员增强服务本领,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援助服务。我国 现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如何满足他们的法律需求,对法律援助人员的业务素质是一 ...
广东出台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工作指引 根据服务时长认证一至五星级志愿者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0 16:15
如何确保志愿服务数据可追溯、可核查?《指引》通过全国性志愿服务平台或现有省内志愿服务信息系 统实现注册、记录、评价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此外,《指引》还规定了退出机制,对违规志愿者依法取 消资格,保障服务质量。 为切实保障志愿者权益,本次《指引》明确招募单位应当为法律援助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对组 织可能发生人身危险或为期一年以上的专项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的,应当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在激励层面,《指引》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志愿者星级服务评估评选机制,对志愿服务时长100—1500小 时的,按规定分别认证为一星级至五星级志愿者。 在招募机制方面,《指引》明确法律援助机构可自行招募或委托高校、群团组织等招募法律援助志愿 者,可以采取公开与定向、面向个人与面向集体等多种形式。 为实现规范管理精细化,本次发布的《指引》明确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时长的量化标准:办结普通案件 按25小时/件,办结重大疑难案件按50小时/件;代拟法律文书按8小时/件;线上评估案件质量或评选典 型案例按2小时/案;线下活动按实际时间(每日不超过8小时)记录志愿服务时长。 为解决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组织分散、管理标准不一、保障激励不足等问题,6月9日 ...
存在这七种情形均可投诉 司法部公布新修订的《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
央视网· 2025-06-10 11:01
央视网消息:据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司法部公布新修订的《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办法》的修订,是司法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神,接受群众监督,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切实以务实担当的过硬作风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法律援助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为落实法律援助法要求,完善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制度,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司法部对2013年印发的 行政规范性文件《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进行全面修订,并以部门规章形式公布实施。 《办法》共五章32条,重点修订了以下内容:一是方便群众投诉。《办法》畅通投诉渠道,要求司法行 政机关应当向社会公示法律援助投诉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信息,指定专人接待,并为老年 人、残疾人投诉提供无障碍服务,方便群众通过书面、口头或者其他适当程序投诉。投诉人提供的信息 不齐全的,投诉处理机关应当一次性告知投诉人需要补充提供的信息及期限。二是减轻基层负担。《办 法》完善法律援助投诉受理、调查、处理和反馈流程,规定在调查核实情况 ...
2024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8万件
新华网· 2025-05-30 06:21
此外,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先、以专业能力为重,各地共依托共青团组织设立法律援助 工作站1900余个。强化智慧赋能,有效提升服务可及性和便捷度。司法部指导各地通过59万个公共法律 服务实体平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中国法律服务网和各省级法律服务网开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 服务专线专区,为未成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免费法律咨询,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 务。 据介绍,2024年司法部在全国开展"法援护苗"专项行动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将专项行动作为关爱保 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的重要举措,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强化 工作保障,推动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针对留守、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服务新需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降低援助门槛、扩大援助范围、加强重 点保护,从制度建设角度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司法部指导各地落实法律援助法,对遭受虐待、 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的,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对无固定生活来源未成年人 申请法律援助的,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齐琪)记者29日从司法部获悉,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着力强化未成 ...
让法律援助彰显更多民生温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11:58
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兜底性"工作,既是保障弱势群体合法利益的必要途径,也是维护 法治尊严的必然要求,有着其他政务服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本次各地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条例修订 过程中,笔者欣喜看到,完善法律援助资源配置、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已成为修订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期待一个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早日建 成。谭博文 法律援助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连着政府关爱,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 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法律援助机构、人员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法律援助的精准度和 效果也大有不同:一是法律援助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部分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法律援助机构受 资金、人员等资源所限,无法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二是律师专业水平存 在差异,由于部分地区缺乏专业法律人才对受援人需求进行精准评估,导致无法为其匹配最合适的法律 服务并满足受援人的实际需求。笔者了解到,某些特定类型的案件,如复杂的商业诉讼或涉外案件,通 常会因专业律师的稀缺而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三是法律援助监管机制不健全,一些律师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