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法律援助
icon
搜索文档
法在身边 援在民心——河南高标准推进法律援助工作综述
河南日报· 2025-07-16 07:27
法律援助工作成效 - 河南省自1997年至2024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逾155万件,接待群众咨询超1200万人次,年办案量保持在15万件左右,位居全国前列 [2] - 全省设立法律援助机构178个,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设置法律援助工作站4325个、联络点35295个,12348热线实行7×24小时服务 [2] - 2024年办理值班律师法律帮助7.1万件,近50%认罪认罚案件由法律援助值班律师提供服务 [8] 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 - 2010年印发《关于加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2016年推动军人军属、刑事犯罪嫌疑人法律援助全覆盖 [5] - 2024年启动法律援助条例修订,拟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继承等民生事项纳入援助范围,引入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 [5] - 开展法律援助申请全域通办试点,优化异地申请流程,建立"民事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协作机制 [6] 刑事法律援助进展 - 2016年率先在31个县区试点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2019年实现全省覆盖,2022年扩展至审查起诉阶段 [8] - 2006年探索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2012年完成看守所、法院值班律师工作站规范化建设,2024年基本实现认罪认罚案件全覆盖 [8] 特殊群体服务专项 - 常态化开展治理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和劳动者权益"安心行动",覆盖咨询、诉讼、执行全流程 [9] - 组织"法援护苗""送法进军营""扶残助残"等系列专项行动,举办活动近千场 [9] - 新乡市设立中原农谷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涉农绿色通道 [10] 12348热线升级 - 2022年重构热线系统,设置108个律师接听座席,实现省级统筹、市县联动,接听率达99.86%,满意率99.993% [11] - 推动12348与12345热线数据实时对接,建立应急管理办法和舆情处置机制 [11] 质量提升与宣传 - 制定刑事辩护、民事行政案件质量评估标准体系,2023年实现案件全随机抽查评估 [13] - 打造省市县三级信息交流平台,强化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 [14] - 在省残联、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设立专项工作站,构建五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 [15] 资源整合与保障 - 与河南大学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学实践教育基地,计划覆盖全省高校 [16] - 修订法律援助补贴标准,实行与案件质量挂钩的补贴制度,新增补贴项目 [16]
司法行政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践行宗旨建设法治中国
经济日报· 2025-07-09 16:00
数字化与智能化在仲裁领域的应用 - 广州仲裁委研发的AI智能工具"云小仲"和"仲小雯"实现在线远程立案等场景智能化应用,平均每个案件处理时间减少约30% [1] -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仲裁程序更高效、证据更可靠、监督更有效 [1] - 仲裁员张毅17年参与办理超过4000件仲裁案件,感受到强大祖国是企业"走出去"的可靠保障 [1] 行政复议案件增长与优化营商环境 - 2024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74 96万件,增长近一倍 [2] - 北京市在16个区设立行政复议接待室,推动街乡建立行政复议联系点,打通"最后一公里" [2] - 行政复议一线办案人员蔡小凤10年办理1000多个案件,包括为养殖户争取行政补偿、恢复学籍等 [2] - 通过变更不合理处罚数额、缩短涉企行政处罚公示期等方式直接纠正不当行政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2] 基层普法与法律援助成效 -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夏店镇砖佛寺村村委会主任金其华组建志愿普法服务队,为5个乡镇67个村义务开展普法1000多场次 [2] - 吉林衡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沫含5年办理500余件法律援助案件,提供法律咨询40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1000余份,开展法治宣讲200余场 [3] - 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司法局西村司法所所长魏官元31年调解纠纷2400多件,用大白话和乡音传播法律知识 [3]
提高法援质量解民忧
经济日报· 2025-06-17 08:11
法律援助制度修订 - 新修订的《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5日施行,旨在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公信力 [1] - 截至2024年,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站超7万个,联络点超35万个,2024年办理案件255万余件,解答咨询2600余万人次 [1] - 法律援助覆盖人群、范围和区域居全球之首,成为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1] 法律援助服务对象与投诉机制 - 困难群众可依法获得法律援助,确保平等获得法律服务和司法公平 [2] - 《办法》要求公示投诉渠道并提供无障碍服务,便利群众投诉 [2] - 法律援助为公共服务,新《办法》扩大投诉范围以更好保护群众权益 [2] 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与队伍建设 - 《办法》要求法律援助人员提升服务本领,提供高质量服务 [2] - 我国现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8400万人,法律援助需满足其法律需求,考验业务素质 [2] - 《办法》将促进法律援助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2] 公共法律服务发展 - 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多元化水平提升,督促法律援助机构把好质量关 [3] -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需守住监管关,确保高质量法律援助惠民生解民忧 [3]
让法律援助彰显更多民生温度
中国经济网· 2025-05-14 11:58
法律援助条例修订 - 安徽省对《安徽省法律援助条例》进行第三次修订 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取消对特困人员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3类人员的法律援助事项限制 [1] - 河北 陕西 江苏 四川 广西等地近期也修订了本地区法律援助条例 拓宽法律援助范围 优化法律援助方式 完善法律援助程序 [1] 法律援助现状与挑战 - 城乡之间 地区之间法律援助资源分配不均 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因资金 人员限制无法提供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2] - 部分地区缺乏专业法律人才 难以精准评估受援人需求并匹配合适法律服务 复杂案件如商业诉讼或涉外案件因专业律师稀缺难以获得援助 [2] - 法律援助监管机制不健全 存在律师未尽职履责 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2] 法律援助改进建议 - 建立法律服务资源跨区域流动机制 鼓励律师事务所 律师 志愿者向资源短缺地区提供援助 形成多元化法律援助体系 [3] - 建立案件质量跟踪回访和监督检查制度 通过案卷检查 回访受援人等方式督促服务质量提升 加强庭审准备 质证辩护等环节的监督 [3] - 加强法律援助宣传普及 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利用率 确保更多需要援助的人获得帮助 [3] 法律援助的社会意义 - 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兜底性"工作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 维护法治尊严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 - 各地条例修订以完善资源配置 提升办案质量 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为目标 推动覆盖城乡 便捷高效 均等普惠的法律援助体系建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