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
搜索文档
重温美国制造业的“福特时刻”
36氪· 2025-09-23 11:05
福特公司当前转型挑战 - 电动汽车销量显著下滑,2025年5月在美国市场仅售出6,723辆,同比下降25% [3] - F-150 Lightning车型销量暴跌42%,E-Transit销量表现惨淡 [3] - 公司取消了原计划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投资,并削减密歇根州电池厂40%以上的生产计划 [3] - 将大型电动皮卡的上市时间推迟至2027年,并取消了一款SUV的上市计划 [3] - 面临特斯拉等竞争对手在电池技术、生产流程和供应链管理上的巨大压力 [3] 全球制造业格局演变 - 印度、中国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重要驱动力 [3] - 贸易摩擦、经济脱钩、技术主权等地缘政治因素正推动全球供应链重组 [3] - 工业4.0背景下,AI应用改变工人角色和技能需求,环境挑战要求企业采用绿色技术 [3] - 全球灯塔工厂数量截至2025年已达189家,成为工业4.0数字智慧工厂的典范 [54] 福特公司工厂改造战略 - 在全球范围内翻新旧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例如改造密歇根州范戴克变速箱工厂用于生产电动机和电动变速驱动桥 [4] - 在著名的里弗鲁日工厂新建装配厂,专门生产F-150皮卡的纯电动版本 [4] - 2023年在德国亮相科隆电动汽车中心,这是在1930年落成的尼尔工厂基础上改造而成,占地125公顷 [57] - 科隆工厂配备全新生产线和自动化生产工具,预期实现年产250,000辆电动汽车的产能,是福特全球首家碳中和装配厂 [57] 福特公司历史生产创新 - 1904年皮格特大道工厂落成,造价76,500美元,在此诞生了著名的T型车,首批生产了12,000辆 [5][9][13] - 1908年T型车价格从950美元降至1916年的360美元,销量从1909年的12,000辆跃升至1916年的577,000辆 [15][29] - 1910年高地公园工厂落成,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宽大玻璃窗设计,被称为"水晶宫" [22][23] - 1913年第一条流水装配线在高地公园工厂试验成功,T型车日产量从数百辆跃升至数千辆 [28][29] - 1914年将工人日薪提高至5美元,高地公园工厂就业人数在1925年达到近70,000人的峰值 [30][31] 福特公司垂直整合实践 - 1927年里弗鲁日工厂实现"从矿石到整车"的垂直整合,拥有75,000名员工,是当时世界最大工业综合体 [35][36][37] - 公司拥有70万英亩森林、铁矿和石灰石采石场,以及数千英亩煤矿土地,并运营货运车队和铁路 [36] - 工厂内设有发电厂满足自身全部电力需求和高地公园工厂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还有玻璃厂等配套设施 [37] 生产管理范式变迁 - 福特制(Fordism)指使用专门机器和半熟练劳动力在流水线上大规模生产标准化产品 [48] - 后福特主义强调生产灵活性、多样化,注重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形成敏捷供应链网络 [54] - 当前制造业范式全面走出福特制,进入强调数据智能、人机交互的工业4.0时代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