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行政强制

搜索文档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 2025-08-19 05:09
司法实践与成效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5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集中体现人民法院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司法实践和成效 [1] - 案例重点体现人民法院通过依法作出有利于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裁判 加大行政案件调解工作力度 多措并举增强涉企行政争议化解实效 [1] - 举措旨在确保党中央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1]
直通部委|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公布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47
消费贷款与服务业贴息政策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方案 明确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资金 [1] - 财政部等九部门明确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贷款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且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资金 [2] 医保目录与药品政策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信息 将根据反馈意见复核药品信息并确定最终审查名单 后续推进专家评审及价格协商工作 [3] 关税政策调整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调整对美加征关税措施 自2025年8月12日12时01分起在90天内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 保留10%的税率 [5] 农产品进口配额管理 - 国家发改委与商务部明确2025年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再分配事项 要求最终用户于9月15日前交还未使用配额 小麦、玉米、大米通过单一窗口系统交还 未交还配额用户将在下年度分配中被扣减 [9] 企业经营与市场数据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同比增长4.1%) 第三产业新设1171.2万户 "四新"经济企业达2536.1万户(同比增长6.6%)占企业总量40.2% [12] 司法案例与企业监管 - 最高人民法院选取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将分两批发布 案例涉及绿化、通信、旅游等多个行业 2022-2024年涉企行政强制一审案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8% [11]
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 最高法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新华社· 2025-08-12 16:20
核心观点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的决心 [1] - 典型案例涉及行政强制种类多样 包括查封设施扣押财物等行政强制措施及行政强制执行等 反映法律问题涉及行政主体资格法定职权执法程序等多方面法律适用标准的探索完善 [1] - 各级人民法院2022年至2024年受理涉企行政强制一审案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8% 坚决纠治违法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2] 典型案例分析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19年8月扣押某漂流公司5只漂流船直至2022年4月未返还 法院认定未制作交付扣押决定书且超扣押期限 判决扣押行为违法并承担赔偿责任 [1] - 山西省襄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已结清拖欠工资85200元的某装饰公司仍处以2万元顶格罚款 法院认定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精神 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罚款及加处罚款 [2]
中国最高法发布案例 规范涉企行政强制
中国新闻网· 2025-08-12 13:56
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发布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一批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旨在规范涉企行政强制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 - 2022年至2024年各级法院受理涉企行政强制一审案件约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8% [1] - 法院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同时纠治违法的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 [1] 典型案例内容 - 发布的5个案例包含2个行政强制措施、2个行政强制执行和1个非诉行政强制案例 [1] - 案例涉及查封设施、扣押财物等强制措施及行政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类型 [1] - 某新能源公司案例中法院判令区市监局赔偿船期损失24万元人民币 [1] 司法保护与规范作用 - 法院通过案例明确适格被告认定(如区政府),避免企业因维权无门陷入经营困境 [2] - 案例体现法院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的决心 [2] - 发布案例有利于强化规范指导,防止同类行政违法行为重复发生 [2]
规范涉企行政强制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最高法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8-12 10:47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 - 最高人民法院选取10个涉企行政强制典型案例分两批发布 首批包含5个案例 涉及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执行和非诉行政强制 [1] - 案例特点包括行政强制种类多样 涉及行业多元 行政管理领域广泛 法律问题值得关注 涵盖绿化 通讯 旅游 能源 药品 装饰 文化传播等行业 [1] - 案例发布体现人民法院通过监督纠正违法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市场主体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决心 有利于防止同类行政违法情形发生 [1] 某漂流有限公司诉区文体局扣押财物案 - 某漂流公司因未备案经营漂流项目被区文体局扣押5只漂流船 扣押持续近3年未返还 公司诉请赔偿船只及设施损失和停产停业损失 [3] - 法院认定区文体局扣押行为违法 因缺乏法律依据且未制作交付扣押决定书 扣押期限远超法定30日 判决赔偿船只损失但未支持经营损失 [4]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机关应依法监管 采用非强制性手段能达到目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 法院直接判决赔偿而非返还原物保障企业权益 [5][6] 某新能源公司诉区市监局扣押财物案 - 区市监局以涉嫌经营无合法来源成品油为由扣押某新能源公司船舶和油品 虽船主后续提交证明材料但执法人员未接收 扣押持续2个月 [7] - 法院认定区市监局程序违法 未听取陈述申辩 未尽调查义务直接公告无主财产 判决赔偿船期损失24万元 [8]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强制须严格履行程序 及时查清事实妥善处理 保障相对人陈述申辩权 避免久扣不决造成损害 [9] 某绿化公司诉区政府强制拆除案 - 某绿化公司通过竞拍获得土地使用权及地上物 区政府在征收中强制拆除其房屋和构筑物 相关征收决定和拆除通知已被另案判决撤销 [10] - 法院结合证据认定区政府为适格被告 其强制拆除未申请法院执行违反法定程序 判决确认拆除行为违法 [11] - 典型意义在于明确强拆主体不明时的被告确定规则 避免企业维权无门 对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强制具有引导规范作用 [12] 某通信公司诉街道办强制拆除案 - 某通信公司在村集体土地建设通讯设备 街道办在征收中未经补偿程序迳行拆除 公司诉请确认强拆违法 [13] - 法院认定街道办违反"先补偿后搬迁"原则 未达成协议或作出补偿决定即强拆违法 [14] - 典型意义在于征收中应平等保护各类企业权益 优先采用协商等柔性手段 需强制执行应严格依法 [15][16] 县人社局申请强制执行某装饰公司案 - 某装饰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85200元 经责令改正后已全部支付 但县人社局仍顶格罚款2万元并申请强制执行 [16] - 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 认为处罚显失公平 企业已改正应不予或从轻处罚 [17] - 典型意义在于行政执法应处罚与教育结合 避免过罚不当 兼顾保障农民工权益和企业健康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