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女文学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北大博士,研究虐恋文14年
虎嗅· 2025-08-28 15:59
网络文学行业研究 - 网络文学长期被视为消遣性娱乐 言情小说属于小众之小众领域 [1] - 清华大学学者薛静通过14年研究系统分析网络言情小说转型 包括霸总文 穿越文 宫斗文等爆火类型 [2] - 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2015年成立 形成学术共同体 研究网络文学作品与影视化改编 [7] 网络言情小说内容演变 - 早期网络言情小说承袭琼瑶风格 但大陆作品故事结构产生差异 [15] - 作品内核从"一生一世一双人"转变为包含父仇 商战等元素 男主角呈现不完美特征 [16][17] - 虐恋情节反映女性通过他者观察自身缺陷与欲望 而非追求完美关系 [18] - 爱情本质被解构 呈现从物质条件(霸总文)到权力(穿越文)再到职业奋斗的演变过程 [20] 女性向作品权力叙事 - 男性向作品将权力视为威慑 女性向作品将权力视为风险 [29] - 男性弑父成为新父 女性弑夫导向自我价值实现 如《甄嬛传》案例 [31][32][33] - 近期现象级作品如《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反映生存焦虑 [43][47] - 穿越文关注存在主义焦虑 末世背景作品关注物质基础与精神支柱 [47] 创作理念与读者互动 - "爱女文学"概念兴起 强调女性价值 但存在矫枉过正现象 [48][50] - 网络文学创作形成思想上的姐妹同盟 女性通过书写欲望产生新类型 [48] - 读者作者互动中存在微观博弈 部分读者以爱女为名攻击作者 [49] 行业社会价值 - 网络文学研究成为学界与大众的连接桥梁 撬开传统文学期刊大门 [10] - 研究显示女性问题本质是权力博弈 所有女性主义都是平权主义 [40] - 对弱势群体的生存摇旗呐喊的研究不应被抹杀 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弱者 [41][42]
我,网文作者,因为不「爱女」被开盒
36氪· 2025-05-26 08:01
网文行业现状 - 女性网文作者频繁遭遇网暴和"开盒"(个人信息泄露),主要因被读者指控"厌女"和"爱男" [3][6][13] - 典型案例:作者郑蓝生因8年前小说中男女主角恋爱经历差异被持续骚扰,家人遭举报且家庭住址被曝光 [6][7][8] - 作者周茜因创作内容被举报至公司HR,导致其删除全部作品并长期处于恐慌状态 [8][9] 创作环境变化 - "爱女文学"兴起:要求女性角色具备强大行动力、性缘关系退位,代表作品如《穿进赛博游戏后干掉BOSS成功上位》 [17] - 创作禁忌清单形成:包括禁止描写女性生理弱势、禁止有性经验男性角色、禁止雌竞、禁止女性依赖男性解决问题 [23] - 作者为规避风险大幅修改内容,导致剧情逻辑性下降,作品从权谋文转变为平淡甜文 [29] 平台与商业化影响 - 晋江文学网等平台出现明显题材变迁:校园文和甜宠文占比提升,宅斗/宫斗类作品因"雌竞"指控衰落 [36][37] - 2023年全网新增网文作品达420万部,行业竞争白热化 [35] - 读者低龄化特征显著:14-21岁用户占比达39%,推动内容偏好变化 [36] 读者行为分析 - "排雷"行为极端化:从内容批评发展为造谣式排雷和旧作追溯,导致作者洛拾意两度自杀未遂 [41][42] - 网暴参与者多为学生或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其行为反映出现实认知局限与表达失语 [45][47] - 平台应对:晋江更新版规禁止6类违规排雷行为,包括虚假排雷和三次元排雷等 [43] 行业矛盾与趋势 - 核心矛盾:商业化要求取悦读者与创作自由之间的冲突,导致作品同质化严重 [35][48] - 作者应对策略分化:部分转战男频创作,部分选择完全迎合读者偏好 [31][33] - 长期影响:网文质量下降,老读者感叹"现在的文都不够劲儿",优质作者创作活力受抑制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