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畅通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看新疆丨产业集聚,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人民日报· 2025-11-04 16:41
自贸试验区发展成效 - 新疆自贸试验区自2023年11月挂牌以来,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20%至30%,增幅持续位居全国前列[3] - 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累计新设企业超过1.7万家,贡献了新疆三分之一的新增外资企业、近二分之一的合同外资规模、约三分之一的对外投资额以及五分之二以上的外贸进出口额[5] - 自贸试验区已出台各类支持政策54项,下放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45项[8] 制度创新与效率提升 - 霍尔果斯片区首创医药企业“三合一”联合审评机制,将许可变更、GMP检查和注册备案合并为一次检查,使相关手续办理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不到10天,为企业减少60%的人力、时间及材料成本,节省费用超百万元[4] - 乌鲁木齐海关首创“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使霍尔果斯口岸整体通关效率提升80%[6] - 霍尔果斯海关实施“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将进口通关环节由9项压缩至4项,出口由12项压缩至4项,属地车辆通关时间从2天缩短至2小时,本地车辆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6] 物流与外贸增长 - 今年前8个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5.8万辆,同比增长8.5%[6] - 今年前8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563.1亿元,同比增长25.4%[6] - 喀什片区通过“两国双园”模式与周边国家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中吉跨境物流“仓到仓直通”,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7]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 - 2024年霍尔果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2亿元,现代化产业园吸引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落地[6] - 喀什片区区位优势使产品出口中亚的运输距离从超过4000公里缩短至最短600公里,交货期缩短,成本大幅降低[5] - 乌鲁木齐片区启动飞机保税维修暨公用型保税仓业务,简化航材进出口手续,提升中国民航维修产业国际竞争力[7]
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奋斗芳华
人民日报· 2025-08-23 06:14
铁路网络规模与覆盖 - 铁路总里程达16.2万公里 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 [1] - 高铁里程达4.8万公里 覆盖97%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 [1] 运输量数据 - 2024年国家铁路发送旅客40.8亿人次 发送货物39.9亿吨 [2] - 2025年前7个月发送旅客24.97亿人次 发送货物23.31亿吨 [2] 基础设施维护技术 - 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群维护环境恶劣:海拔3100米 含氧量为海平面77% 年冰雪期9个月 最低温零下39摄氏度 [3] - 接触网设备维护量:单工区管辖2870根支柱及17220个吊弦 [3] - 芯片焊接技术:动力集中型动车组逆变器板卡含200多个焊脚 [3] 技术攻关与创新 - 焊接工艺突破:攻克60毫米厚新钢材焊接技术 填补国内多项工艺空白 [4] - 个人技术成果:累计使用焊丝100吨 完成20万米焊缝 获22项技术专利 [4] - 设备维护学习:借专用英文字典查询术语 徒步巡线熟悉区间设备 [11] 运营服务优化 - 安全行车记录:23年累计安全行车407万公里 运送旅客700万人次 [7] - 服务创新:推出英语通/粤语通/深港通/铁路通的"四通"服务模式 [8] - 货运政策:通过"量价互保"政策使下游企业运输成本大幅下降 [10] 货运效率提升 - 单日装车纪录26次被打破 货物发送量突破5000万吨 [10] - 大秦线无线通信模式历经数次网络升级 保障重载列车安全运行 [11] 人员专业成就 - 隧道检测技术:通过敲击检测发现隧道墙腰蜂窝状空隙 [3] - 焊接练习过程:经过600多次失败找到焊枪与焊锡丝最佳匹配方案 [4] - 警务荣誉:获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嘉奖10次 [9]